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护场理论运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对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1-12-11曹敏然张书信屈映刘子号姬慧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红肿蜂窝肛周

曹敏然, 张书信, 屈映, 刘子号, 姬慧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北京 100029)

肛周蜂窝织炎是发生在肛周的急性蜂窝织炎,其通常为发生于筋膜下、皮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化脓性、弥漫性感染[1],以患处红肿硬结为主要临床特点。肛周蜂窝织炎一旦脓肿形成,需要切开引流,但临床往往存在术后患者切口周围红肿硬结难消、疼痛、切口收口缓慢的问题,为肛肠科医生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近年来,笔者基于护场理论,应用如意金黄散外敷,以箍围药治疗肛周蜂窝织炎,以促进肛周蜂窝织炎术后红肿硬结的消散、减轻疼痛和加快切口收口,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行肛周蜂窝织炎手术治疗且术后存在切口周围红肿硬结的患者,共86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学》(第9版)[1]中肛周蜂窝织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陈红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外科学》(第2版)[2],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热毒炽盛证。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肛周蜂窝织炎诊断标准;②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热毒炽盛证;③为首次发病;④以往无肛门手术史;⑤肛门形态特征及能力正常;⑥年龄在18~65岁之间;⑦语言表达及判断能力正常;⑧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溃疡性结肠炎、肛周皮肤病、肛门直肠肿瘤和结核等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有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③合并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④合并有糖尿病,可能影响切口愈合的患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⑥有药物过敏史或者酗酒史的患者;⑦病情严重,未完成整个疗程而退出试验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术后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术后西药常规治疗,即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商品名:泰得欣;生产厂家:韩国Hanmi Pharm.Co.Ltd.;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50184)0.5 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3 d。

1.5.2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护场治疗。用法:患者在每日常规换药后,将如意金黄散(生产厂家: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906;规格:12 g∕瓶)与凡士林按1∶9比例调和成膏状,外敷于患者切口周围的护场处(即切口周围的红肿硬结处),厚度约2 mm,无菌纱布包扎,每日1次,每次外敷2 h。疗程为7 d。注意事项:外敷时须避开手术切口创面,只将如意金黄散敷布于以红肿硬结为特征的护场处,以成“药四围箍之”之势,使余邪有路可出,得以“气聚而外泄”;切忌将药膏敷满整个创面,使余邪无外泄之门(见图1)。

图1 如意金黄散敷布于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护场处示意图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Ruyi Jinhuang Powder applied on the focus field after perianal cellulitis operation

1.5.3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凡士林外敷护场治疗。用法:患者在每日常规换药后,将凡士林均匀外敷于患者切口周围的护场处,外敷方法及时间与观察组相同。疗程为7 d。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6.1 临床症状评分对患者的红肿、疼痛和高热寒战等症状进行评分,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级分别计为0、1、2、3分。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术前)和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

1.6.2 炎症因子水平检测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术前)和治疗3、7 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待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过程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6.3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显效:切口面积缩小80%以上,红肿硬结完全消散,疼痛消失;有效:切口面积缩小50%以上但在80%以下,红肿硬结减轻,疼痛减轻;无效:切口面积缩小在50%以下甚至无缩小,红肿硬结、痛疼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7 统计方法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1.2±3.6)岁;平均病程(17.14±6.82)d。观察组44例患者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42.6±3.4)岁;平均病程(17.32±7.06)d。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40∕44),对照组为66.67%(28∕42),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2组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anal cellulitis after operation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表2和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术前),2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7 d后,2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血清CRP、IL-6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2组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re-and post-treatment serum CRP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anal cellulitis after operation (±s,mg·L-1)

表2 2组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re-and post-treatment serum CRP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anal cellulitis after operation (±s,mg·L-1)

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44 42治疗前55.96±4.09 56.06±4.22 0.112 0.911治疗3 d后18.23±4.53①②25.01±5.24①6.428 0.001治疗7 d后9.25±7.39①②19.03±8.92①5.547 0.001 t值882.770 417.870 P值0.001 0.001

表3 2组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pre-and post-treatment serum IL-6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anal cellulitis after operation (±s,ng·L-1)

表3 2组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pre-and post-treatment serum IL-6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anal cellulitis after operation (±s,ng·L-1)

