APP下载

糸东流空手道的历史发展研究

2021-12-15郑钧如焦倩

体育时空 2021年20期
关键词:空手道历史

郑钧如 焦倩

中图分类号:G886.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0-077-03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在空手道入奥成功的研究背景下,将糸东流空手道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详细梳理,并总结其技术特点与精神内核。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索糸东流空手道的传播及演变,以期为中国的武术传播提供启示作用。

关键词  空手道  糸东流  历史

一、空手道发展历史

(一)空手道初期模型建立:冲绳手技到唐手的转变

空手道最早名为Te(手技),最早追溯于15世纪琉球群岛冲绳岛的本土武技。在15—17世纪中,彼时,中国王朝会派遣是派遣使者团到各个附属国拜访交流。冲绳岛作为中国王朝的附属国,随与中国建立了贸易经济往来,以及深度的文化交融。中国武技也随之传入冲绳与冲绳岛本土武技进行了融合,称为Kara(唐手)。这期间,日本本土王国也在不断额对外开拓领土,入侵冲绳岛,由此中国武技、日本武技、冲绳武技这三国武技Kara(唐手)的融汇得以进一步加强。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唐手在来自中国、日本和冲绳文化的融合作用下逐渐成熟形成现代空手道的模型。

(二)空手道结构逐步完善:日本唐手到空手的演化

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之后(1868年),几位空手道的重要人物决心通过公共教育系统在全境推广唐手。时值中日战争不断,日本对中国抵触情绪尤为激烈,现代竞技空手道之父船越义珍将Kara(唐手)改为Kara(空手),取同音而不同字,而“空”正好与冲绳岛手技中赤手空拳以御敌的文化内涵相吻合,但怕之前出版的有关空手的书籍都是以“唐手”为名称,怕引起混淆,以及相关唐手文件具有法律效益,改名之事一再犹豫。在船越义珍向日本佛教大师古川尧道参禅时,禅师解释:“空,是将一切包含其中,又无限展开的意思”,唐手改名为“空手”并非锋芒相对。由此,在多种因素集体作用下“唐手”正式改为“空手”。

(三)空手道文化走向世界:空手到空手道的流变

彼时,日本现代体育之父嘉纳治五郎(Kigoro Kano)将日本传统柔术从健身、格斗、修身三个方面进行柔道文化改革,在原有技术提高上又赋予“礼节”、“精神”等日本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柔道哲学文化,在日本、欧洲大受欢迎且推崇。嘉纳治五郎所推广的武道精神深刻影响了当时推广唐手的船越义珍、宫城长顺、摩文仁贤和等众多空手名家,“空手”运动由此逐渐向“空手道”演变,“空手”这项运动项目的内涵、精神、文化更加丰富饱满。

因此,空手道运动并不僅仅是简单地运用了风格化或非结构化的自卫技术,其更加明显体现出日本文化体系和传统。如果仅仅只是简单地做到可以自卫防身就不会受到广泛大众的认同。因此,练习空手道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身处在道场内,将将整个身体,语言和心理倾向主动学习吸纳,应用到各种日本形式的文化环境中。例如,常见的“稽古着(Keikogi)”即道服的穿着以及特定技术的日本术语,各种型和道场礼仪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其他方面空手道还吸纳了嘉纳治五郎在推广柔道哲学文化中鞠躬、跪下、坐着甚至各种形式的身体姿势或身体移动的做法。经历多年的传承与推广,在很大程度上空手道被认为是日本“传统与文化”在通俗意义上的代表。

经历了几次变化,空手道逐渐程序化,体育化。不仅建立了相关标准制度,发展体育方面的相关赛事,并且在1945年之后被普遍传授给欧美人,进行世界范围的空手道传播。尽管在空手道历史源远发展细节上,国内外学者有着相关争议,但是空手道受中国武术的影响最深是不可否认的。

