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环艺景观设计方向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2021-12-12刘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应用型

[摘           要]  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均质化现象,欠缺个性化应用型实践教学特色。以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为教学改革研究方向,通过以模块化教学为核心,项目化、专题化、竞赛化教学为辅助的“一心三辅”实践教学模式,为环艺景观设计方向探索适合于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项目化;专题化;竞赛化;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118-02

一、研究背景

应用型高校是一种介于研究型与职业技能型高校之间的本科层次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本质特征体现为地方性、应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从应用型高校自身发展来看,不论是校园面积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在开展实践教学上都存在较大的制约。校园面积不足,设施经费短缺,实践基地缺乏,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工作多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操作与实际运用能力严重匮乏,致使学生大多具有理论水平但无实际动手能力,往往成为“理论一套,实际操作一套”,作为应用实践性很强的设计行业,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与应用型高校培养高素质实践能力人才的初衷相违背,亟待新的教学方式与理念来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

二、运用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检验,建立以“模块化教学”为核心,“项目化教学”“专题化教学”“竞赛化教学”为辅助的“一心三辅”实践教学模式,从而为应用型高校环艺景观设计方向的实践教学提出较为特色、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

(一)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作为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共分三个阶段展开,贯穿于整个本科学习阶段:模块1——基础理论教学模块,模块2——素质提升教学模块,模块3——项目实践模块,分别培养学生景观基础理论知识、合理利用分析建构景观与具体项目实践操作的能力。模块1、模块2将校园作为景观设计实践基地,模块3将周边社区作为景观项目实践基地。

模块1是基础理论教学阶段,该阶段属于初识景观设计的阶段。主要讲授景观设计材料属性特点与加工工艺、景观设计规范与案例、专业软件、制图规范和要求、景观设计的基本策略与方法、景观场地的了解与认识等。模块1主要涉及景观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 Cad、Sketch Up、3D Max、Photoshop)、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等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基础性通识实践教育,使学生宏观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方式,熟知景观设计经典案例,逐步增强景观设计的逻辑性。

模块2是素质提升教学阶段,该阶段教学内容逐步结合实际场地,将校园利用为实践教学基地。对校园场地进行实地调研,针对不合理的区域设计规划方案;测量校园内现有景观设施,绘制景观小品、铺装、水体等已建成区域的景观施工图方案,明确景观设施的材料、尺度、工艺;识别校园中现有观赏植物,绘制植物现状点位分析图与所对应植物配置表,合理规划植物配置,并注重植物的多样性。模块2主要涉及植物景观设计、景观工程设计、景观小品等课程。将校园场地作为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设计,学生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深层次调研,充分理解、掌握现实地块的空间与限制条件,体会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实际解决的过程。

模块3是项目设计实操教学阶段,该阶段教学目标方案集中于校园周边的社区,对周边社区景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开展设计,通过现场调研,探索改造场地,让学生发现问题,随后通过设计的手段突破问题,使教学深度和广度得到充分加强。模块3涉及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参数化设计等课程,建立与社区长期沟通的合作关系,发展推动景观合作项目,将实践教学的社会服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项目化教学

实践教学的项目化模式贯穿于整个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培养方案中。模块1“基础理论教学模块”和模块2“素质提升教学模块”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作为设计对象,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际场地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观察、分析场地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设计和改善的区域,让学生亲自测量场地,识别校园中的植物,提高学生的空间感受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块3“项目实践模块”以学校周边地块为主,学生组成设计团队,外出调研,发现问题,并通过设计解决问题。该实践项目为综合性项目,锻炼学生全方位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专题化教学

专题化教学主要针对课程设计类实践教学,运用一周时间,解决一个专项问题。模块1“基础理论教学模块”中,景观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主要进行景观考研快题的实践教学,以4小时或6小时快题进行教学,考查学生快速表现的设计能力,让学生提前熟悉快题考试的考核方式,为考研和应聘工作做准备;模块2“素质提升教学模块”中,景观小品课程设计主要进行景观小品制作的实践教学,将景观小品课程中的设计方案制作成实物,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并将设计成果摆放于校园空间;模块3“项目实践模块”中,公共空间设计课程设计主要进行周边社区环境的实践考察、数据采集与分析,调研观察存在的问题,为项目设计提供前期依据。

(四)竞赛化教学

以赛促学是景观设计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国内顶尖景观设计竞赛的参赛规则方式要求学生,围绕例如全国人居环境学年奖、全国大学生景观毕业作品展等大赛进行针对性实践教学,通过短时间实践操作,快速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大型设计竞赛要求,拓宽眼界,提高审美,更加关注目前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紧跟社会时代的潮流。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

环艺景观设计方向实践教学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决目前应用型高校环艺景观设计方向实践教学上的困境;二是培养学生景观设计的实践能力和关注、发现、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

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解决目前应用型高校校园面积不足、实践基地缺乏的问题,将校园纳入实践教育的场地,开展基于校园环境问题的调研、分析与设计,并为未来校园规划提供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培养的方式,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其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学相长。

通过校园或周边社区实际项目的引入,学生的调研与设计均不再是空想的虚拟方案,而是需要切实深入场地,调研发现现实场地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利用地理位置的便利条件,学生可以多次进行场地观察调研,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在现场讲解,使学生得到近乎实际项目设计的全方位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社会、文化、技术、经济等诸多因素对设计活动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实际环境空间,通过设计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掌握设计的方法和程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专业的担当精神。

四、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理念创新

基于目前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办学的困境,探索一种适用于环艺景观设计方向实践教学的课程结构模式。将模块化教学、项目化教学、专题化教学、竞赛化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激发设计的主动性。

(二)模式创新

构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环艺景观设计方向实践教学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框架,从理论基础、素质提升、项目實践三个建设模块,逐步让学生从基础理论层面过渡到技术方法层面,再过渡到项目实践层面。并且实践项目均来自于实际,从利于理解调研的校园过渡到周边社区,从纸上绘图过渡到实践建造,设计技术难度循序渐进,逐步引发学生对设计的深度关注与思考。

(三)实践创新

首先,建立与学校规划建设部门长期深度合作,通过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充分发挥校园景观作为设计研究对象的优势,使其成为设计类专业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理想平台,也将为未来校园规划建设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其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周边社区建立务实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参与实践设计的机会,通过社区景观合作项目为社区提供环境改造、景观品质提升,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

五、结语

环艺景观设计方向开展实践教学是将传统课堂的理论教学发展到实际项目的设计建造阶段,让学生有机会全方位探索场地和改造场地,发现使用设计材料,弥补建造环节的缺失,切实理解实际项目设计的复杂性,使调研方法、设计理论不再停留于文字与图纸上。从教师层面上来看,紧密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打造景观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并与学校周边社区、街道建立务实合作关系,寻求社会服务机会,推动社区景观合作项目,使景观设计教学从被动虚拟的方案设计发展为推进社会创新、创造优美人居生活环境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侯佛钢,张学敏.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制度困境及其变革逻辑[J].教师教育研究,2019,31(4):34-39.

[2]刘洋.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方案研究:以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景观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设计,2018(15):57-59.

[3]郑晓笛,徐菊杰,王柳昕.学生参与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风景园林,2018,25(3):32-37.

[4]黄翼,李碧洳,翁殊斐.广州高校校园景观意象设计研究[J].中国园林,2017,33(1):88-94.

[5]郑华敏.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景观设计实践教学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71-74.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应用型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