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化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1-12-14林艳杰

山西农经 2021年7期
关键词:吉林省机械化现代化

□林艳杰

(长岭县新安镇综合服务中心 吉林 松原 13150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要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农业机械化主要通过农业生产工具的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之所以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主要是农业机械化不仅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缩减了农民劳动时间,提高了农民单位时间内的劳动量。农业机械化符合现代科技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体现了科技水平与经济水平的重要关联[1-3]。

1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价值

1.1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现代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农业种植中,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化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已经应用到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农业生产要跟上社会发展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依托对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发展和应用[4-5]。

1.2 农村劳动力解放的先决条件

从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看,农业机械设备开发和应用前,广大农民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经济收入十分微薄。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意在土地上耕作,很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农村土地出现了荒芜现象。

农业机械化设备应用以来,农业耕作不再需要过多劳动力。这就让很多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可以进城务工或创业。在机械化作业下,农村土地能够达到生产目的,且生产率在不断提升[6-7]。

1.3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评价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评价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要想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说,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方面可以解放农村的劳动力,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是主导因素之一。只有通过开发和广泛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2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的成果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科技发展和应用水平。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在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吉林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农业机械化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方面积极投入资金、物力和人力。近些年,农业机械化生产逐步取代了人力耕作,这些积极改变促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稳步提升了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

2.2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均衡

吉林省地域辽阔,下辖8 个地级市、1 个自治州,人口较多。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有所差别,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有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因为地域方面的优势,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备,导致农业生产比较原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在这些地区,很多农民依然以原始的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采用人力、畜力从事农业生产,限制了当地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

2.2.2 部分农业生产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很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教育,专业生产技能知识掌握得不多,靠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进行农业生产。有些地区虽然已经普遍使用农业机械化生产,但很多农民并不了解农业生产机械的操作规范,对机械保养、维修等知识了解很少,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如期对农业机械进行维修保养,降低了机械使用寿命。

吉林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陈旧设施得不到更新或维修,导致农业机械使用环境不良。例如道路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业机械运行操作受到限制;有些农村道路在雨天泥泞不堪,导致机械设备运行困难,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 吉林省农业经济建设中发展机械化生产的具体措施

3.1 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经济发展离不开全民素质提升,只有人的素质提升了,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问题。农业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吉林省各地农村建立的农业生产基地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是有些偏远地区依然采取人工耕作方式。这些地区经济和思想落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导致机械化生产迟迟得不到应用。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要重点围绕提升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启发农民对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使农民了解机械化生产的一系列好处。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学习、考察等,引导农民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全方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多方面、多角度向农民传播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思路,传播利用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价值,培训其正确使用农业生产机械。

3.2 对农业生产机械进行创新

农业机械化的研发和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而农业机械化的开发和创新受到机械设施运行性能和农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要想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结合实际生产应用效果,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研发并不断创新技术。

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机械研发及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在技术研发上,不仅要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还要结合不同地区生产实际,研发适合地域特点的农业生产机械。

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吸引并留住专业技术人才,让各种农业技术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其价值和作用。要做好农业科技普及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农民推介新型农业生产机械设备,让研发出的农业生产机械能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实现其价值。

3.3 加快实施土地流转

在我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明显减少、土地无人耕种,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在这一现状下,实施土地流转可以解决目前农村土地耕种的诸多问题。

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土地流转的具体方案及措施办法,在保证农民实际利益的前提下,实施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为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耕作提供了土地资源,可以采取规模化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

各地要给予土地流转政策支持,进一步实现土地产权结构优化升级,引导更多农民开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村土地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及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4 结束语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应用现代科技,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虽然存在优势,但也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农业生产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对农业生产机械进行创新,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吉林省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

猜你喜欢

吉林省机械化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登泰山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一带一路”下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研究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难忘的教诲:缅怀原吉林省关工委主任汪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