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

2021-12-12康乃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政大学生

康乃欣

[摘           要]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此种情况下思政教育要想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就要加强网络环境净化,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培养大学生健康发展。基于此,从几方面简单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相关知识,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    键   词]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152-02

网络时代,大学思政教育受到很大影响。因大学生群体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新媒体,因而思政教育过程中各高校要积极探究网络时代教育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讨论改善策略,抓住网络时代教育机遇,增强大学生思政觉悟。

一、网络时代大学思政教育反思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思政教育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充分提高了思政教育质量,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同时丰富了思政教育手段,从时间与空间层面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束缚,保障大学生思政教育辐射性。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有新颖的形式与丰富的内容,增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交流,有效提高了大学思政教育效率,促使思政教育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因而深受学生喜爱。

因网络涵盖广泛的内容,因而大学生在网络上会遇到很多垃圾信息,由此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道德观念容易受到腐蚀,逐渐缺失理想信念,甚至导致大学生陷入非理性争论,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社会危机。同时,网络时代各类虚假信息与不诚信事件发生频率比较高,大学生分辨是非能力较弱,因而极易被误导与欺骗,有的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直接威胁自身发展与生命安全。另外,虚拟网络世界使人们冷漠对待周边事物,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被淡化,传统人与人的交流关系也逐渐被冰冷的机器代替,长此以往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网络时代,高校教育人员要充分运用网络平台优势为学生组织思政教育,尽可能创新思政教育理念与内容方法,促使思政教育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全面落实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二、网络时代大学思政教育现存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教学内容及形式

在大学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教学理论还处于初级阶段,沿用传统教学形式,如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课文或板书,教学为灌输式模式。高校思政课自身有很强的理论性,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忽略学生学习特点,不重视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创新,将无法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当前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与想法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模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人才培养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中,还未建成完善的培养机制,依旧沿用传统教学队伍培养方法,针对性比较差。网络思政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科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中完善培养机制非常重要。如计算机知识与思政教育能力培養,师资队伍只有具备综合知识方可有效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教学队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注意管理的有效性,以此增强教学队伍活力,实现更好的发展。但现阶段,一些高校依然以传统教学管理方法为主,此种管理方案与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管理需求不相符,师资队伍建设无法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系统

现阶段,一些高校还未建成完善的思政教学系统,缺乏严谨的评分标准,考试分数无法充分体现学生思政理论课实践学习成果。目前,大学思政教育课程考评中,很多高校采用文字试卷考核模式,一方面学生内心抵触纯理论文字考核模式,另一方面此种固定考核方法使学生没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自由想象,不利于引导大学生价值观与思想健康的发展。最后,当前考核方式对思政实践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与老师不重视思政教学内容,老师教学激情与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

三、网络时代大学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途径

(一)对教育理念进行创新

1.树立生本教育理念。网络时代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利于提升学生思想素养实现全面发展。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生本理念,激发学生思政学习热情与主动性。网络信息化时代,围绕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树立生本教学理念,构建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以此顺利开展教学。一方面高校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选择并组织教学内容,深入发掘道德教育素材与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增强学生自觉参与活动的意识。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中,应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终教学目标。新时期,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老师应创新传统教育理念增强师生互动。新型师生关系并非是领导与被领导,而是自由、平等与民主的关系。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在丰富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思政教育老师要充分肯定并尊重学生价值,引导学生重视实现社会价值,提高学生的思政觉悟。

2.增强网络育人资源意识。互联网技术不受时间与空间束缚,大学生可快速获得外部信息,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高校思政教育人员要创新教育理念,深入发掘网络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借助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激发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同时,思政教育老师也要深入了解网络优势与弊端,发掘网络中的有效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思政教育活动,提高思政教育话语权,促进思政教育更好地发展。

(二)对教育内容进行创新

1.加强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因一些大学生自身自控能力差,极易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诱惑与影响。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网络中的负面信息,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创新,有效融合网络道德、法制教育与思政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一方面通过网络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思政教育课程,结合学校教学特点与优势设计课程内容。另外,高校还要通过网络技术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利用网络榜样教育方法充分体现显性教育方法,高校老师尤其是思政课老师要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顺应时代潮流。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网络法制观。对大学生而言网络比较新鲜,缺乏完善的法制建设,亟待进行网络法制教育。高校要加大网络法制教育力度,提高学生对不良网络行为的辨别能力,增强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通过网络发展教育宣传鼓励学生重视网络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2.重视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大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会直接进入社会,所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思政老师要重视社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明确现实社会不同于虚拟社会,要通过学习了解为人处世。学校也要积极组织社会活动,通过活动实践正确认知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三)对教育方法进行创新

1.情理融入法。大学思政教育活动中,情理融入法即指有效结合情感与理性知识。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老师要重视大学生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加强大學生法制意识与人文素养培养。同时,还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关爱学生,构建新型师生互动关系,获得学生更多的信任与尊重。实际教学中,高校思政老师要充分应用网络技术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同时融入教学理论,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做好思政教育。

2.自我教育法。高校思政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道德修养,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因网络是开放的,混乱与虚假信息在所难免。因而思政教育老师要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利用网络做好自我反省,以此不断提升道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网络教育法。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快,网络交流软件不断增多,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方便人们更好地交流。所以,大学生思政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借助网络交流软件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交流。而且,老师还可借助网络交流软件及时公布思政教育信息,做好思政教育。因网络优势在于创造性,应用多元化方式组织思政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意识。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此种情况下高校要解放思想,顺应时代潮流,抓住网络平台,以挑战为契机积极创新传统思政教学思想,有效创新思政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等,激发学生的思政教育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车飘飘.网络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7):8-10.

[2]李超.网络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策略[J].文教资料,2021(5):77-78.

[3]林宁.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研究[J].吉林教育,2020(Z3):71-72.

[4]余七子.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创新与实践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S1):177-179.

[5]冯云平.网络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J].化工进展,2020,39(1):418.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思政大学生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网络时代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