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研究

2021-12-14马立权许英华

山西农经 2021年7期
关键词:抗旱农田水利防汛

□马立权,许英华,图 雅

(1.阿拉善左旗农牧区生态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0;2.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 阿拉善 75032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现阶段,世界各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对农业发展的需求使得我国必须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影响灌区农田发展的情况,常见的影响因素有管理方式不当、资金缺乏等,只有解决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推动我国灌区经济稳定发展。

1 农田水利管理与防汛抗旱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各地区地质、水资源条件等差异非常明显,各地区之间的地形复杂多样,淡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经常会出现干旱和洪涝灾害等现象,对农田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现阶段,只能单纯依靠一些农田水利设施来解决这些自然灾害引发的问题,由于南北差异,我国部分北方地区会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造成农田干旱缺水,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不利,要通过水利设施来缓解干旱带来的影响。如果受旱地区的水利设施不完善,那么很难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

相较于北方地区而言,南方天气湿润,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导致南方农田极易出现洪涝灾害,导致农作物受到洪涝的侵袭,使得农作物无法健康生长。为了有效缓解洪涝灾害,需要通过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泄洪工作,将自然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1]。

目前,对于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而言,灌溉设施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防洪排水与灌溉设施在功能上存在明显区别,但二者都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都属于公益性设施,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开展防汛抗旱工程管理工作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2]。

2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现状

我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为了满足国家自身的粮食供应问题,必须重视农业生产。我国是产粮大国,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导致我国成为世界上粮食消耗量最大的国家。

近年来,我国将农业发展归纳到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中,并根据农田水利发展现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存在极大差异,导致各地区农田水利管理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传统的管理方式会严重阻碍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开展。

要想有效改善农业发展现状,各地区农田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3.1 设施老旧、设备落后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整体发展情况有待提高。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修建的,存在老化等现象,影响了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

由于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比较老旧,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还有部分地区的农田并没有相关的水利设备,制约了基础性建设的开展进程。

3.2 管理措施不科学,缺乏标准性和规范性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对农田的发展需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部分地区缺乏完善的农田管理制度,导致各项管理工作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落实。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开展比较复杂,部分单位的人员配比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3]。

3.3 资金投入少,管理水平差

现阶段,我国对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国家水利部门的要求下,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职能部门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但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情况不容乐观,政府部门在发展地区经济时,忽略了农田经济的作用,将发展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较差,在资金投入方面少之又少,更有甚者在水利设施管理方面仅浮于表面,难以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作用。

4 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

4.1 定期对相关设施进行合理改造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部分地区仍存在设备老旧等问题,对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已针对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建立了专项资金,能够支持各地区农业管理人员进一步完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有效确保水利工程的灌溉效果。在日常使用期间,管理人员要重视设备的维修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4]。

4.2 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改善灌溉能力

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涉及的技术种类非常多,为了充分发挥水利管理工作的效果,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研发新技术,进一步优化农田水利设备的配置,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基础灌溉工作的开展效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4.3 完善管理措施,提高灌溉效率

在规划建设农田水利设备时,可以采用责任制。各单位明确责任主体,让每个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工作人员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管理效率。部分地区存在浪费灌溉水源的问题,可以通过制定税收制度进行整改,适当调节水费,起到调控灌溉水源的效果。

我国各地区的水源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管理时首先要结合地区的气候变化条件,做好防洪抗旱的管理措施。一些常年干旱的地区,要制订有效的管理方案,提高抗旱效果,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发挥最大的应用效果[5]。

4.4 提高抗洪管理力度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而言,防洪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检验标准。在完善水利工程运转模式时,首先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开展工作期间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确保防洪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水库和周边地区的巡检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做好后续养护工作,延长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水库是蓄水防汛的关键设施,地区农业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除险加固工作,及时优化水库设备配置。技术人员要结合水库情况制订后续维护方案和防渗处理措施,定期开展维护工作,保障水库运行状态良好。一旦水库出现渗漏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6]。

4.5 做好水库区域水土保持工作

我国自然环境状况非常严峻,在开展水利设备的完善更新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水库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科学制订保护方案,降低水库泥沙流量,全面增强水库防汛和抗洪的能力。

现阶段,我国水库区域治理水土流失的方式主要有植树造林、封山种树等,通过提高水库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来保持水土。

4.6 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

在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资金问题是最常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政府针对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定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经济支持,各地区农业部门可以利用这部分资金更新农田水利设施,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确保水利设备稳定运行,进而满足农田生产作业的需求。

4.7 改良农田水利灌排技术

近年来,我国政府提高了对农田水利管理的要求,促使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转变,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农垦区,加快农业生产的节水节能、优化调配、监测管理等一体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不断改良农田水利灌排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应顺应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作出适时、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农业生产所需,从而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能力。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处于建设完善中,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势在必行,可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管理效率。农业水利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应放在改造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上,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以此提升我国农田水利管理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抗旱农田水利防汛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扬州江都区三个强化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夏季防洪防汛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022年黄河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北方茶园抗旱节水栽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