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激发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活力的措施

2021-12-14李昊瞳

山西农经 2021年23期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活动

□李昊瞳

(长春财经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22)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国家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常态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逐渐下降,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达成,各层级工作人员必须要借助大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储备,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既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融入到社会实践中,从根本上提升区域建设和发展的水平,逐渐实现共同富裕[1]。大学生创业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有效利用大学生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还需要各层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和思考,打造出大学生创业工作服务体系,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业存在的困境

1.1 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生缺乏创业的信心

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活力与学生自身创业的信心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让学生具备充足的创业信心,学生才能敢于创新、勇于创业。但就目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学生虽然具有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以及更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但其本身社会实践的经验并不足,在实际创业的过程中,又会涉及到很多其他专业的内容,自身实践经验不足,并且在其他专业内容方面受挫,让部分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自身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不足,部分大学生也因此而放弃了自主创业的想法,要么安于现状,要么直接去找其他更为稳定的工作,但无论其做出如何的选择,都无法切实、有效地对农村创业活动造成积极的影响。

1.2 传统思想束缚发展,无法积极主动地创业

虽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创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热点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到创业的大潮中,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于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中,同时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走出高校大门之后,更愿意到大城市去闯一闯、拼一拼,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发展,纵使农村具有多种不同的创业资源,也无法被有效地挖掘[2]。所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品质,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将大学生思想观念转变的工作重视起来,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更好地参与到各项创业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和辉煌的创造。

1.3 前期积累存在不足,创业活动得不到支撑

创业活动并不是让学生参与到创业的浪潮中,而是要让学生能正确创业,有效创业,既要切实解决个人就业的实际问题,也要切实推进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但反观目前高校学生的创业活动分析,前期积累的不足,令部分学生缺乏农村创业的支撑,无法切实参与到农村创业活动中,无法真正有效地体现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具体分析这种前期积累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人经验方面。学生缺乏成功的创业经验。在实际创业的过程中,很多事项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麻烦,走很多弯路,增加经济成本的投入和时间的投入,从而令很多大学生止步。第二,个人经济方面。创业活动需要充足的启动资金,而刚走出校园中的学生,本身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没有过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创业活动无法开展,创业活动开展情况欠佳等都是摆在现实中的重要问题。

1.4 社会因素影响较大,创业活动的品质较低

乡村振兴工作中,需要引入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农村创业的活动中,包括农村本地和外地的。但无论是农村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在实际创业中总要面临很多社会问题的影响。比如,对于农村之外的人而言,去外地农村创业要面临很多社会舆论的影响,尤其是当这种社会舆论作用到自己父母身上时,更是会严重影响创业人员的积极性。

对于本地学生而言,“熟人社会”虽然可以为自己的创业活动带来较大的工作便利,但同时也要受到熟人的各种影响,如果无法为身边的人提供便利,就会面临较多的负面言论,导致其丧失农村创业的活力,各项工作的开展受限。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激发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活力的策略

2.1 转变和革新高校育人工作理念,强调创新与实践的结合

高校育人工作理念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让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农村创新与创业活动中,高校必须及时转变育人的工作理念,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引导。针对目前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问题,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创新与实践的结合,既要让学生能在高校创新创业活动中实现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于实践活动中,提升创业工作的品质[3]。为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可以考虑根据时代发展的特征设置小型的创业活动,让在校学生有效地参与进来,组成共同创业小队,在实际创业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同时在这种工作模式中,学校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创业实践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创业。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实践育人的工作中,必须要始终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科学、合理、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尽可能地提升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发展水平。强调创新与实践的结合,就是需要高校教师在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时,能充分考虑到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让学生能更有信心地参与到农村创业活动中,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活力,提升各项农村创业活动的品质。

2.2 改变和革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强调创业与就业的结合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是局限大学生参与农村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际育人的工作中,高校应当将改变和革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作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引导目标,不仅要转变学生“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发展观念,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理念,不要过度或盲目的追求一、二线城市,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能力及发展空间,尽可能将学生导向农村创业活动,让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融入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在改变和革新大学生思想观念工作中,立足于创业与就业的结合,高校教师应当从以下3 个角度进行引导。第一,转变学生人生规划观念。要引导学生以现代化的视角审视自身的发展道路,能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借助时代发展的优势,更好的发展,转变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发展观念,真正有效地投身于乡村创新创业的热潮中。第二,转变学生职业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生不需要将就业局限于传统的思想中,应当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去看待就业,不仅要容身于国家和企业所提供的岗位中,还要通过自身的工作,为自己创设就业的岗位,利用自己的行为去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这样既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可以吸收更多的优秀伙伴,共同完成农村创新创业的工作,体现出自身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完成创业与就业的有效结合。第三,强调学生的发展方向。降低对一、二线城市的依赖。教师要通过实际的课程和国家的政策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将发展的重点落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更加有效地借助各项乡村振兴工作政策,有效地进行创业,逐渐满足实际创业的需求。

2.3 优化和提升政府工作的价值性,强调引导和支持的结合

政府是乡村振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也是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工作的主要支撑,大学生不仅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创新创业的有效方向,还要借助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各项财政支持,降低创新创业活动中的成本,更加有效地容身于创新创业工作,全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在农村创新创业活动中,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作用,不断进行工作的优化和提升,将自己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出来。

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政府工作人员应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前期积累展开思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创新创业活动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和要点,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就当前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地区创新创业的主要工作方向有电商、乡村旅游、短视频以及直播等,政府工作人员要立足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和长久发展进行思考,帮助大学生找到更加切实、可靠的发展方向,既要完成对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开发,又要让大学生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既要确保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符合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又要尽可能地提升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的社会效益,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打造出更具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的创业项目,满足农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第二,做好创新创业活动的经济支持,将国家有关乡村振兴工作的财政政策引入到实际工作中,不仅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原始资金,降低创业活动的压力,而且也要基于创业活动的风险,有效地将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融入进来,共同为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活动保驾护航,实现优质创业活动的打造,比如,当有大学生想通过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打造现代化的乡村旅游时,在政府引导方面,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要将国内外先进的创业实例,引入到实际的创业活动中,而且还要及时引导相关的专家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切实给予大学生鼓励和引导,帮助其有效地进行发展。在经济支持方面,政府工作人员可以与各大金融服务机构进行交流,共同打造出农村旅游开发专项资金,为该旅游创业项目的开展提供支撑,确保其能够顺利开展。

2.4 创新和优化农村地区创业环境,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结合

各种社会影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具有不同的价值,既可以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可以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带来较大的压力。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农村创新创业活动中,政府工作人员应重视大学生农村创业环境的创新和优化,既要营造好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也要为大学生提供规避殊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活动的质量。例如,为了实现创新和优化农村地区的创业环境,各层级的工作人员都应重视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活动的宣传,要充分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应用,转变社会大众对农村创业活动的观念,有效地帮助学生将个人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农村地区不仅可以将更多的优质大学生引入到农村创新创业活动中,而且也能更加有效地引入多种不同的发展资源,完成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方向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建设,更好地为农村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

3 结束语

农村地区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各层级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必须将乡村振兴工作重视起来,有效利用好大学生资源,打造出多样化的引导路径,实现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工作活力的提升,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大学生活动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