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44 42治疗前32.50±5.57 32.06±5.41 0.371 0.711治疗3 d后14.99±4.20①②21.69±4.81①6.889 0.001治疗7 d后7.89±6.07①②17.59±7.60①6.555 0.001 t值247.670 66.650 P值0.001 0.001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表4结果显示:治疗前(术前),2组患者的红肿、疼痛、高热寒战等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的红肿、疼痛、高热寒战等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4 2组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pre-and post-treatment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anal cellulitis after operation (±s,分)

表4 2组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pre-and post-treatment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anal cellulitis after operation (±s,分)

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44 42红肿疼痛治疗后0.61±0.10①②0.97±0.22①9.843 0.001治疗前2.86±0.85 2.77±0.81 0.502 0.617治疗后1.03±0.24①②1.53±0.41①6.940 0.001治疗前2.61±0.77 2.58±0.86 0.171 0.865治疗后0.84±0.18①②1.35±0.36①8.367 0.001高热寒战治疗前2.41±0.70 2.36±0.68 0.336 0.738

3 讨论

蜂窝织炎通常表示机体软组织受到感染而造成的局部炎性反应。因为致炎因子的影响,炎症期间可造成局部血液循环异常,同时提升组织耗氧量,直接影响氧化过程,增加炎性区域的渗透压[4]。蜂窝织炎术后,虽已切开引流,但感染的软组织仍然存在,炎症反应并不能立即消失。在中医学中,蜂窝织炎属于“发”的范畴,其病机特点为气滞血瘀、热盛肉腐,而肛周蜂窝织炎是发于人体下部的“发”病,与湿热、火毒的关系最为密切[2],治宜清热燥湿、活血行气。术后机体湿热火毒之邪未除,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且作为开放性创面,以及肛门部位生理环境的特殊性,极易被粪便污染而致感染,故临床常见患者术后切口周围红肿硬结难消、疼痛,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近年来,笔者发现从护场理论出发治疗肛周蜂窝织炎,可明显加快患者红肿硬结的消散,而且从鼓舞患者自身正气、扶助其自身护场以抗邪的角度出发,不失为临床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新的角度和方法。从护场论治疔疮的治疗方法自古有之,但多为理论论述,目前用更科学、严谨的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观察分析的研究还较少[5]。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对护场理论治疗下肛周蜂窝织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运用护场理论治疗肛周蜂窝织炎术后患者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研究采用的如意金黄散是中医外治法中箍围法的代表方,其组成为大黄、黄柏、天花粉、陈皮、厚朴、天南星、姜黄、苍术、白芷、甘草,具有箍毒散结、清热燥湿、活血行气的功效[6]。根据护场理论,将如意金黄散外敷于患者切口周围的护场处以箍围湿热火毒邪气,同时留出切口作为邪气外泄的门路,使其与创面分泌物一同排出。随着正邪交争中邪气逐渐减少,此消则彼长,护场中的正气不断增长,又进一步增强了局部正气祛邪的能力,从而加快了对邪气的清除和消灭,进而达到红肿得散、疼痛得消、切口得收、病程缩短的目的[7]。

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均为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当存在炎性疾病、组织坏死、恶性肿瘤等情况时,其含量会快速升高,病变消退后又会快速降低;CRP作为人体各种感染、炎症的敏感指标,可反映全身炎症水平[8-9]。IL-6能够刺激参与炎性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加快细胞急性期蛋白合成并促进其功能;IL-6敏感性较高,其含量升高常提示机体出现感染、创伤等,可作为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和判断愈后的指标[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7 d后,2组患者的CRP和IL-6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CRP和IL-6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基于护场理论运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肛周蜂窝织炎可促进术后患者炎症因子的下调,明显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另外,本研究从切口面积、红肿硬结及疼痛的改变3个方面比较了2组患者治疗7 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对各项症状积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基于护场理论运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肛周蜂窝织炎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切口周围的疼痛和红肿不适等症状,加快切口愈合,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基于护场理论运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肛周蜂窝织炎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局部炎症消散,加快患者切口周围红肿硬结消散、疼痛消失和切口收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此外,该治法简便效廉,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患者及家属可自行在家操作,无须专门前往医院治疗,较之其他术后较为复杂的治疗方法,规避了患者往返医院途中的安全隐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红肿蜂窝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蜂窝住宅
蓄热式炉用蜂窝体有了先进适用的标准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蜂窝”住进轮胎里
乳房红肿可预防
躲避蚊子有方法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