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熹平石经 遗韵千载

2021-12-09郑雅妹

理财·收藏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太学蔡邕洛阳

郑雅妹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巴比伦人在石头上镌刻了《汉谟拉比法典》,古埃及人在石头上镌刻了一段诏书罗塞塔石碑,而中国人在石头上镌刻了《熹平石经》。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它们在法律、政治和文化方面有着各自的意义,并流传至今。

《熹平石经》是中国古代刻在石头上的儒家教科书范本,东汉时立于国家最高学府洛阳太学讲堂,供太学生学习、摹写。这件《熹平石经》残石,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东汉太学遗址。残高15厘米,厚4厘米,斑驳的石面上仅存17个汉字,使用八分隶书在青石表面书写镌刻。接下来,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阻隔,去了解它的故事。

东汉末年,豪强争斗、连年瘟疫,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然而,正是这位治国无能的汉灵帝刘宏,却为后世做了一件大好事。

在印刷术出现之前,由于各家学派主要依靠口授与传抄,会造成文字讹误。因此,出现了儒家经典书出多门、传抄互异的局面,引发了古文、今文的学派之争,为太学生日常学习与考试成绩的审定带来不便,严重影响了教育与文化的发展。此外,当时国家藏书楼兰台中收藏的漆书,是儒家经典的官方版本,由于发生腐败事件,其内容被藏书楼的管理者兰台刺史篡改,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根据史籍记载,汉灵帝熹平四年,即公元175年,议郎蔡邕、谏议大夫马日磾等人一起上奏朝廷,以“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为由,请求重新审定儒家经典。汉灵帝欣然准奏,令蔡邕主持审定,历时9年将《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论语》《仪礼》7部儒家经典逐一校勘,蔡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杨龙骧《洛阳记》记载:“碑高一丈,宽四尺,计四十六方,凡二十余万字。”此后,46块高大的石刻儒家教材,巍巍伫立在洛阳城南太学讲堂。《后汉书》中记载:“碑成之日,车乘千辆,填塞街陌。”每天有太学生千余人,乘马车前来观摩、学习,在一千多年前的洛阳城引发了交通堵塞,可以遥想当时的盛况。这不仅因为《熹平石经》开创了我国古代由官方审定与刊立儒家经典的先例,也是因为蔡邕是当时的书坛泰斗而备受推崇。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担任左中郎将一职,因此被后人称为“蔡中郎”。他精通音律、经史、词赋、书法,是东汉时期的名臣、文学家、书法家,尤其在书法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蔡邕擅长篆书和隶书,尤其以隶书造诣最深。隶书是汉代的官方字体,因此当时有不少书家擅长这种书体,而蔡邕的隶书大受推崇。他的笔法学李斯和曹喜,后来传给了女儿蔡文姬,通过蔡文姬传于后人,对魏晋时期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相传他创造了飞白书,后来广泛用于各种书体,其著作《笔论》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梁武帝赞叹他的书法“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他的书法“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

相传大书法家钟繇常与曹操、韦诞、邯郸淳一起谈论书法。东晋时期虞喜的《志林》中记载,有一日钟繇向韦诞借阅蔡邕的笔法秘诀,被韦诞拒绝后生气捶胸、口吐鲜血,被曹操用丹药救了过来。待韦诞去世后,钟繇命人盗掘其墓得到了蔡邕的这部著作后勤学苦练。可是根据史料记载可知,钟繇先于韦诞而逝,因此盗墓得书之事显然不可信,但可以反映出蔡邕在书坛的地位。

《熹平石经》作为东汉儒家教科书的范本,立于当时国家最高学府太学讲堂前,它的书写是太学生参考、学习的标准,对教育与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作为蔡邕的代表作,《熹平石经》字体规整端庄、波磔遒劲,行距均匀工稳、宽严得体,是当时对文字的规范与统一。学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称:“两汉写字艺术,在蔡邕写石经时达到了最高境界,是对两汉书法的总结。”

提到《熹平石经》,一定要了解太学,它是中国古代由官方设立的高等教育学府。“太学”一词西周时已经有了,《大戴记》中有记载:“帝入太学,承师问道。”西周太学又名大学,天子和诸侯均设之,教学内容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兼具祭祀、宴会、选拔武士等诸多功能,是太学的萌芽时期。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立太学,并设置“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还设置了“博士弟子”50人,他们之间相当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汉武帝到新莽时期,太学讲授的科目逐渐丰富,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

