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21-12-12陈祖云周紫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思政专业课程

陈祖云 周紫怡

[摘           要]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发挥立德树人、育人的作用。把专业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爱国思想的人才培养目标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完善课程思政元素,充实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把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思想理论、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报效祖国,引导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崇高目标。培养学生在安全人机方面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素养,提高其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专业、从事专业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道德和安全生产第一的思想观念。

[关    键   词]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116-02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安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在工程心理学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成的新兴科学,是研究人、机、环如何设计符合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达到人机匹配最佳,使人舒适、安全和有效地工作及生活。

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修订课程体系

(一)课程目标

教师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明确课程思政元素,使课程达到思政内涵和要求,针对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将历史教训落后挨打,共产党的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等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考核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1]、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2]。安全人机工程学可培养学习者的安全人机系统设计、安全防护装置分析、人机环境影响分析等相关方面的专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了解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系统地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方法和设计准则,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重点、难点

安全人机工程学科体系在安全工程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及人—机—环系统理念;明确建立合理而又可行的人机系统具有的优越性,有效地实现人机的功能分配,充分地发挥人和机器的最大效能,达到人安全、舒适和健康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安全人机工程学科提供系统安全性设计、人体静动态参数以及相关安全的方法、理论、准则和要求,使设计生产出的产品符合人们使用,消耗能量最少,获取最大的成果,同时生产劳动或其他活动最佳。

(三)课程思政元素

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与社会稳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诚实守信。

(四)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及考虑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课件。要明确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在学懂、学会专业知识及基本理论上能够灵活应用,更要让学生在接受思政政策教育后更进一步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将感悟内化为自身奋斗的动力源泉[3-4]。要将教学目标具体化、细节化,避免假大空,把爱国思政元素具体化为脚踏实地、刻苦勤奋等优良品质,提高安全人机工程学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专业技能。教师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探究未知的积极性,鼓励其勇于创新,将“科技强国”理念的种子在专业课程思政理念教学中埋于学生心底[5]。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做好思政元素教学

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与思政元素教育有一定的关系。要提高各专业课程教师讲授思政内涵的知识与能力,加大教师课程思政元素培训力度,保证其政治方向正确、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良好的道德品行、优良的专业课程授课能力。教师经过观摩名师的思政课堂、交流学习等途径,先模仿、消化,再创新。教师多方位进行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思政元素课堂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改革项目,持续改进实现方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技术优势。

课程思政要随着时代變化而进行更新。内容更新,保持思政热度。教师应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热情,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及社会热点,及时学习党的路线政策,保证课程思政常讲常新、常抓常新。教师应摒弃独自一人闷头苦干的陋习,积极开展交流及分享活动,这些需要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优秀教师与后进教师一对一帮扶,更好地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环境。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融合教学设计时,尽可能跟上时代潮流、贴近学生,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式等,提高教育效果,增强课程思政的魅力。

三、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针对不同思政元素的特点,将其与专业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应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借助不同的学习模式,在趣味性更强的专业课教学中实现共同进步。

自主探究,教师设计题目让学生参与专业科学与思政理念的探究过程,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理论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师可提出专业知识点、知识面及思政知识点、知识面,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寻找两两之间的有机结合关系,发现相关规律并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亲身实践,教师可以联合社会的力量去周边的公司参观学习,让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给学生讲解,经过融入政治哲学方法论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容易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

(一)课程思政在人体的人机学参数的应用

各国人体身高与原来相比有增高的势头,在最近20多年中世界各国人体的平均身高基本上每10年增高1cm,而我国人体的平均身高比其他国家增高幅度更大。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我国现在的人体身高与我国1988版国标人体测量数据相比,现在青少年的人体测量数据已有明显升高,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国家政策及党为人民服務的政策为全国人民带来了福利及新发展。

(二)课程思政在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及生物力学的应用

教师结合工贸企业专业特点及产品设计实例,通过图片及视频教学使学生对企业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产品开发、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并应用安全人机方面的知识,遵守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及规范,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爱国情怀,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技能和本领。分析大灾大难面前中国共产党员、各级政府官员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以人民利益当先的服务宗旨,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

(三)课程思政在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与评价的应用

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人机界面的安全设计;作业环境的设计;安全防护装置人机学设计;人机系统安全与可靠性。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显示器、控制器与作业环境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法,可靠性定义;理解显示器与控制器配置原则,安全色及安全标志的意义;了解人机系统安全设计的内容及原则,显示器与控制器的相关内容;具有人机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以典型安全生产事故及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作为融入点。教师经过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与评价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生产事故责任分析、明确人—机—环的相互影响,掌握安全设计与评价的专业知识和行业规范标准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在从事岗位工作、实验、测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掌握发现、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养成分析、归纳事物的发展规律等良好习惯。培育学生的人—机—环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课程思政元素的认知以及综合素养的养成,确定人在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及安全意识。

四、结语

熟练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基本内容的同时,结合当前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及在现实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了解我国在安全人机工程方面培养学生对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法律体系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安全行业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立志成为一名“懂管理、知管理、用管理”的青年,为安全生产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绵薄贡献,初步实现了课程思政预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诚实守信。

参考文献:

[1]迟长春.“电气安全工程”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应用[J].经济师,2020(11):191-192.

[2]杨旭海,朱丽春,朱晨阳.“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1,7(1):46-47.

[3]马磊,张爱华,郭莉.《化工安全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广州化工,2020,48(9):195-196.

[4]姜元勇,曹建立.《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22):164-166.

[5]赵玲,江小华.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2):65-66.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思政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