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2021-12-14邹瑜梅

名师在线 2021年32期
关键词:体验式法治道德

邹瑜梅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三小学,福建古田 352200)

引 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未来人格的塑造和“三观”的正确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所以,教育部门要求小学教师对这门课程给予重视,在课堂上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进而做到正确引导学生。

一、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体验式教学

在体验式教学中,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是其中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开展情境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情境中,可以让学生与情境产生共鸣,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2]。

例如,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比如,以学生家乡为主题创设“我是小导游”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转变角色充当家乡的导游,引导“游客”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地域风光;借助该情境,让学生作为参与者,宣扬家乡,深入感受到家乡的魅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在网络上收集一些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如不排队、闯红灯等,然后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后果;此外,还可以将一些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和主动维护公共秩序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判断的能力。

二、通过角色扮演,开展体验式教学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生更喜欢灵活性较强的学习方式。角色扮演式体验是让学生对一个角色进行模仿,这对学生体验角色的思想和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式体验活动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这对学生领悟角色内涵,掌握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

以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学会主动避免和化解生活中的冲突,笔者在课前便组织学生开展了角色扮演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小演员分别扮演了老师、两名发生冲突的学生,还有几名在场的同学。随后,就由小演员在讲台上开始表演:一名学生急匆匆地推开了教室门,不小心撞到了正要开门的同学。表演到这里时,笔者让小演员暂停,然后询问讲台下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时,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在学生做出回答后,笔者让小演员接着表演。然后,二者随即发生了冲突,由口角冲突逐渐演变为肢体冲突,同学们也纷纷劝阻,最后把教师请过来才解决问题。在看完表演后,笔者邀请台下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以及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这类问题,让学生在反思中掌握正确的处理方式。

三、立足生活实践,开展体验式教学

生活情境式体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提高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这对驱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生活情境式体验活动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基本学情出发进行设计。在这一基础上创设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探索思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4]。

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并学会用安全知识来保护自己,在教学之初,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小漫画,漫画中有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等多种问题。借助这些小漫画,学生迅速进入这一生活情境中,并意识到我们周围存在着诸多安全问题。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对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产生了探索兴趣,而笔者也顺其自然地通过一些小活动向学生渗透了安全知识。如这一单元的“安全记心上”一课之“平安出行”的小活动中,学生深入这一情境中,联想到了诸多交通事故。笔者趁势告诉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体验式教学的宗旨就是帮助学生将课堂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利用生活实际协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让学生联系课本内容,分析生活中的案例,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以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为例,由于在国庆节期间,大部分家长会带着学生出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国庆出游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比如,某学生国庆节和妈妈一起出去旅游,在某地偶遇《我和我的祖国》曲目演奏,不由得共同吟唱。这一案例说明了什么?国庆节有什么样的氛围?你对国庆节有什么感受?教师通过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能使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

四、开展实践活动,开展体验式教学

爱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天性,为他们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并借此让学生去探索道德与法治知识。所以,教师应改变口头上的说教,将知识讲解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借此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久而久之,学生必然能够学会在一次次的动手实践中去感悟。这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和良好品质的形成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课外活动时,要将身边的垃圾主动捡起来,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宣传绿色生活理念,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如此可以让学生对环保形成有效认识,切身感受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又如,以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的教学为例,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培养独立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课上,笔者询问大家:“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家务?大家觉得自己能够做哪些家务?”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举出了一些例子。在进行一番讨论交流后,教师在课堂上逐渐做勤俭恭孝的引导,让学生在家帮助家长做家务。通过这一动手实践任务的安排,学生参与兴趣高涨,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了小目标。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体谅父母,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

结 语

体验式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最直观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给予学生以最直接的感受,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三观”。

猜你喜欢

体验式法治道德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