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辽地区苦荞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开发利用※

2021-12-12张桂华张春华呼瑞梅黄前晶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通辽028015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4期
关键词:通辽苦荞荞麦

●张桂华 张春华 呼瑞梅 黄前晶(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人群越来越多。苦荞麦富含生物类黄酮,是普通荞麦的10~15 倍,具有“降三高”功效,可辅助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1],长期食用可以达到营养保健的目的,被誉为21 世纪具有前途的健康食品,市场前景广阔。

苦荞麦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性。近年来,通辽地区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但由于缺乏相关种植技术,产量不理想。为此,研发适合通辽地区苦荞麦栽培技术,并对苦荞麦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1 栽培技术

1.1 选地

选择质地疏松、排灌良好、有机质含量为0.8%以上的壤土或砂壤土,前茬作物首选豆科作物、马铃薯,其次玉米、小麦、杂粮,避免重茬[2]。黏土或碱性偏重的土壤不宜种植。

1.2 整地

深翻20cm 以上,耙平耱细,以减轻苦荞麦幼苗顶土能力较差的不利影响。

1.3 播种

1.3.1 播前种子处理

1.3.1.1 晒种播种前7~10d,选择晴天晒种1~2d。

1.3.1.2 拌种将晾晒好的种子100kg,用20%噻虫胺悬浮剂480g 兑水2 000mL 或60%吡虫啉悬浮剂400g 兑水2 000~3 500mL 进行拌种,防治荞麦田地下害虫、蚜虫、盲蝽、象甲、蓟马等。可以同时用6%戊唑醇悬浮剂30~45mL(有效成分1.8~2.7g)或苯醚甲环唑按照种子量的0.3%~0.5%混合拌种,预防叶斑类病害。

1.3.2 播种时间适时早播,播种时要保证土壤墒情,一次抓全苗,一般在雨后播种。通辽地区一般6 月15 日左右播种,比普通荞麦早播10~15d[3]。

1.3.3 播种方法机械播种,采用条播。行距40~45cm。播 种 量2.0kg/667m2,保 苗7 万~8 万株。耕深4~6cm,覆土2~3cm。

1.4 种肥

施磷酸二铵(N 18%、P2O546%)5kg/667m2左右,硫酸钾(K2O 50%)11.5kg/667m2。

1.5 田间管理

1.5.1 中耕除草当幼苗长至6~7cm 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间苗,封垄前再中耕除草一次。也可以使用化学防除杂草,即播种后,随即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砂土地用药量60~80mL/667m2,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用药量80~100mL/667m2,用水量60kg/667m2。使用扇形喷头喷施,喷后5d 内不浇水,整个生长季尽量不破坏药土层。

1.5.2 灌溉有灌溉条件的,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及时灌水。

1.5.3 追肥封垄前追施尿素(N 46%)8~10kg/667m2[4],在开花结实期,叶面喷施肥料,可用尿素1kg、磷酸二氢钾3kg,兑水45~50kg,于午后叶面喷施;或在10kg 水中加5kg 过磷酸钙;或在15kg水中加草木灰5kg,浸泡24h,浸出上清液加水5倍分别叶面喷施。

1.6 病虫害防控

在苦荞麦生产过程中,一些病虫影响荞麦的正常生长。现阶段苦荞麦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立枯病、霜霉病、斑枯病、病毒病、白霉病、轮纹病、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蛴螬、蚜虫、黏虫、草地螟、荞麦钩翅蛾、地老虎、沟金针虫、西伯利亚龟象甲等[5]。

1.6.1 虫害防治

1.6.1.1 西伯利亚龟象当虫口密度达到百株20 头时,用10%虫螨腈悬浮剂1 000~1 500 倍液均匀喷雾,或用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 500~3 000 倍液喷雾。

1.6.1.2 双斑萤叶甲当双斑萤叶甲虫口密度达到300 头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500~3 000 倍液喷雾。

1.6.1.3 蚜虫、盲蝽当蚜虫虫口密度达到百株500 头、盲蝽达到百株20~30 头时,用5%吡虫啉乳油2 000~3 000 倍液或3%啶虫脒1 500~2 000 倍液均匀喷雾。

1.6.1.4 黏虫、草地螟虫和钩刺蛾等幼虫防治3 龄以前的幼虫,可采用2.5%的溴氟菊脂4 000 倍液喷雾防治。

1.6.1.5 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用5%阿维·辛硫磷或15%乐斯本颗粒剂随播种施于田间,用量1.5~2kg/667m2。

1.6.2 病害防治

1.6.2.1 叶斑病可用戊唑醇、5%腈菌唑、苯醚甲环唑、40%的复方多菌灵胶悬剂或7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500~800 倍液喷施植株,可以明显减少生长期病原菌的危害。

1.6.2.2 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可采用70%福美双200g 拌种100kg,或用25%多菌灵200~400g拌种100kg。

1.7 及时收获

全株籽粒75%~80%呈现本品种固有颜色时及时收获[6],收获后晾晒20d 左右,充分成熟后脱粒。或采用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时,收获期以茎秆变黄、不缠绕机械为宜,早晨或雨后收获为佳,防止落粒。

2 通辽地区苦荞麦开发利用

通辽地区居民有喜食荞麦食品的习俗,而苦荞麦作为通辽新兴作物,开发利用价值更高,其加工产品如苦荞面、苦荞米等,备受广大居民的青睐。长期食用,可预防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提高免疫力。

2.1 苦荞面

荞麦面是通辽市荞麦主产区的主要食品,随着人们对保健意识的加强,苦荞面的市场需求增加,用苦荞面可以制作饸饹、馒头、锅仑、疙瘩汤、饺子、卷子等。为达到食用口感好,和面时可以用甜荞面与苦荞面按7∶3 的比例,或者甜荞面、苦荞面、白面按6∶3∶1的比例。

2.2 苦荞米

苦荞米可做米饭和粥,也可按1:3 的比例掺入到大米和其他杂粮中食用。气味清香,色泽黄绿,柔软可口。

2.3 苦荞茶

通辽地区库伦旗生产的苦荞籽,经筛选、蒸煮、烘烤、脱壳等多道加工工序可制成苦荞茶,冲水后色泽黄绿,绵香可口,常饮苦荞茶可增强身体免疫力,达到保健功效。

3 小结

荞麦是通辽地区特色杂粮作物,实现高产离不开经验和栽培技术。而苦荞麦是本地区新兴作物,更需要结合实践优化栽培技术,才能达到稳产、增产、高产的目的。这将有力推动本地区荞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荞麦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通辽苦荞荞麦
通辽西站北京端咽喉区通过能力分析
红山荞麦看木森
科学家揭示苦荞起源传播驯化路径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苦荞
荞麦
刍议通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新时代视阈下城镇化发展道路刍议
苦荞饮品开发研究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通辽民族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