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式法”突破晶体计算难点问题

2021-12-09王志刚

中学化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短距离微粒晶体

王志刚

高考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难点集中在晶体计算方面,学生在复习备考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如何计算?

(2)如何找几何关系?

(3)如何进行单位换算?

解决好了这三个问题,晶体计算的难点,也就基本突破了。

下面以近3年高考试题中晶体计算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寻找晶体计算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和办法。

例题 (2020年全国理综卷Ⅲ题35,节选)(4)研究发现,氮硼烷(NH3·BH3)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为正交晶系结构,晶胞参数分别为a pm、b pm、c pm,α=β=γ=90°。氨硼烷的2×2×2超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

氨硼烷晶体的密度ρ=g·cm-3(列出计算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 观察氨硼烷2×2×2超晶胞结构,可以发现该结构中含有16(4×4)个氮硼烷微粒,即Z=16,运用公式进行如下计算:

ρ=ZMVNA

=16×312a×10-10×2b×10-10×2c×10-10NA

=62abc×10-30NA

总结 晶体计算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1)灵活运用公式M=m(微粒)×NA=ρVZ×NA(或ρ=ZMVNA)进行计算。

①M:微粒的摩尔质量;

②Z:一个晶胞(或结构单元)中含有的微粒个数;

③V:一个晶胞(或结构单元)的体积;

④NA:阿伏加德罗常数。

(2)知道常见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能进行基本几何分析与计算(注意勾股定理在计算中的使用)。

①体心立方,两原子间最短距离:d=32a;

②面心立方,两原子间最短距离:d=22a;

③其余则根据几何关系进行计算。

(3)計算时要特别注意单位换算问题。

①1 pm=10-12m=10-10cm

②1 nm=10-9m=10-7cm

巩固 (2019年全国理综卷Ⅰ题35,节选)

(3)图2(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2(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知铜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pm,镁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MgCu2的密度是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解析 金刚石晶胞结构为:面心立方+体对角线14处四个原子;面心立方中有:8个四面体空隙(体对角线14处),4个八面体空隙(体心+棱心处)。

由图2(a)可知:MgCu2的拉维斯晶胞结构中:

n(Mg)=8×18+6×12+4=8,n(Cu)=2n(Mg)=16,故Z=8。

由图2(b)可知:

铜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24a,镁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34a。

由公式计算得:ρ=ZMVNA=8(24+2×64)(a×10-10)3NA

应用 (2021年山东高考化学题16 ,节选)(4)XeF2晶体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如图3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该晶胞中有个XeF2分子。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如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12,12,12)。已知Xe-F键长为r pm,则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晶胞中A、B间距离d=pm。

解析 n(Xe)=8×18+1=2,n(F)=8×14+2=4,Z=2。

由A点坐标知道:A点氙原子位于晶胞的中心,且每个坐标系的单位长度都记为1,由于B点位于棱的rc处,故B点坐标为(0,0,rc);

由勾股定理推知晶胞中A、B间距离。

d=(122a)2+(c2-r)2=12a2+(c2-r)2

通过研究近年新旧高考晶体计算方面考题可以发现:复习备考中使学生掌握好晶体计算公式,做题时找准几何关系,计算时注意适时进行单位换算,再辅以必要的巩固训练,则可以使学生顺利突破考查难点,取得晶体计算方面备考的成功。

(收稿日期:2021-09-10)

猜你喜欢

短距离微粒晶体
显微摄影呈现晶体梦幻色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短距离加速跑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