二、糸东流发展历史

(一)糸东流流派的起源:冲绳唐手发芽期

糸东流空手道的创始人摩文仁贤和,1889年11月14日出生于冲绳首里。摩文仁贤和在13岁的时候被著名的唐手大师糸州安恒(Anko Itosu)的学校招收训练。摩文仁贤和学习刻苦,即使在台风期间也依旧每天坚持训练。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他学会了唐手中的首里手风格。20岁那年,他开始与另一位唐手大师东恩纳宽量一起学习唐手的另一种风格:那霸手。后来,这两个主要方向都成为了摩文仁贤和创造的糸东流空手道风格的基础。糸东流这个名字是由这两位大师的名字的第一个象形文字形成的。在高中毕业并退伍后,摩文仁贤和在警察局工作了大约10年。他的工作需要他访问该国的不同地区,因此他有机会与鲜为人知的唐手大师一起学习其他风格的唐手,此期间还研究了许多其他种类的日本武道。

直到1925年,摩文仁贤和与其他大师一起组织了“冲绳空手道俱乐部”,才建立了第一家专业空手道道馆。该俱乐部立还有许多著名领导人,如许田重发(东恩流创始人),宫城长顺(刚柔流创始人),本部朝基(本部流创始人),花城长茂(唐手名家)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俱乐部里还有第一位接受空手道训练的武术练习者吴贤贵(Wu Xian Gui)。

(二)糸东流流派的发展:日本空手传播期

在1927年,摩文仁贤遇到了现代柔道的创始人嘉纳治五郎,他来到冲绳开设了一个新的柔道道场。由此,宫城长顺和摩文仁贤和有机会向嘉纳治五郎演绎解释的空手道技巧。加纳治五郎受空手道的启发,认为它是防御和攻击的理想武道艺术。他谈到了空手道在日本广泛传播的必要性,被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感动的摩文仁贤和决定搬到大阪,致力于在日本糸东流空手道的发展和普及。

由于空手道是冲绳的原始武道,因此移居大阪时面临着对空手道发展的错误认知。没有公开训练道场,摩文仁试图在警察部门和佛教寺庙中普及空手道。广大观众很难接受空手道,尤其是型,常常被称为“拳头舞”。摩文仁贤和昼夜工作,力求创新普及空手道的方法。他尝试过演练打碎木板(Tame shivari),向公众展示了空手道的力量。但是空手道频繁的在打架时使用,这与它的意识形态和声誉背道而驰。警察还试图反对空手道运动,因为在逮捕期间有罪犯使用空手道技术导致警察受伤的案件。

尽管困难重重,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因此在1931年成立了名为大日本空手道会的组织。随后,该组织更名为日本空手道会,并成为了现代糸东会的前身。大日本空手道会的许多参与成员都是摩文仁贤和的直接学生。如今,他们已成为日本空手道联盟联合会的核心,并继续传承摩文仁贤和的糸东流空手道技术。

(三)糸东流流派的现状:组织结构完善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空手道俱乐部开始在学校和大学中陆续开业。他们组织了比赛并准备了日本全国冠军。在战后艰难的岁月中,摩文仁賢和致力于通过糸东流空手道的发展和广泛传播来帮助日本重建。在1960年11月,岩田万三(Manzo Iwata)作为摩文仁贤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成为日本空手道糸东会日本东总部的首席师范。同时,摩文仁贤荣(Kenei Mabuni)成为其日本西部的首席师范。

1964年,在创始人摩文仁贤和逝世13周年之际,东西部联合举行了全日本糸东流空手道锦标赛。同年,日本成立了全日本空手道联合会,糸东会随之加入其中。在成立全日本空手道联合会之后,田中荣一(Eiichi Tanaka)就任社长,岩田万三和摩文仁贤荣兼任副社长。1993年3月成立了世界糸东流空手道联合会,并在东京武道馆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糸东流(会)空手道锦标赛。联合会包含日本糸东会,全美地区,亚太地区,俄罗斯地区,欧洲地区和其他55个国家加入了该组织。在当时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协会于1997年4月12日,在日本崎玉县朝霞市,糸东流直部道馆随之建立,并举办了相关会员实践活动以及讲师改进研讨会。

协会为表达纪念创始人为发展糸东流空手道的精神作出的贡献,以摩文仁贤和的家族徽标作为世界糸东流联盟徽标标志(图1)。徽标中两个人(日语中的Hito)在一起并相互合作以维持世界和平,寓意为和谐共处。

