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服务的思考

2021-12-12张国栋庞振军夏保芳夏伟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慢性病戒烟

张国栋 庞振军 夏保芳 夏伟萍

[摘           要]  吸烟作为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正在危害国民当下和未来的健康。当前比较广泛使用的戒烟途径有个人自觉戒烟、戒烟门诊、戒烟热线等。其中戒烟门诊是当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戒烟途径,但是戒烟门诊存在受众小、患者复吸率高等缺陷。而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效果显著。因此,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干预或可成为新的戒烟有效干预方式。

[关    键   词]  戒烟;戒烟门诊;家庭医生团队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198-02

吸烟作为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正在危害国民当下和未来的健康,控烟势在必行。

一、吸烟不是一种习惯,而是慢性病

一直以来,很多烟民都会认为,烟草依赖只是个人习惯而已,根本不成瘾。其实,烟草依赖不只是一种个人习惯,而是一种明确界定的慢性病。吸烟成瘾又称烟草依赖,已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为F17.2)。

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吸烟是造成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中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因吸烟引发的相关疾病而死。

二、当前戒烟服务形式及缺陷

当前比较广泛使用的戒烟途径有以下几种:个人自觉戒烟、戒烟门诊、戒烟热线等。其中个人自觉戒烟成功率很低。而帮助戒烟的专科门诊、戒烟热线等多种方式的出现,促使近年来戒烟的人员数量上有了大幅的增长,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1)戒烟门诊等使戒烟人数虽然上升,但是仍属于“小众”,就诊人群以中年男性为主,女性、低文化水平以及务农职业的就诊人员较少;公众认识程度低,许多吸烟人员不了解戒烟门诊,对戒烟门诊缺乏足够的认识;(2)有戒烟想法,但是不够主动,无法走出戒烟的第一步;(3)戒烟后,缺乏后续的跟踪和监督,自我控制能力缺乏,复吸率较高。

三、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在慢性病管理中效果显著

家庭医生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服务团队的形式为依托,以村、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家庭医生与居民家庭签订协议,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重点人群提供连续、安全、有效、便捷的综合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能够更好、更周全地服务于社区慢性病患,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但是目前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干预的方式尚无研究。

四、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服务内容构想

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服务是对当下家庭医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将吸烟作为一种慢性病纳入家庭医生服务的项目中。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服务内容构想如下:(1)制订干预计划:由家庭医生团队、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订针对性的戒烟干预计划,并适时调整。(2)分工合作: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护士组成,共同负责普及戒烟知识、传授戒烟技巧、随访建档。(3)家庭参与:充分动员患者家属及朋友参与戒烟干预,家属协助创建一个有助于戒烟的家居环境,同时督促患者按照干预计划行动。并且指导家属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坚定戒烟信念,提供家庭情感支持。(4)成立控煙自我管理小组:以小区或者村居为单位成立控烟自我管理小组,定期开展交流会,邀请戒烟有成效的患者分享戒烟经验,让患者相互沟通。(5)线上干预:成立戒烟微信群、戒烟干预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群收集患者戒烟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也方便患者及时沟通交流。同时收集戒烟相关知识,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健康教育。(6)防止复吸:对新戒烟成功患者,家庭医生团队及家属要给予肯定,关注戒烟进程。通过肯定、探讨戒烟经验、拒绝诱惑等多方式抵制复吸。(7)强化随访:对干预效果不佳者,家庭医生团队和家属再次沟通,调整干预计划,加强随访频次,强化随访。

五、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服务优势与挑战

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服务的优势:首先,节省人力、物力,不需要重新组建相关管理体系。依托原有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即可开展戒烟服务。其次,具有可持续性、便利性,家庭医生对慢性病的管理具有可持续性,定期上门随访和干预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状态,适时调整干预方式,弥补了戒烟门诊等常规戒烟服务的缺陷。此外,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调动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的积极性,可以帮助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戒烟环境。

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服务的挑战:一方面需要政策支持,需要将吸烟纳入家庭医生的慢性病管理的体系中;另一方面对家庭医生团队提出更高的要求,团队成员不仅需要学习戒烟技巧,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总之,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服务是探索社区戒烟方式的新途径,为新时代吸烟人员的戒烟方式实践及发展提供新思路,也是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式。但是基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戒烟服务也面临挑战,戒烟服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何权瀛.如何理解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病[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2):105-106.

[2]王俊,高玉堂,王学励,等.上海市区男性吸烟与恶性肿瘤死亡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 25(10):837-840.

[3]杨杰,袁振丽,姜丽娜,等.昆明系小鼠被动吸烟肺肿瘤模型的建立[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6,24(2):99-102.

[4]杨永芳,吴永志.吸烟与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6,4(6):41-43.

[5]张来虎.大学生吸烟对呼吸系统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1995(1).

[6]张素,刘君,都健,等.100例吸烟的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吸烟状态调查报告[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3, 22(2):114-117.

[7]韩凤霞,魏淑莹.吸烟状况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J].疾病监测,1993,8(11).

[8]翁心植.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及我国的控制情况[J].科学与无神论,2005(3):27-28.

[9]王吉云,侯晓霞.吸烟与心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0]张开镐.吸烟对健康的危害[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1(3).

[11]郭建君,郭航远,池菊芳,等.吸烟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最新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7(27).

[12]曾钊,刘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32):5-20.

[13]徐文英,张思思,宋雪梅,等.戒烟门诊447名吸烟者戒烟意愿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18,29(1):112-113.

[14]李威,江国虹,徐忠良,等.天津市城区吸烟者戒烟尝试及意愿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 25(12):915-918.

[15]刘梅,冯萍,黄祥,等.健康宣教对戒烟门诊患者戒烟的效果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 5(3):193,198.

[16]王立立,申燕,姜垣,等.中国戒烟门诊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9):917-920.

[17]谢臣晨,蒋月英,高晶蓉,等.2016—2018年上海市戒烟门诊患者干预效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20, 32(2):125-131.

[18]李欣,侯奇.唐山市戒烟门诊333名吸烟者戒烟状况调查[J].名医,2019(2):12,17.

[19]本刊编辑部,方冰青.戒烟门诊戒烟新选择[J]. 健康博览,2020(5):4-7.

[20]赵宪,杨焱.华北16家戒烟门诊就诊吸烟者人群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2):173-174.

[21]郭高峰,段长霞,孟媛,等.北京12320热线戒烟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0):905-907.

[22]黄中成,陈建标,孔繁熙.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5, 26(21):3253-3255.

[23]张玮.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9):2136-2138.

[24]尹科.基层家庭医生制度探讨[J].智库时代,2020(13):269-270.

編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慢性病戒烟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帮忙戒烟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
戒烟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新加坡逾六成基层医疗医生 成功注册为家庭医生
三金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