公元25年,在“昆阳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获全胜的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这位帝王上马能领兵打仗,下马能安邦治国,可谓文武双全,据说他来到洛阳就立刻拜会了当时一些精通儒学之人,留下了“未及下车先访大儒”的典故。公元29年,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创立了东汉太学,是当时国家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它延续了西汉时期的教育制度,旨在培养国家管理人才。经过多次扩建,到汉质帝刘缵时学生人数达到3万余人。光武帝刘秀曾亲临洛阳太学视察,汉明帝刘庄曾在这里亲自讲学。此时太学的规模和影响力为历史之最,这在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国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东汉洛阳太学遗址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南郊,也就是今天洛阳偃师市佃庄乡太学村一带,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对这里进行了勘查和发掘。这座遗址规模宏大,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面积逾3万平方米,西部面积有2万平方米左右。它是中国古代国家设立的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也是世界范围内有迹可循、年代最早的国家最高学府。从这里走出了张衡、王充、班固等一大批赫赫有名、颇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遗憾的是,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火烧洛阳,太学从此走向衰落,《熹平石经》也因此受到了破坏。至黄初五年(224年),魏文帝曹丕下令在旧址上重建太学,但规模已经大不如前。曹魏正始二年,齐王曹芳命人镌刻了《正始石经》,是对《熹平石经》受损部分的补刻,内容为《尚书》《春秋》和《左传》(从隐公到庄公中叶止),每塊石经均为两面刻字,一面为《尚书》,一面为《春秋》。相传《正始石经》是由卫觊、邯郸淳、嵇康等人书写,但无定论。因每字使用大篆、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刻写,因此又称《三体石经》。王国维先生认为,当时学生们使用的字体各有不同,因此统治者用三种字体相互补充印证,便于学生学习。如今看来,《三体石经》为今天研究中国文字的书写、发展、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可惜,这两部石经颠沛流离。西晋永嘉年间,洛阳太学讲堂前的石经多有崩毁;北魏时期洛州(今河南洛阳)刺史毁石经修建佛教寺院;东魏时期高欢执政时,通过水路将残存石经从洛阳运至齐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途经河南孟州境内时遭遇黄河塌堤,石经沉入黄河损失过半;隋开皇年间,幸存石经从邺都运至长安,准备补刻之后立于国学,却遭遇隋末战乱而搁置;到了唐朝贞观初年,魏征收集整理石经时早已“十不存一”。

自唐代起,《熹平石经》残石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宋代董逌 《广川书跋》中记载:“唐造防秋馆时,穿地多得石经。”《熹平石经》在历史上有三次较大规模发现,第一次是北宋时期,共发现2000余字;第二次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经考古发掘出土。据说20世纪40年代,在洛阳太学遗址,人们争相刨挖石经残石,挖到字数多的人可以卖掉换得许多银元,因此导致《熹平石经》残石散落各地。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都收录有《熹平石经》残石。

1925年至1929年,洛阳太学遗址出土了一块《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出土后断为两段,上半段共463字,辗转珍藏于上海博物馆,下半段共444字,根据当时洛阳古董商人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的记载,民国二十年(1931年),时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来到洛阳开会,以4000大洋购得。最初购买时,于右任支付了2000元,并没有将石经残石带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于右任委托杨虎城去南京出差路过洛阳的机会,又向古董商人支付了2000元,才将石经残石带走,在南京交给于右任。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于右任将购得的《熹平石经》残石和300余方鸳鸯七志斋藏石捐给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目前,珍藏于台湾历史博物馆的《熹平石经·春秋》残石,共624字,是现存字数最多的一块;珍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居其二;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居其三。

历史上能够考证的国家勒石刻经共计7次,从东汉延续至清代,其中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石经”。其中不仅《正始石经》的刊立与《熹平石经》有关,《开成石经》亦是如此。

唐代大历年间,名儒张参主持勘定五经,大历十年(775年),将勘定的五经写于国子监中孔庙西廊屋的墙壁上,称为“五经壁本”。三十余载后,由国子监祭酒齐皞主持,将儒家经典书于上等木板上。太和四年(830年),工部侍郎兼充翰林侍讲学士郑覃以“经籍讹谬,博士相沿,

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永代作则,以正其阙”为由,请求重新审定儒家经典,参照东汉时期的先例,勒石于太学,作为儒家经典的范本。唐文宗欣然准奏,于太和七年(833年)开始,历时4年将《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尔雅》12部儒家经典勒石成碑,共刊刻114块,凡65万余字,立于唐代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这就是《开成石经》。

由此可见,东汉时期刻立于洛阳的《熹平石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刻写石经的先例,它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的大学教材,结束了自秦汉以来儒家经典书出多门、传抄互异的局面,开了以国家名义审定儒家典籍的先河。历史上有许多学者曾经致力于对《熹平石经》的收集和著录,如唐代魏征,宋代欧阳修、赵明诚,民国时期于右任、罗振玉等等。在马衡编著的《汉石经集存》中共收集残石520件,共计8000余字,最大者存百余字,最小者仅一二字。

如今,虽然《熹平石经》已支离破碎,但它们所承载的儒家思想傳承千载,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渗透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善良、正义、礼貌、诚信等,不正是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的体现吗?可以说《熹平石经》是中国古代教育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联系亿万中华儿女的文化纽带。

猜你喜欢

太学蔡邕洛阳
《洛阳十三朝之唐朝·洛阳十三朝之后晋·洛阳十三朝之三国》
蔡邕听琴
呵,洛阳铲
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古今经纬上的洛阳(下)
硬脖子的洛阳令
倒屣欣逢迎
嵇康·绝响
蔡文姬辨琴
蔡邕:“艺不压身”忽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