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

2021-12-15刘智超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4期
关键词:肝癌心理护理

刘智超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肝癌预后较差且对患者机体影响严重,也导致患者心理状况普遍不佳。心理护理是广受关注的护理环节,尤其是对于癌症患者,是帮助其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1]。研究分析心理干预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表现以及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肝癌诊断标准。②患者预计生存期超过3 个月,未合并其他类型肿瘤。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交流和意识障碍。④患者无心、脑、肾系统严重疾病。⑤患者了解此次研究内容,同意参与。研究对象来源:在我院治疗的118 例肝癌病患。研究时间:2018年5月~2020年10月。通过抽签方法分组,分别将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9例。观察组中有38 例男性,21 例女性;年龄37~70 岁,中位年龄(51.86±4.23)岁。对照组中有40 例男性,19 例女性;年龄36~70 岁,中位年龄(50.26±5.1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患者均证实罹患肺癌,在我院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传统形式护理,主要是向其讲解治疗计划,做好病情护理、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增加心理干预,具体方法:

收集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较常见的不良状况,分析恶性肿瘤患者普遍的心理问题,找出能够影响患者心绪变化的因素,了解患者的需求,动员科室护理人员参与共同探讨心理护理重点和护理措施。接待患者时态度要积极、热情,在交流时注意用语得到和语气温和,同时利用非言语交流细节表达关系,促进优质护患关心的建立。

让患者感受到服务的主动性以及环境舒适度,首先保障患者住院的安全性,每天有专人按时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打扫和消毒,根据气候特点调节温湿度。让患者感受到便利,准备遮光窗帘,贴心准备书报架、能播放音乐的设备等,多在室内摆放绿植。维护好护患关系,给患者留下良好最初印象,刚见到患者时做好引导和介绍工作,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了解住院的规章制度。协助患者将各项检查完成,为其讲解初步的治疗方案,从而减轻焦虑难安的心理。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服务患者过程,要保持态度温暖、用语得当,多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充分掌握每名患者社会地位、家庭状况、性格特点、日常爱好等,方便后续护理服务的实施。住院初期患者会存在不适应心理,主要是生活习惯因为住院环境有改变,从而产生心理层面的不愉悦,除了环境干预,还应当重视休息和睡眠状况,将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白天,让患者获得更多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同时夜间减少声音对患者睡眠的干扰,更有利于放松身心。

加强疼痛护理,关注患者的癌痛症状,根据实时反馈准确评估癌痛程度,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方法促进疼痛减轻,利用聊天、播放音乐等手段转移其对疼痛的专注,合理应用止痛类药物,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技巧,如减轻腹压以及正确的呼吸方法,指导患者应对疼痛采取怎样的体位,同时可以帮助患者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热敷,促进疼痛减轻。帮助患者按摩时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反馈,保持力度适中。

实施认知心理干预,让患者对自身情况、治疗配合有所了解,指出患者自身存在的不良因素,针对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手术和化疗,进行全面的讲解。治疗期间随时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讲解住院期间饮食要点,列出围术期和化疗期间饮食禁忌。

较多患者心理负担很重,也影响治疗积极性,要重视对患者错误观念和认知的纠正,说明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住院期间,患者容易因为病情、治疗产生的不适感到焦虑,多对患者表达善意和关心,给予心理支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问题。一段时间的治疗有些患者会因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自卑、沮丧、易怒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准确知晓患者情绪变化的原因,教会患者怎样调节,鼓励其进行积极自我疏导。告知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多为患者讲解治疗有积极效果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激发其求生信念。重视社会支持,建议患者多和外界接触, 多组织病区内患者之间进行集体活动,比如经验交流、读书会、做小游戏等。通过掌握的交流技巧,让患者感受到"我们护理人员随着为您服务",让其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利用心理暗示方法,帮助患者对因癌症影响产生的错误观念有所认知,引导患者通过冥想和在内心勾勒美好生活等形式减轻抑郁、焦虑的感情绪。多和患者交流一些积极向上的话题,给予生活方面针对性的建议,引导患者及早从心理阴影中走出。

重视对患者家属的人文护理,从发病至进展期患者家属通常会有沉重的负担,也面临很大的痛苦,家属面对即将离去的亲人,往往感到烦躁、焦虑,束手无策,也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想家属说明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消极影响,嘱咐其尽量克制不良情绪,陪伴患者更加从容的面对时光。

1.3 观察指标

在接受治疗期间利用SAS、SDS 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分值越高心理状况越佳。利用GWBS 量表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价。

1.4 数据分析方法

此项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 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心理状态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SDS、SA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心理状态

2.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GWBS 评分

护理前对比GWBS 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WB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GWBS 评分

3 讨论

这些年来因为环境恶化、社会压力、群众不良习惯等因素的相互影响,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率有明显升高,也促进恶性肿瘤成为危害人们群众健康主要的疾病之一[2]。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直都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恶性肿瘤中肝癌发生率排在第三位,在我国有非常多的患者群体,且、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肝癌的发生对患者健康、生命危害非常大且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肝癌发生的初期较为隐匿,常常没有典型症状,使得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让很多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也在很大程度增加了治疗和护理难度[3-4]。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恶性肿瘤而生畏,一旦发病更是有非常沉重的心理负担存在,特别是很多患者会因为直面癌症而恐惧自我放弃,生活质量降低的非常严重。同时在治疗过程,因为癌症能引起明显疼痛,同时因为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法的伤害,患者往往面对较强的应激反应,也常常有悲观、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问题,甚至不良心理会对治疗效率造成影响。因此重视此类患者的心理状况,是提高参与治疗积极性、改善预后的重点[5]。心理护理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传统心理护理因为只提供给患者简单的疏导,效果并不理想,更符合现阶段临床需求的心理护理,需要更加全面,干预手段也要更多样化。此次研究提供给观察组综合心理干预,考虑会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护理环节和因素,制定灵活的心理护理策略,加强认知,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治疗环境,根据癌症患者普遍心理特点和患者的心理状态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从环境、人文关怀、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帮助患者改善心理问题。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SDS、SA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WB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充分证明,肝癌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不良心理问题,提高主观幸福感。

猜你喜欢

肝癌心理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