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2021-12-12石克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辅导员艺术

石克尧

[摘           要]  公共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德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在明确辅导员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提供制度和资源保障,并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切实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工作效果。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166-02

隨着网络信息化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正日益演变为人才的竞争。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其中,公共艺术教育是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大学生德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明确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对于涵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切实提升高校育人水平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在高校教育中融入艺术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具备崇高的向往与追求。积极引导学生接近、欣赏、理解优秀的艺术作品,利于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1]

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带有普及性的艺术教育,是大众化的、并不过分注重技术层面要求的艺术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的目的,并非为了提升受教育者在某一艺术领域的实际创作、演绎能力,而是侧重于以文学、绘画、雕塑、音乐、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形式为载体,培养受教育者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的能力。

二、制约辅导员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因素

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学校、社会、学生群体的普遍认可。但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辅导员、高校、学生三方面均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一)辅导员专业背景受限,角色定位模糊

从专业因素上来讲,辅导员中具有艺术相关专业背景者为数不多。缺乏相关学科背景的辅导员在开展这一工作时明显力不从心,同时也无法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参与艺术教育的热情和主动性。另外,具备艺术学科背景的辅导员来校工作以后,面对庞杂的学生管理工作,多数不能继续自己原有的学科研究。而且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学得好未必能教得好。

从角色定位上来讲,辅导员普遍对自己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应当扮演的角色认识模糊,对于自己在这一工作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理解不够。由于角色定位模糊,辅导员往往对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审美情趣、个性养成等方面可以起到的积极作用普遍认识不足,且不能很好地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的本质要求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

(二)高校辅导员配备比例失调,制度保障不足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负担相对较重,加之很多高校实际上仍未能按照1 ∶ 200的比例为学生配备辅导员,使本就重任在肩的辅导员很难抽身出来从事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另外,学校或二级学院在制定出台辅导员考核制度时,只能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去评判辅导员的工作成果并设计考核量化标准。因工作任务繁重,辅导员只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应付考核的各类指标上,对于不影响自己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工作内容一般较少涉足。

从制度保障上来讲,近年来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高校更希望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有一技之长,将来在就业市场上能够应对激烈竞争的人。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锦上添花”的一笔,从紧迫性上来讲固然不及专业知识教育。因此,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自主性普遍不高,也很少从顶层设计入手,形成制度约束与保障。

三、辅导员角色定位与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策略分析

面对诸多制约辅导员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因素,各高校应当高度重视,一方面明确辅导员在这项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找准抓手,有针对性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制度和学生层面入手,就提升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效果展开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使工作形成合力,真正实现育人目的。

(一)明确辅导员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应明确辅导员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所扮演的传授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从而找准发力点,强化顶层设计,细化分类指导。

1.应当明确辅导员的传授者角色。高校辅导员中,有相关艺术门类学科背景的,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成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传授者。在教育方式上可以不拘一格,既可以申请开设相关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以将艺术教育寓于日常学生工作中。另外,由于公共艺术教育异于专业艺术教育,即便没有相关学科背景,也能完全胜任公共艺术教育传授者这一角色。但这要求辅导员自身首先要接触公共艺术,热爱公共艺术。所谓“技多不压身”,具备多种能力与素养的辅导员,往往更能胜任各项纷繁复杂的工作。

2.应当明确辅导员的组织者角色。公共艺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教育的目的,单纯依靠学生的自觉是不可能实现的。辅导员应当在过程中发挥组织功能。例如,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传达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升艺术修养的必要性、懂得欣赏艺术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或承担实际的艺术教育工作,利用班级例会、团日活动、班级读书会、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具体负责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工作,将艺术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从中获益。

3.应当明确辅导员的指导者角色。艺术教育的形式可以是缤纷的、活泼的,但管理与考核应当是严肃有序的。辅导员应当像对待一般讲授课程一样,明确艺术教育的宗旨、目标、指导思想,规划并落实好艺术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做好过程管理,如考勤、互动、作业、答疑等环节,同时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设置合理的奖惩措施,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真正体现艺术教育的意义。[2]

(二)高校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制度和资源保障

1.应当加大对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扶持力度,可以在辅导员入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过程中适当增加艺术教育领域的学习内容,并设计或指定校内专門的活动场所,切实提升学校开展相关工作的软硬件水平,并设立教学专项资金。另外,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普及性,受众广泛,学校可以发动学生会、学生社团,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进入,助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2.应当增加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教学设施的投入。学校应当为公共艺术教育建设指定专门的场所,这样才能形成艺术教育的常态化。同时,更新一批教学设备,有利于激发师生参与艺术教育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使辅导员寻找更能提高教育效果的教学方式。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当建立公共艺术教育的在线服务平台以及相关资源库,以便学生能从网络资源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3.应当给予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足够的制度保障。一是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辅导员队伍,在辅导员专项培训中增加关于艺术教育的内容;二是灵活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方案,考核指标适度向承担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倾斜,使制度真正起到激励和督促的作用;三是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美育工作等领域让制度先行,使学校大型艺术活动的举办得到政策保障,在师德考核、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将开展艺术教育的情况纳入可选指标中,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艺术育人的良好格局。[3]

(三)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主体。辅导员应当从大学生学习需求入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发挥艺术教育趣味性的优势,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真正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形式的课余活动中“抢夺”回来。另外,高校辅导员本身也是高校教师,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中,不能只泛泛地带领学生接触艺术作品,要真正做到艺术中有理论,理论中有艺术,在广泛欣赏的基础上将艺术发展史、艺术理论、艺术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在丰富校园生活、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大大扩充其知识结构。

同时,辅导员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主动接触艺术的惯性,增强其对艺术作品的自学、感悟和评价能力。在开展一般形式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辅导员可以尝试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或指导学生通过艺术社团、艺术教育读书会等形式,增强艺术学习自觉,增进艺术交流氛围,从而使公共艺术教育真正成为改善校园风气、促进优良学风的重要载体,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吴旭.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涵与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J].高校辅导员,2018(6):24-27.

[2]袁群,何华.高校理工类学生审美艺术教育的途径[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1):181, 185.

[3]郑铭,郑晓芳.“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建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1):75-79.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辅导员艺术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纸的艺术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