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

2021-12-15闫浩镇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江苏镇江212132

化工管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危险源化学品隐患

闫浩(镇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江苏 镇江 212132)

0 引言

据统计,化工产品中80%以上属于危险化学品[1],危险化学品因其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6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2019年3月21日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

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步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因其生产、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特性[2],更是危险化学品事故防护的重中之重。现通过对江苏省某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消防安全管控现状的调研,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开展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1 江苏省某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消防安全管控现状

江苏省某化工园区正常运行的化工生产企业有46家(其中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家)、危化品运输企业9家、经营企业150家,年生产使用化工物料520多万吨,共有89个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其中一二级重大危险源24个),共有危险化学品191种。调研结果显示,20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共排查出消防隐患522条,平均每一家企业消防隐患数量为26.1条,单位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消防隐患为9.7条,现将超过半数企业存在的共性隐患单列出来(表1)。

表1 企业存在的主要消防隐患

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消防安全风险分析

2.1 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力

调研发现,多数企业消防安全隐患突出,企业主要负责人不能有效履行法定职责,过度重视生产经营指标的完成,甚至消防安全都要向企业经营让路,产品占用消防车道、违规动焊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专业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淡薄,企业普遍存在本质安全水平低、制度责任落实差等问题。大部分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围绕消防设施“修整”展开,重硬件轻制度,没有形成全流程、全要素的发现隐患、分析原因、督改隐患的体系。

2.2 消防安全监管体系落后

在该化工园区内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的部门共有消防大队等6个部门,多头监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和制度约束,各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动,难以形成消防安全监管网络及合力。部分部门负责安全与消防监管的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知识匮乏,基层监督执法效能低下,落后的监管体系越来越难以管理不断扩大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3 消防技术服务组织服务质量不够高

该化工园区中20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就有多达12家单位存在消防维保流于形式、10家单位存在消防检测报告不实不细的突出现象,导致了消防技术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不能有效发挥技术服务支撑作用,根源就在于消防领域社会技术服务组织从业行为不规范、主管部门管理缺位。部分机构为承接项目不顾存在的问题出具不实报告;部分机构出具报告时刻意回避危险系数较大的选项,为企业的消防隐患背书;部分单位在检测检验、维护保养等方面舍本逐利,转租资质证书、擅自简化程序,后果就是企业的消防隐患无法及时暴露、整改。

2.4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完备

调研发现,所有危化品单位都按要求建设了微型消防站,并配置了相应的应急处置器材,但大部分企业的微型消防站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微型消防站队员不能完全熟悉企业中重点部位的情况,对非自己工段的危险工艺及其基本的处置程序不掌握,对空气呼吸器、防化服等器材无法做到熟练使用。同时,该化工园区按照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危险程度成立的五个工艺处置小组,涉及同一类危险化学品的几家企业编入同一个组。结果无论是联合训练的频次、还是互联互通机制的运行均与制度的设计存在差距,可以说是形式大于内容。

3 有效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提升消防安全标准化水平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控制消防安全事故,最好的方法是实施事故预防,即通过管理和技术的手段相结合,消除消防安全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3]。通过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能够确保化工企业将火灾防控的要求贯穿在企业生产的全流程,全过程落实本质安全。消防安全标准化工作需要企业通过开展火灾危险性分析,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及规范,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的消防运转体系。通过体系建设使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层层分解,达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形成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格局[4]。这涉及到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火灾预案等多个方面的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化、规范化开展消防工作的操作规范。

3.2 加强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化工企业中,消防安全责任制是人人都享有的负责消防安全的权利和义务,人人都要真正做到将消防安全贯穿到工作的始终。根据ILO-OSH2001导则[5],生产经营单位应承诺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健康安全。现实情况是违规作业屡屡导致危化企业的火灾事故,反映出一线员工自身消防意识的淡漠和消防知识的匮乏,提高全员消防安全素质迫在眉睫。要着力构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在员工入厂教育培训、特殊操作培训等时机,通过开展危化品消防基础知识教育、警示教育、消防安全技能教育等教育内容,引导员工严格遵循各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法,让企业员工和分包商、临时工了解自身岗位火灾危险性及相应事故的对策,明确了解员工有权拒绝违反消防安全的指挥,从而达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自身负责、对岗位负责,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和生产岗位的消防安全。

3.3 扎实推进行业部门履行自身监管责任

实体化运作化工园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各类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制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详细登记隐患排查、监督执法、隐患整改等各个环节情况,逐级明确隐患清单、责任清单,全程跟踪隐患整改,协助企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召开消委会联席会议等形式,组织学习消防法律法规,让各部门在监管过程中有法可依,提升基层执法者严守法律程序和严格依法办事的能力,在监督执法的各个环节确保程序和实体上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火灾危险性、隐患发现及整改情况以量化赋分的形式实施动态积分管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对企业实施积分排名,对排名靠后企业加大监管频次,倒逼企业加大隐患整改力度。

3.4 规范消防安全技术服务组织

消防救援机构应指导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从业人员培训教育等方面入手,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日常行为,督促引导机构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执业准则开展消防技术服务活动,严禁出具虚假、失实文件。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要纳入消防部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内容。在日常检查中,监管部门要结合发现的火灾隐患倒查消防技术服务质量,重点核查出具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倒逼机构落实责任,对严重违法违规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实行行业退出、永久禁入。

3.5 构建区域联防联勤组织体系

细化应急处置队建设标准,分门别类设置工艺技术、消防救援等处置小组,确保能科学地从根源上排除事故险情。组建危险区域巡查组,利用自动化DCS系统,每周至少对装置设备运行情况开展1次风险评估,及时排查发现隐患,坚决做到火灾隐患不过夜。坚持“企业主导、消防指导、齐抓共管、综合处置”的运行模式,将工艺处置队纳入园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管理,严格要求工艺处置队必须由熟悉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设施设备的技术人员组成,并在大型灾害事故中向消防现场处置力量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并担负关阀、堵漏、输转等任务。

4 结语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消防安全问题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本文从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消防安全管控现状入手,分析了消防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危险化学品企业有效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建议,有利于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维护正常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秩序。

猜你喜欢

危险源化学品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