三、糸东流空手道技术特点

(一)精神内涵的贯通:守、破、离

摩文仁贤和在练习糸东流空手道时,说过:“通过学习充实自己时忘记平凡的事情是喜悦。”摩文仁贤和在教他的学生并解释糸州安恒和东恩纳宽量的唐手风格特征之间的基本区别时,强调型(Kata)的风格特征之间的区别。摩文仁贤和也是最早提出了“分解(Bunkai kumite)”和“反击(Hokei Kumite)”的概念,从而论证每套型中攻防技巧的正确用法。正确的型和组手训练,不仅可以使实际战斗中应用该空手道技术。

对摩文仁贤和自身空手道水平发展以及后来影响糸东流空手道的两个重要因素中,由最早的糸州安恒和东恩纳宽量教授的冲绳“手技(Te)”融合而成。它们的风格都是由“硬—软”,但他们的方法和重点却截然不同:糸州安恒教学大纲中包含了直接而强大的技巧,如“拔塞(Bassai)”型中所印证说明的。另一方面,东恩纳宽量教学大纲强调了圆周运动和距离较短的格斗方法,就像型套路中的“十八(Seipai)”和“久留顿破(Kururunfa)”中所展示。摩文仁贤和通过结合两种技术风格并传承最后进行创新发展,最后形成现代糸东流空手道的技术特点“守、破、离”。此后糸东流空手道的习练者以此为精神核心进行修炼。

(二)习练原则的要求:受けの五原則

摩文仁贤和先生在糸东流空手道的技术体系里,还提出了训练时必须要注意的五项技术原则(受けの五原則)。(1)落花(Rakka)。使用强大的力量精确防守以进行摧毁对手的进攻动作。例如下格挡(下段払い)和外格挡(外受け)。(2)流水(Ryu-sui)。围绕攻击者的动作,像流水一般借力打力进行格挡。比如:上段外格防守反击(流し受け)、中段下格防守反击(押さえ受け)。(3)屈伸(Kusshin)。这是一种步型移动动作,既可以向前进攻又可以从对手的进攻中退缩,改变或降低姿势后立即放松或反击。比较实用的步伐转变例如:前屈立(前屈立ち)、后屈立(後屈立ち)、猫足立(猫足立ち)、基本立(基立ち)。(4)転位(Teni)。Teni是对所有八个运动方向的利用,最重要的是远离攻击,也就是强调转身的速度。(5)反撃(Hangeki)。这是一种是对对手进攻的一种防御方式,使用腿法在对手攻击到防御者面前时产生位移。例如,前腿前刺(突き受け)。

(三)动作风格的特点:轻巧灵活

糸东流的演练风格主要有以下三点:(1)技法的变化:动作与动作之间快慢相间。在保证动作的连贯性上,又加以肌肉发力的松紧配合,以达到力量的最大爆发,为整套演练提高气势。(2)气息的变化:通过控制气息的长短吞吐与动作的快慢相结合。在适当的停顿下配合呼吸再进行快速的动作变化,以达到对整套型演练的时机掌握。(3)重心的移动:相对静止的稳定下与移动的轻快相结合,以达到动作与动作之间即重心沉稳不易摇晃又灵活轻便保持攻防意识。

四、糸东流空手道发展启示

(一)推陈出新,科学改革

当时,日本模仿欧洲学校将竞技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与体育俱乐部。冲绳当地将唐手作为一个单独的课程被纳入学校计划,这意味着对空手道的正式认可。但是空手道教育仍然缺乏规范的系统培训,也使之成为阻碍发展空手道的原因之一。当时大多数唐手大师比较重视使用卷藁(Makiwara)和沙袋进行身体、手腕、肘部和手指的打击训练,也没有标准的空手道服饰或空手道场地。另外,此时的空手道训练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体育锻炼和组手(Kumite)练习上。当学生要求老师解释一些事情时,老师将会给他攻击的机会,从而演示各种防御技巧。训练方法也只是对相同技术的不断练习,虽然讲师都有不同的技术风格,但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相同的实践训练。对于型(Kara)的教学相对较少。摩文仁贤和认为,型结合了攻击和防御技术,是空手道运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了解型中每个动作的含义并正确练习型,如果只练习组手而忽视型的练习,那么他在空手道上永远不会进步,也永远不会理解空手道的意义。摩文仁贤和是同时期的空手道先辈中掌握了最多“型”套路的创始人,被赞誉为天下第一型。在他的努力改革之下,摒弃一味的组手与身体锻炼而忽视型的训练,提高重视型的修炼。型,作为一种动觉的记录,其独特的仪式原则等也较容易传承。处于创始人对于型的重视,所以糸东流型传承至今依旧有47套,是空手道四大流派中拥有最多型套路的流派。

