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策略探析

2021-12-12杨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背景思政素质教育

杨光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通过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调查当前阶段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重点探析该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输送高质量的接班人。

[关    键   词]  素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216-02

我国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其中,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地建设大学生的思想理念。而素质教育是教育部的重要要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思政教育不谋而合。因此,探析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较大影响。其中,虽然存在正面、积极的思想观念,但也夹杂着不良、消极的思想和观念,影响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所以,高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电子移动设备普遍应用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能够突破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这也使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虽然市场经济改革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但若未对学生进行引导,极易导致学生形成严重的个人主义,从而模糊合作意识,甚至缺少诚信等美好的品质。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不断进行互相渗透,这意味著公众价值取向多样化不可避免。所以,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仅是教育方面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使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1]。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够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创造能力、团结精神的优秀人才

经相关数据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思想了解甚少,缺乏社会所需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体系,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现状

经相关数据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如下:(1)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专业化素质较低。经相关数据调查结果表明,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选用的教师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导致无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时事,也不能快速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质量较差。(2)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经调查,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自身发展关系不大,所以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多为敷衍了事,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发挥出原本的作用。(3)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而且单纯的知识理论灌输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工作,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教育质量。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等。因此,素质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强化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环境建设

以往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过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教学环境以理论教学为主,但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极易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甚至出现抵触心理,极其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开展。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应加大力度建设思想政治教学环境,其中包括院校的文化环境。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将其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而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时,思政教师应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增强其参与感。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应提高该教育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营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其中,应注意教学环境的差异化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2]。

(二)构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模式

由于高校受长时间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其教学形式多为课堂教育,这种落后的教学形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意识层面,没有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进行建设。因此,为有效改善此情况,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高校应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高校可将其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实践计划、选择科学的实践活动模式。例如,高校在开展校内实践活动时,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理论的积极性,并深化已学习的思想政治知识内容。除此之外,院校和思政教师还可以依托素质教育相关理论,以高校育人大纲为基础,开展有关思想政治的讨论活动。例如,可选择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或事件,进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开始讨论活动。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思政教师可采用小组学习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划分并分配讨论主题,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便于教师统一管理,避免讨论方向与活动主题出现偏差[3]。

(三)积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如上所述,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和电子设备普遍应用的背景下,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大学生思想理念现状来看,部分学生存在个人中心主义、缺乏集体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薄弱等问题,不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强化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思政教师可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渗透国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具备社会责任感,为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奠定基础[4]。

(四)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创新教学理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应尽快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具体而言,高校思政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学习素质教育相关知识理论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调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角色定位,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除此之外,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时,应坚持群众路线,通过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理念进行把握,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在具备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时,应注重教学环境的建设、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实践教学的开展,从而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雪峰.中國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探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0,33(1):70-71.

[2]韩冬.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4):157-158.

[3]肖霖予,廖肖依,李柱,等.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8):89-90.

[4]吕学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03-104.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背景思政素质教育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跟踪导练(一)5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