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2021-12-12罗彩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7期
关键词:蓝墨云三相变频

罗彩玉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进程的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已成为势在必行的改革趋势。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提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从而促使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普及起到示范作用。

[关    键   词]  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094-02

一、引言

“职教20条”的颁布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正确应对新形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在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逐渐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在所教授的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课程教学中,授课方式依然以教师为主体,强调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主。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使用“蓝墨云班课”改变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两者优势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丰富了教学形式,综合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平台学习的優势,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重难点讲解相结合,充分达成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有效利用。

三、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按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岗位、职业能力和典型任务,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课程依据课程标准分别确定了该课程三大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对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有较清楚的理解;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电力拖动系统不同状态的判定方法;对变压器的结构及工作特性有较清楚的认识;对变频调速原理及变频器参数、控制方式有正确的理解;会运用交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分析拖动过程,掌握不同拖动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2.能力目标

要求能完成变压器空载及负载实验;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电压比、首末端判别、极性和组别测量;钳形电流表的使用;能完成变频器的安装、参数的设置和不同控制方式的操作与调试;能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量;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极性检查、起动电路的安装、反转、调速和制动电路的设计;能完成并励直流发电机自励建压及运行特性试验;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反转试验。

3.职业素质目标

对从事电机相关技术工作充满热情;有较强的求知欲,乐于、善于使用所学电机与拖动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工作实践中,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学情分析

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课程学习者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学生,处于三年级学段,比较典型的特点如下:

1.学生基础薄弱,普遍有厌学心理

学生生源主要为达不到普高线但又想继续学习一项专业技能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之前文化课程水平一般,各科总成绩大多排名靠后。他们存在两极分化,采用分组形式能促进团队协作能力;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不高,被动听课,采取小组讨论和课前发布任务能让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堂上容易走神、爱做小动作、缺乏自信心,采用视频动画能转移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缺乏自律性

学生均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处于在校第三年专业学习阶段,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处于疲劳期,更多的时间会花在玩手机、打游戏上面。如果采取强制措施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容易接受,尤其是电子产品。

3.知识点学习储备情况

学生对于本课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如物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气测量技术等均已完成学习。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接受起来较慢,反而动手操作积极主动性高、上手也快。对于理论性强、原理分析多的内容,且采取直观学习方式和实物展示,学生愿意在真实场景中团队协作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能够接受和适应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为此,该课程基于“蓝墨云班课”学习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在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课程教学中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导学互动阶段、课堂学做一体阶段和课后反馈提升阶段。学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线上平台的学习、线下各项活动的参与情况制订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体现学习的公平性。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例介绍课程改革的实践。

(一)课前导学互动阶段——课前学习资源的推送

课前在任务中心上传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和需要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将各项学习资源按照分组上传至班课平台,包括各项目PPT、视频、图片、动画、自测题、题库等。把该任务的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提前制成动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等重点内容做成微视频,一并上传到“蓝墨云班课”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已经上传的学习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老师在课前检查学生查看资源的进度,学生线上相互讨论和实时提问,老师答疑,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课中的教学设计。

(二)课堂学做一体阶段

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内容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变压器、控制电机等,而这些知识点对于初次学习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通过转差率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状态组织“头脑风暴”,以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如何转动起来为内容开展小组讨论,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值、转差率计算进行测试等方式,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利用手机学习的积极性。线下通过分组开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记录铭牌数据并进行参数计算,最后小组汇报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结果,选小组代表对拆装电机进行展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课堂表现方面,通过让学生在班课中举手、抢答等方式,采用小组評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三)课后反馈提升阶段

电机拖动与变频调速是专业基础课,学生掌握该门课的知识点与技能点会为相应的实训课以及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从已经发布的课程资源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内容布置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以进行线上提问或是讨论,教师及时答疑与点评。教师可以根据作业、答疑讨论情况以及平台的数据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对教学进度进行微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考核评价的设计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定学生的成绩常结合学生的考勤、课堂提问、提交作业、理论和实操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教学改革之后,在“蓝墨云班课”平台班课学生之间和任课老师共同进行评价,考核贯穿全过程和课堂内外,体现公平性。在班课平台教师可直接导出学生学习报告和平时成绩,学生为获得较高经验值会暗中比较,出现“挂科预警”的学生数量骤减。

五、结语

本文通过整合电机拖动与变频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基于学生为中心以“蓝墨云班课”为网络学习平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传授学生的过程,利用“蓝墨云班课”信息化教学平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遍增强,从而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20.

[2]王红,赵菌,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3]张君利.职业院校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风,2018(5):46.

[4]孔维军,闫嘉琪,李桂云,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数控编程及加工技术》课程为例[J].科技展望,2015(30):172-173.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蓝墨云三相变频
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及变频调速技术应用探讨
基于蓝墨云班课大数据信息挖掘的过程教学评价研究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维修电工中的难点研究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变频技术在TFT—LCD行业超纯水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PWM整流型变频调速系统降电容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