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菊香沁石
——元·佚名《丛菊图》赏析

2021-12-12廖少华

老年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赏菊佚名花鸟画

□ 廖少华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有其特别的象征。中国人自古爱菊、崇菊,与民族文化传统一脉相承。菊花的象征意义,首先在于表现人的正直、崇尚高雅与清净隐逸的品性上。自东晋陶渊明赋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始,人们便对菊花性格坚韧、孤傲冰清的气节在认识上趋于一致,并且将菊花与梅、兰、竹合称为“四君子”;其次,菊花也常被一些文人与诗家作为抒发自身伤感情绪的重要载体。比如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把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浸入菊香之中;再者,因为九九重阳节与菊花农历九月盛开的巧合,使菊花被赋予吉祥高寿之意,深受人们喜爱。

赏菊的人越多,将菊花作为艺术表现对象的艺术家就越多。宋代已经有画家关注于菊。南宋流传下来的《丛菊图》,以扇面形式描绘之,初显当时画菊之一斑。元人所作的《丛菊图》,较之南宋那幅《丛菊图》,在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上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扇面乃小品之作,尺幅较小,内容亦相对比较单薄;而元人之作已是气势充盈、画面繁复的菊花题材的巨幅创作了。

元代所传《丛菊图》在创作上有其独特之处。画家在以绢为材质的画面上,塑造了上百朵盛开的菊花,色彩以奶白色为主,辅之以浅蓝、紫色、淡紫以及浅黄等不同色泽的花朵。花多而不娇艳,花头以硕大为主,参差以平顶与攒顶的不同形态;菊的枝梗作为花头的支撑,基本上以中锋勾出,线条遒劲有力、疏密自然;菊叶虽然多有重叠,但层次清晰犹如天成。

此幅《丛菊图》的最大特点,在于画家对菊花生长环境的匠心独运。画中绘有湖石,但在形体的塑造上却不拘泥于湖石本真的简单还原,而是似石非石,初赏之下与树颇有几分相似。湖石用笔简括,洞眼颇多,玲珑通透;菊花绕转于湖石四周,与灵石相伴而生,清香四溢。菊花的散布与湖石的嶙峋之状、坚韧之质,以及菊的傲骨品格共同奠定了此图的不俗格调。在画面的中上方,画家还绘有几只蝴蝶、蜂、蝗,以此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使整幅作品鲜活起来。对于此图所表现的场景来源,评论界提出两种猜想:一是某位大户人家的后花园,一是野外秋景。其中,有人依据对画面中“奇石、溪涧、湍泉”等场景元素的分析断定(参见《故宫书画录》卷八),此图描绘的应为野外秋景。

花鸟画在东晋与南北朝时逐步为画坛所关注,至五代、两宋时期趋于成熟。虽然其独立成科的时间要晚于人物画与山水画,但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程度并不亚于两者。在古代花鸟画的发展过程中,工笔花鸟画占据主体地位,历代流传的花鸟画名作便多以工笔画为主。《丛菊图》一图的特质,足以证明工笔花鸟画所具有的优势。此图花虽繁多却不杂乱,花姿亦正侧俯仰而多变,花头形体肥硕而圆润,花梗穿插自然有序,花叶虽多有叠加却层次丰富,整幅作品带给观者以大方雅致的审美感受。

《丛菊图》元·佚名 绢本设色 139.8cm×76.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花好众人捧,赏菊留名篇。唐代黄巢的《不第后赋菊》给人以豪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元稹的《菊花》一诗则更显自然:“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首赏菊诗中提到的“百花杀”“更无花”,都将菊花的尊与荣推向极致。

通过对元代佚名《丛菊图》的赏析,使我们加深了对诗人吟菊意境的理解,同时也在这种极致中品赏菊花带来的阵阵清香!

猜你喜欢

赏菊佚名花鸟画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过年啦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赏菊
邯郸学步
叹流年
十二月花
金秋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