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学的路径探究

2021-12-12高美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技工劳动学科

高美凤

[摘           要]  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学是学校落实劳动教育的现实需求,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布关于劳动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是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学科教学的政策依据。开展劳动教育除了开设一门专门的劳动教育课外,融合学科教学也是一种不错的策略。论述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学的必要性,在提出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学现实困境的基础上进行融合路径的探讨。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技工院校;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156-02

2020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相融合。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大中小学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1]。当前,技工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光靠开设一门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并不能满足劳动教育的要求,学校应该拓宽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

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培养德行上,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感受劳动对人生的价值,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增长学生智力上,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进而增长学生的智力。在促进美育上,劳动教育与教学的融合也是一种美育手段。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是聪明的人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离开了劳动,美将不复存在。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美,劳动可以实现学生的梦想。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

立德树人是技工院校的要务之一,学校工作的开展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学既要从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也要提倡学生身体力行,勇于行动。通过劳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

(三)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需要

目前,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具有独特意义。一方面劳动教育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接受劳动教育,使学生对职业选择有更清晰的思路,更了解市场动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技工院校劳动教育偏向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学科教育中蕴含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弥补技工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层面的缺乏。通过与学科教学融合更能够让学生掌握创业就业的途径,注重实操,塑造创新品格,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而不是简单的为了就业而就业。

二、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学科教材中“劳动”元素内容零散

首先,技工院校学科教材中“劳动”元素内容零散,分散在学科教材的各处,不利于学生对劳动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进而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其次,学科教材中有部分隐性“劳动”元素不易被发现,导致教师错过知识点的讲授;最后,由于内容分散,不利于教师对劳动教学和学科教学的整体把握,可能导致偏重劳动教学目标而轻视学科教学目标[2]。

(二)融合的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技工院校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调知识点的传授,未能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考虑在内。有些教师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进行融合的理念窄化,实际授课的内容却只停留在课堂的宣传用语上,并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融合教学方式。要想将劳动教育的知识和理念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劳动教育融入教学的氛围不理想

技工院校虽然开展了很多劳动教育融入教学的活动,但是学生仍然存在劳动体验感缺失、劳动意识淡薄等问题。由于缺失融合政策的引领,融合的氛围不佳。技工院校未能突破封闭空间,与社会缺乏充分结合,也未能借助新兴科技来深化劳动教育与教学的融入工作,没有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融合环境。

(四)缺乏融合的实践基地

当前技工院校建设的实践基地大部分是专业实训课的场所,缺乏劳动教育融入教学的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融入教学不单单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内化为实践,所以,实践基地作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万万不能忽视的。没有融合的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融入教学的效果就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

三、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育的路径探讨

(一)研读各学科教材,挖掘“劳动”因子,找准结合点

以教材为基础,深挖学科教材中的“劳动”因子。教师要充分研读学科教材,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劳动”因子,整合各学科教材,设置劳动教育模块。教师可以巧抓趣味性文本,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点,从而促进劳动教育观念的培养。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具体人物引导学生明白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

(二)创新教学方法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3]”而学科教学方法正是实现劳动教育融入教学的“桥”和“船”。但是当前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避免一刀切。

1.情境式教学法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课堂授课期间,根据所学内容的需求创设指定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所学的内容[4]。教師采用情境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知识点更加融会贯通。如物理课教师在教授学生受力面积与压强关系的知识点时,可以在讲台中放置海绵垫,让学生亲自体验躺在海绵垫上、双脚站在海绵垫上等各种方式,然后观察凹处的深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哪些劳动,进而达到劳动教育效果。

2.知识灌输法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上学习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课后通过相关劳动活动将理论付诸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方式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基本劳动能力,培养勤劳奋斗的劳动精神,最终养成良好习惯。

3.榜样示范法和比较鉴别法相结合

在选择榜样示范过程中,可以是各学科领域中为祖国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也可以是同辈群体中对中职生影响力较大的劳模标兵。把这些人物付出的劳动实践与那些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人相比较,同时对那些勤奋刻苦、热爱劳动的学生表示赞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辨别能力,找准彼此的差距,提高劳动道德素养。

(三)营造劳动教育融入教学的良好氛围

宣传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宣传的内容不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凡是有助于劳动教育融入教学的内容都可以用。可以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营造劳动最光荣、最伟大、最美好的校园文化;也可以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5]。

(四)打造融合的实践基地

1.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基地

多数技工院校开设了专业实训基地、心理咨询场所、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生物基地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基地,使劳动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课、德育课、综合实践课程、生物。如生物实验室除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也特别适合开展种植花草等劳动实践活动。

2.课外实践活动的建设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板块,学校选取贴近生活的活动,如烹饪食物、整理内务等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板块,学校可开展插花、陶艺制作等活动,在开设此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收获完成作品的成就感,也可以感受到合作的强大力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板块,学校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如无人机、3D打印等活动。

四、结语

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学,可以让教师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明白美好的生活是干出来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积极融入劳动教育理念,通过深挖“劳动”因子、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氛围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观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Z].2020-07-07.

[2]金伟琼,陈永霖,吴蕾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6):70.

[3]田建平,张金凤.1944年初版《毛泽东选集》编辑出版考论[J].出版发行研究,2021(6):29-37.

[4]韩丽娜.情景式教学法在茶学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7,39(11):207-20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技工劳动学科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从技工到英雄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热爱劳动
“超学科”来啦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技工与专家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