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县胡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12-11徐为领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气候条件产业现状胡萝卜

徐为领

摘 要:该文介绍了萧县胡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胡萝卜;气候条件;产业现状;产业发展优势;支持政策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2-0068-03

萧县位于苏、鲁、豫、皖4省交界处,古为萧国,地处黄泛平原,土质以沙质壤土和两合土为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土质与气候条件适宜,得天独厚的条件,助力胡萝卜产业发展。萧县胡萝卜规模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曾经以孙圩子乡为中心辐射发展带动,以夏秋露地种植最多时全县面积达6700hm2,近年来,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目前孙圩子乡种植面积仅720hm2,全县约2000hm2。为振兴萧县胡萝卜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结合目前胡萝卜生产实际,本文阐述了萧县胡萝卜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优势,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

1 胡萝卜产业现状

萧县素有全国四大胡萝卜生产基地之一、国家万亩绿色生产基地、安徽省蔬菜标准园等美誉。曾经以种植面积和销售总量居全国第3位,从业人数居全国之首而名扬全国。但是由于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露地胡萝卜种植面积逐年下降,面积最大的发源地孙圩子乡种植基地也由原来的2700hm2降到现在的720hm2。究其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

自2019年以来,全县胡萝卜种植面积有所回升,其突破口在于实施“产业+科技+金融”项目的支持下,通过引进杂交籽胡萝卜新品种替代老品种以及播种机械的更新换代,集成新技术的应用,面积在增加,质量在提高。现在引进种植的胡萝卜产品条形好、色泽好,产量由原来的45000~52500kg/hm2提高到60000~75000kg/hm2,产品的商品率由原來的40%提高到80%,质量得到提升。通过项目带动,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增加了种植面积,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栽培模式及集成技术的应用,目前胡萝卜种植方式由单一的夏秋季栽培发展为夏秋季与春季设施拱棚栽培2种模式。春季设施种植胡萝卜通过生产条件可控,具有丰产、稳产、效益好等特点,产量达60000~75000kg/hm2,产值达120000~150000元/hm2以上。2021年,全县已发展春季设施拱棚栽培胡萝卜面积340hm2,发展前景广阔。

2 发展优势分析

2.1 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产业发展 全县露地栽培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栽培技术较成熟,被大多数种植户所掌握,通过技术与机械的更新换代,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收入。通过技术引领,以夏秋露地种植为主的栽培模式与设施棚栽2种模式进入了同时发展的时期。其中,设施栽培实现了生长条件可控,加之开市在产品稀缺期,4月初就开始上市,实现产量、品质、效益的三提高。目前,早春设施栽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栽培方式进入以露地夏秋栽培和设施栽培同步发展时期。

2.2 从业人员众多,销售市场兴旺,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胡萝卜产业发展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种植大户,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优秀的经营者,这些田秀才、土专家不仅在县内承包土地种植胡萝卜,而且在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建有胡萝卜种植基地,在北京、兰州、郑州、常州、上海、南昌、贵阳、赣州、合肥、沈阳、哈尔滨等国内各大市场设有稳定的销售网点,他们熟悉市场行情,了解客户需求,为胡萝卜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和销售市场基础,为胡萝卜产业发展创造了生产和销售的空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从事胡萝卜生产销售的经纪人200余人,2020年孙圩子乡程蒋山村从事胡萝卜经纪人年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有10余户,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有30余户。孙圩子乡一般大户流转在13.5hm2以上的有50余户,流转土地种植胡萝卜地点遍布全县10余个乡镇及县外。

2.3 政府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有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2020年4月26日,现任县委书记在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打造“五彩”农业,胡萝卜产业就是其中一“彩”。孙圩子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启用扶贫专项发展资金400万元,购置胡萝卜种植新机械14台套,打机井200余眼,做到井电配套,投资280万元,建设扶贫冷库等,通过政府资金撬动民间资本,打通胡萝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起到了发展产业的典范作用,助力了胡萝卜产业的发展。

2.4 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产业发展有支撑 全县有较多的胡萝卜生产技术技术指导人员,通过对胡萝卜种植专业集成技术培训、培育出一大批生产技术能手,在大力推进夏秋季胡萝卜种植的同时,积极发展设施栽培胡萝卜种植,鼓励部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积极先行先试,参与到设施大棚胡萝卜生产当中,引进早中熟、耐抽薹、商品性状好、综合抗性强的春种胡萝卜杂交品种,起到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以现有集成技术支撑产业发展。2021年春季孙圩子乡设施胡萝卜种植面积发展到135hm2,辐射带动全县种植340hm2。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露地和设施栽培胡萝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 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流转渠道不畅,制约产业规模发展 由于前期多数种植户了解胡萝卜种植的情况,自己愿意种植,但是受一家一户生产条件的限制,达不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产量和效益较低,但是他们不舍弃自己的土地,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别人,造成土地流转难,规模化种植受阻。

3.2 农田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产业规模发展 部分流转大户,流转的土地没有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水电路相对滞后,不能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需要。

3.3 生产、加工等用地紧张,限制产业规模发展 缺乏储藏保鲜,冷库、冷链物流、深加工厂房等设施用地。

3.4 产业链条短,深加工成为规模发展的短板 胡萝卜种植风险与机遇并存。受气候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产业链条短,缺少深加工企业,产品消化无保障,易造成收入的大起大落。

