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海遗梦

2021-12-09孙佳慧

家居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屏风林子手袋

孙佳慧

艺术家林子楠的工作室,身后是他筹备的个展《赤梦遂迷》系列作品, 开衫、长裤、皮鞋均来自GUCCI。对页:艺术家林子楠为本次合作特别制作的屏风在朦胧烟雾中为GUCCI 手袋打造一场夜光巡游的梦。

THE ARTIST

艺术家林子楠,生于潮州,现居住和工作于上海。活跃在不同的艺术跨界合作中,运用多种创作工具和媒介进行艺术表达,作品涉及公共壁画、绘画、装置等。

1.在绘制最终的作品前,艺术家习惯在草稿上不断设计图案形态、实验配色以保证在进行最后的画面时可以做到一气呵成。

2.艺术家在不同的介质上实验颜料可能会呈现的质感。

赤色的梦境里,有着粉桃作山,猛虎趣斗,忽而又见松枝破石而出,消弭于时空,或只留一片孤叶漂浮,在视觉的中央无尽漫延……这幅颇具诗意又显哲思的臆想世界被安置于艺术家林子楠位于上海城郊的工作室里,构成了他最新的个人展览《赤梦遂迷》。从最初街头涂鸦艺术开始探索,到如今重新走进画框的物理限制,林子楠似乎从未脱离过梦的巡游,漫步于中西语汇交融的溪流里,松弛地掌控着五感所共同触发的世界,在一场虚空的幻境里找到真实可感的生命力。

林子楠的创作历程也像是在逐梦一场,不设界域,将万象包容。探入《赤梦遂迷》,透过他前卫的视觉编排,有从西方街头涂鸦文化里转接而来的纯粹,也有继承自传统东方美学的意韵,这种将中西视觉符号拿捏得游刃有余的状态,不仅仅得益于他涂鸦创作的经历,也与他儿时学习国画的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林子楠对国画的情感是复杂的。传统的国画教育难逃古板的定式体系,对于天性自由的他而言,似乎始终没有在这个框架中找到合适的表达出口。直到遇上涂鸦—这个只需一瓶气雾罐,一面空墙就能创作的方式,给了他极大的刺激,也让他找到了尽情享受“玩”艺术的乐趣。然而在那个涂鸦萌新的年代,中国始终没有在涂鸦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曾经学习国画的底子开始在他的气雾罐里窜动,“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地域性融入到涂鸦的创作当中,形成专属于我自己的风格和语言。”

于是,林子楠用喷漆构建了心中的《桃花源记》《后山居秋暝图》,又将传统的松枝燕雀、福桃山石变成了自己画面中的经典符号,覆上一层绮丽的纱雾,转写进他不断扩大的梦境之中……然而在他描绘过的众多意象里,竹子始终有着特殊的地位。“我一直很向往魏晋时代竹林七贤的生活,有些嬉皮士的意味,脱离权谋纷争,归隐山中,找一片竹海,吟诗作赋,附庸风雅。”“竹”变成了林子楠对艺术乌托邦的想象,寥寥几枝便再造了个世界,并将他一直寻觅的自由精神与对未知的渴望埋于留白深处。这种自由,林子楠似乎在GUCCI手袋里也找到了某种共鸣。手袋挺括、现代的外形与古韵典雅的竹节手柄相接,构建出一座微型移动的美学建筑,投射着刚柔并济的东方风骨,也带入了西方设计的意趣,打破刻板审美的时空壁垒。“虽然常被挂上中西融汇的标签,但我始终觉得艺术创作是不受地域和时空所禁锢的。”林子楠说道。

再次以竹入画,林子楠同样期待能借竹生梦,突破画布的时空界限。在那些密集创作的日子,他几乎会将生活的全部都装入到工作室中,晨起要先沏上一壶茶或咖啡醒口,但真正为工作蓄能的仪式是拾起水壶浇灌那些陆续栽种的植物,“我的创作始终和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长时间待在工作室里,这样的联结会变得微弱,所以植物是我空间里必不可少的元素,而绘画有时候便是希望将这样的关联留在身边。”观察植物并与之交流是林子楠每日必做的修行,“如果今天某盆看起来有点颓,就将几株都搬到一起,然后放点它们喜欢的音乐”,探索和感知生命的存在与延展始终是他的创作命题之一。

1-8.色彩是林子楠作品中重要的视觉元素,构思、落定画面构图之后,艺术家会变身“实验怪人”,在无数次调配、实验中获取理想的色度,再借助不同的工具对作品进行最终的上色。

1.筹备个展的间隙,艺术家会到园区内一处静雅的人造园林中喝茶小憩,进行一场短暂的自然之旅,GUCCI 竹节手袋似乎也在这里找到了相谐的氛围。2&3.OOP FACTORY作为工作室的功能告一段落,如今成为艺术家个展《赤梦遂迷》的展厅。4.艺术家工作室处于创作状态时,也像一个色彩的科学实验室。

林子楠立马想到了屏风,一块可移动的画板,一件无可取代、可相伴而行的家具,“我一直喜欢老物件,那种对工艺的精琢和应对岁月时强劲的生命力让我着迷。”他将家乡潮州的木雕工艺也带入其中,邀请工匠在屏风两侧雕上竹杖作为支撑,竹林间常见的顽石也化作屏风的支架,落在实地伴竹生根。两个青笋置于竹尖有如破竹之势,是林子楠对作品得以持续生长的寄寓。最后为屏风主体绘图上色时,林子楠有意收回表达的意图,克制叙述,在一片黑影中,生出几叶虚竹。相比对符号加以过度的注解,林子楠更偏爱国画技法中“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留白运用。当灯光落下,一层惊喜的荧光在竹面闪现,黑影深处在隐隐中被点亮,深处是何处,便不再只是林子楠一个人的梦。

但不管是粉桃造的假象,还是竹海遗落的梦境,都并非无依可据,这样抽离的画面常常出现在他坐在冲浪板上等浪的片刻,“天地在眼前变得无限宽广,你对周遭的一切都变得敏感,从温热的海风到浪流的涌动,所有浪漫而细腻的声音包裹住你,而这一切都只有你自己知道。”只当平静过后,需要抓浪的瞬间,创作时的敏锐又在此刻闪回,“那就像是海上的浪,会很多且持续不断,但并非每个浪你都能抓住,这个时候我总会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就继续坐着享受自然便好?但感受到那股浪属于自己时,也是一瞬间的事,这一刻就要紧紧抓住,完美出发。”

艺术家位于上海城郊的工作室改造自一座废弃老厂房,为了能够容纳艺术家不同体量的画作和装置,他在改造时尽量保证空间通透,使其呈现出最原始的状态。空间内所有的办公家具和收纳工具都选用了可移动设计,方便空间在不同的功能使用中轉换。

猜你喜欢

屏风林子手袋
平衡之力
古人为什么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
黑白马鞍
Summer Vacation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手袋挂饰时髦“软装修”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冬日的林子
《马未都说屏风》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