因此,糸东流流派发展中,型作为主要推广的重要手段,在风格化的演练、非结构化的运动方式、去暴力化的自卫方式以及高效的体能运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得到广泛民众主动接纳与学习。

(二)掌握时机,齐头并进

糸东流推广初期,这项来自冲绳的武技并没有受到日本本土民众的接纳。但是在创始人的坚持与政府的助力下。空手道作为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众多日本高校、中小学、社会俱乐部纷纷创立了空手道部。众多高校大學生对于新式武技感到好奇加入其中,逐渐成为传播推广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1962年,第二任世界糸东流联盟首席师范摩文仁贤荣先生环游世界,并进行糸东流空手道的传播授课以期发展糸东流空手道。先后游历了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美国。至今糸东流空手道一直在众多演武场、迎接重要来宾等重要场合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进行展演。

(三)简化结构,规范系统

自1968年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本土开始全面的欧美化学习。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自上而下的全盘吸收。在此背景下,空手道项目的推广,也由内自外的进行规范改革。第一、设立标准。从道服、场地、礼仪礼节、竞赛规则、基本技术、段位考试等进行统一的标准确立。第二、组织结构。化繁为简,将早期分裂的联盟重新组织合并,自下而上建立组织结构,划分地区联盟、学校联盟、国家联盟、世界联盟组织。第三、优化武技。重视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核,不仅突出其格斗特质的运动特点由保留其去暴力化的“寸止”精神,其独特的东方哲学理念也是吸引欧美民众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结语

纵观空手道的历史发展脉络,空手道以冲绳手技为开端发展至今已有200余年。其中糸州安恒、东恩纳宽量等唐手大师为空手道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到20世纪中叶,以船越义珍、摩文仁贤和等空手道流派创始人为代表,及时抓握日本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在全球进行空手道的传播,使之流行于世界。

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武术如何在不失其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又能与世界体育竞技精神接轨,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索。

参考文献:

[1]Layton C. Blocking and Countering in Traditional Shotokan Karate Kata.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3,76(02):641-642.

[2]Van Gestel J. Violence and violence control in karate: Has there been a sportization proces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19,54(05):557-576.

[3]Tan KSY. Constructing a Martial Tradition: Rethinking a Popular History of Karate-Dou.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2004,28(02):169-192.

[4]John C.Cox Quest,Volume 45, 1993 - Issue 3 Published Online: 16 Mar 2012

[5]Cynarski, Wojciech J.1ela_cyn@wp.pl Jong-Hoon Yu2 Borysiuk, Zbigniew3 Journal of Combat Sports & Martial Arts 2017, Vol. 8 Issue 1, p31 6p

[6]Kata Practice as it Relates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Conflict Britt, Leo Scott Journal of Combat Sports & Martial Arts 2017, Vol. 8 Issue 1, p19 5p.

[7]Kata-The true essence of Budo martial arts?.DODD,Simon Alexander; BROWN,David.Revista de Artes Marciales Asiáticas, León,v.11,n.1,p.32-47, june 2016.

[8]Nosanchuk TA. The Way of the Warrior: 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raining on Aggressiveness. Human Relations,1981,34(06):435-444.

[9]谷晨.日本空手道的起源与发展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03):55-56.

[10]高楚兰,郑旭旭,倪红莺,等.从福建南拳到琉球唐手——体育文化流变的考察之二[J].体育科学研究,2017,21(01):1-11.

[11]倪红莺,郑旭旭,高楚兰,等.从琉球唐手到空手道——体育文化流变的考察之三[J].体育科学研究,2017,21(02):1-16.

猜你喜欢

空手道历史
菅义伟获授“空手道名誉九段”
陕西高校空手道开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空手道在苏联(上)
传统空手道与竞技空手道的比较研究
新历史
空手道与武术散打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