3.5 投入、产出收益比小,资金成为产业发展障碍 现在推广使用胡萝卜的杂交籽价格较高,一般购种费用15000~22500元/hm2,投入较大,胡萝卜种植需要特色种植补贴。

3.6 示范引领作用弱,影响了产业规模快速发展 县级缺乏公益性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统一引种试验示范,优中选优,选择适宜本地、抗逆性强的品种,才能保证推广的种子免遭损失。同時,缺乏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示范基地。

3.7 集成技术杠杆作用力度不够,延缓产业规模发展 部分种植户缺乏杂交籽种植和设施栽培经验,需要加大集成技术应用的培训和外出观摩学习的力度。

3.8 大数据、区块链应用赋能不足,滞后了产业规模发展 品牌化经营意识薄弱,大数据、区块链管理技术滞后。

3.9 政策托底不足,影响产业规模的发展 政策性投入有待于加强,特别是政策性保险中的特色种植保险、农业投入品的保险、农用设施的保险等,通过保险提升种植户发展规模产业的底气,为产业规模发展保驾护航。

4 对策建议

4.1 制定支持政策 根据目前国家及省、市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产业政策,竭力打造萧县胡萝卜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以规模效益为根本,精准做优做强胡萝卜产业。根据萧县实际制定胡萝卜产业发展配套支持政策。政策上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群众融入”为原则,以促进产业规模发展、种植户增收、增效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以基地、科技、品牌、市场、加工、文化“六大体系”为支撑,以政策驱动为手段,财政支持为动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服务胡萝卜产业发展,做大、做优、做强该产业,在产业发展带动示范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制定扶持政策,以孙圩子乡胡萝卜产业发展为中心,落实配套支持政策,在2年内实现规模种植面积达到4000hm2以上,总产量达到30万吨,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种植户人均年收益达到150000元/hm2以上。二是在全县推广胡萝卜产业发展经验,各地因地制宜引领胡萝卜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以孙圩子乡为中心,辐射全县的胡萝卜产业化格局。力争“十四五”末全县建成6670hm2以上胡萝卜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三是协同其他产业化发展项目,形成多元化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根据萧县实际,重点在以下方面应给予政策、资金支持:(1)政府层面要制定土地流转的支持政策,加大土地流转速度,促进适度规模种植,形成集约化经营模式;(2)加大对种植户的特色种植补贴力度,其中包括种子、培肥土壤、水、电、设施大棚、银行贴息等资金补贴;(3)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打造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田;(4)加大对胡萝卜的储藏、保鲜、冷链物流、深加工建设等资金的支持;(5)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协调解决土地流转中建设仓储冷链、物流、加工等用地问题;(6)加大对种植户的集成技术应用培训、外出观摩学习经费的投入;(7)协调解决种植户政策保险,降低种植户风险,解决种植户后顾之忧;(8)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发展应用的资金支持,赋能产业发展,达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可视,质量全程可追溯,强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发展胡萝卜产业提供智力支持;(9)依托胡萝卜生产基地,建立胡萝卜集仓储、冷库、加工、销售、冷链物流的批发交易大市场,拓宽销售渠道,规范交易秩序,改变胡萝卜销售各自为战的零散销售局面。在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萧县胡萝卜产业集聚区、产业园等,增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10)加大对引进产业链条长、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胡萝卜龙头企业建设的资金支持,以流转土地、入股分红、订单合作等方式,带动胡萝卜种植规模扩大,提高产业效益,促进基地稳步发展。

4.2 搭建发展平台 通过加强对胡萝卜规模经济、品牌经济优势的宣传,形成良好氛围。管理层面,政府可谋划举办胡萝卜文化艺术节、定期举办胡萝卜产业发展大会、利用各类平台推介萧县胡萝卜产业,架起政府、企业、市场沟通的桥梁,提高萧县胡萝卜的知名度。

4.3 创建胡萝卜产业品牌 立足萧县实际,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萧县胡萝卜”产品名、特优品牌。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引领,将胡萝卜产业由松散型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引导,通过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统一规范产业发展,创建名特优品牌,带动胡萝卜产业规范化发展,带动产品提质增效,产业提档升级,提高品牌知名度,推进产业化进程。政府资金支持制定地方标准化生产标准,申报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创建申报著名、驰名产品等。

4.4 强化科研创新 积极内引外联,促进校企、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建研发平台。以相关高校相关专业为依托同规模化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合作建立千亩以上的胡萝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和集成技术创新攻关,加大胡萝卜生产和新产品技术研发力度,建立完善质量评价标准,达到由出售初级产品转变为精深加工,延长胡萝卜产业链条。促进萧县胡萝卜产业化发展,是实现我县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要把胡萝卜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力争在2~3年,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大数据信息化引领的胡萝卜绿色生产产业链布局,使该产业成为振兴萧县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产业。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气候条件产业现状胡萝卜
七招让胡萝卜出好苗
如何让胡萝卜出好苗
如何保证秋季胡萝卜早出苗、出齐苗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
浅谈气象与农业生产及自然灾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