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模式下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1-12-12潘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7期
关键词:工学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潘静

[摘           要]  汽车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中的重要专业之一,在教学上需要加强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性,避免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匹配。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该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及策略,以期加强该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进一步促进高职汽车专业的发展。

[关    键   词]  工学结合模式;汽车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178-02

工学结合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内容,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水平。并且当下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形成,如果不用先进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专业课程,可能就会导致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为提升学生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实现专业对口就业,汽车专业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工学结合模式概述

工学结合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方面的能力[1]。将学校教育与劳动机制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在进行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参与实际工作。一些院校在实行该模式的过程中,将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借助社会上企业提出的系统性需求和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并进行课程设计,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水平,体现出了学校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价值。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现状

工学结合模式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重点采取的教学模式之一,但是在实际进行教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仍旧会存在一些改革问题[2]。其中就汽车专业而言,把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点难题。一些院校缺少对汽车行业的考察,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不够合理,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时没有结合汽车行业需求加大对课程改革的投入,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对社会上的汽车行业了解不够明确,其在校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少应用价值,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汽车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死板,理论和实践关联性差

汽车专业虽然在近几年一直是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但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仍旧处于不完善阶段[3]。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无法针对理论知识进行实例结合,导致单一的教学内容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因为缺少对抽象知识的印证,使教学的内容价值降低。另外,一些学校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上忽略了各门课程间的关联性,无法使这些课程有机地融合。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价值低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汽车专业课程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4]。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在该方面的课程体系仍旧不够完善,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与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教学程度低。

(三)教学内容没有跟上技术更新

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的科技水平也在逐渐提升。相关高职院校在该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缺少对新型技术的研究和相关课程开发。无法与汽车行业发展同步,导致学生缺少对新技术的认识,降低了其在就业后对汽车行业的全面认识水平。

(四)对实训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对于现今汽车行业而言,应用型人才的引入十分重要,在缺少实训经验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容易被淘汰,当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与社会需求出现矛盾,缺少有效的课程改革方式,如果这些问題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教学价值,同时还会导致学生毕业后出现就业难的情况。

四、工学结合模式下汽车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的优点分析

(一)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

汽车专业作为当下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其更加重视技术上的教学,对学生技术知识有更高的要求标准[5]。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汽车的组成结构,熟知各类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目的。在实训课中以教师为核心,通过教师进行的操作演示进行模仿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水平。而工学结合模式能够利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动手操作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将抽象的知识以实例进行展现。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学结合模式下汽车专业课程改革,能够更好地完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有效解决以往课程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程间的关联性差导致学习困难、兴趣低等问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其专业素养。

五、工学结合模式下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产教结合,提升实践水平

汽车专业在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训的结合,相关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组建实训基地,借助企业智慧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实训机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与社会汽车行业需求的匹配程度。同时在课程制定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训时间,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相关知识进行运用理解和技术创新。并且需要加大课程投资力度,以产教结合的方式提升实践水平。

(二)教学内容紧跟技术更新脚步

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其各类技术都取得了进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以及技术发展,汽车行业更加重视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引入,就此,相关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引入和讲解,结合實例让学生对该类技术有足够的了解,避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做好教学内容的更新,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潜力。

(三)加强项目教学,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一些与实际汽车结构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单单依赖图片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对课堂内容直观性的学习和认识。就此,相关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项目的教学,结合实际项目的操作加强学生对汽车专业的整体认识,从而落实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理念要求。在进行项目实践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进行项目操作。同时汽车结构和相关技术往往较为复杂,一些项目环节并不仅仅依靠一名学生就能完成。因此,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分配给每个小组相应的项目任务,在锻炼其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过程中容易因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不足出现失误,教师应当就此及时进行指导,辅助学生完成项目,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完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

为进一步促进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相关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课程体系的完善投入。该过程需要重点结合汽车企业的需求标准和发展理念,并将该类内容有机融合进教学内容中,结合企业实例使课堂知识更加具体和具有参考价值。课程体系结构不能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应当结合企业需求特点平衡好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占比。并加强对实训基地的搭建,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工作氛围。从而对标企业需求,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快地发现自身的不足,总结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实现就业目标。相关院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擅长领域的调查,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习任务使理论知识能够具象化。同时加强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借助设计情景模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生动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更高,相关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采取微课以及利用网络资源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并且改变教学评价制度,以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考察机制和课程设计。教师应当加强对汽车企业就职情况的了解程度,并且课堂中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借助这种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对企业需求进行了解,加强自身与企业的关联程度。

(五)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是推动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力之一,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能够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好的落实。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缺少对飞速发展的汽车行业的实践认识,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参考。就此,需要注重校企合作的模式,企业和学校都需要安排教师进行知识传授。企业方面通过对学生在实训基地的表现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演示,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实践能力。教师则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且结合企业需求加强对课程内容的更新,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借助高素质教师团队的组建,能够帮助学生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问题,在就业中发挥自己在擅长领域中的优点,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六、结语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需要提高对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结合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完善,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借助产教结合的模式以及学生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明确教学目标,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就业打下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66(3):66-67.

[2]彭朝晖.校企合作下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改革思考[J].南方农机,2020,361(21):158-160.

[3]曹克晶,李航.基于思政课程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时代汽车,2020,345(21):65-66.

[4]刘欢.药学服务模式下的专科学校药学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7(1):190-191.

[5]魏琳.基于智慧课堂环境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项目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以电气类专业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1):189-190.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工学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1年新增本科专业中工学农学占比最高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