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湘西州发展节水抗旱稻的意义及策略

2021-12-09杨萍李尚书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栽培

杨萍 李尚书

摘 要 随着水资源的匮乏及干旱问题的频发,节水抗旱稻的选育与推广越来越受到关注。湘西州有关节水抗旱稻的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尚未有报道,因此阐述了发展节水抗旱稻的意义,介绍了湘西州节水抗旱稻的种植现状,提出了湘西州发展节水抗旱稻的策略,以期为湘西州节水抗旱稻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栽培;湖南省湘西州

中图分类号:S511.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7.080

湘西州地处湖南西北部,总面积154.9万公顷,共有耕地13.1万公顷,其中稻田9.4万公顷,旱地3.7万公顷。因无机化肥的过度使用及土地的不规范使用,土壤中的有机质正在以每年1%的速率下降,湘西州中低产田的比重高达85%,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土壤干旱与瘠薄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1]。加之近年来,稻田季节性干旱频发,因此,发展节水抗旱稻是稳定高产田产量,减少水、农药及化肥使用量,提高中低产田产量的有效途径。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的水稻栽培模式,探索节本增效新途径,对环境保护及增加粮食总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意义

1.1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防线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受到高度重视,“十四五”期间,国家更是把强化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耕地资源变少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2]。严士清和徐敏[3]对耕地数量的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的结论,可见在保障粮食安全上耕地质量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加。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国内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地缺水少及干旱频发等问题突出,导致耕地破坏,土地质量下降,粮食产量减少,供求平衡紧张[4]。引种优质高产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对土地贫瘠且灌溉条件较差的中低产田进行改种,稳定国家耕地数量,提高中低产田产量,集成一套轻简化、高效的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体系对稳定湘西州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助推湘西州乡村振兴

中低产田大多集中在偏远山村,这些地区土地瘠薄、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乏力,挖掘坡地、望天田及缺水田的潜力,种植节水抗旱稻,提高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增加山村农民的收入,是当前政府部门的首要任务[5]。近年来,湘西州大力发展茶叶、油茶等高产值的经济作物,助推产业发展,幼龄茶园、经济林地在开垦初期无经济收入,往往抛荒长达2年以上时间,充分利用新开垦的油茶、茶叶成园前的空闲余地,在适宜耕种的幼龄茶园和幼龄油茶园间作套种节水抗旱、省肥、减药及适合轻简化栽培的节水抗旱稻,在稳定茶叶收入的同时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及产值。因此,在湘西州种植节水抗旱稻是乡村振兴的可选之路。

1.3 实现绿色农业生产

梅道亮等[6]研究表明,节水抗旱稻既可以减少灌水量,又可以减少排水量,还能減少67%的农药用量,从而大大减少了随径流而形成的面源污染物量。孙会峰等[7]研究表明,节水灌溉处理的“沪旱61”中CH4和N2O的排放量明显低于普通水稻“秀水134”,节水灌溉的总灌溉量与径流量仅为常规灌溉的24%与26%~29%。已有研究一致认为,种植节水抗旱稻既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可实现节能低碳环保,是一种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2 种植现状

湘西州地处湖南西部,武陵山脉贯穿全境,坡地多、水田少,且零星分布,适宜规模化种植的高产田有限,粮食生产面积及总产难以提高。目前旱稻仅零星种植,引进的旱稻品种较少,且管理极其粗放,每667 m2年平均产量仅有100多千克,远低于一般水平。分析原因,主要是品种选择不适宜、杂草控制不到位及栽培技术跟不上等。“良种配良法”,新品种的引进必须以科学试验为前提,因地制宜地配套栽培技术作为指导。同时,农民对旱稻的了解较少,栽培技术培训未跟上,农户种植疑虑颇多,不愿意尝试。综合众多因素,节水抗旱稻在湘西州的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可探索及发展的空间巨大。

3 发展策略及前景

3.1 节水抗旱稻的发展策略

3.1.1 加强新品种的引进与筛选

目前湘西州没有大面积种植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因此,品种的筛选是湘西州发展节水抗旱稻的首要任务。湘西州政府应该加强与相关院校及企业的合作,为新品种的审定提供条件,为新品种的区域试验提供支持,从而更快速地获得更多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指导[8]。同时对已经审定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进行广泛的收集,开展品种对比试验,对节水抗旱稻的栽培措施、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等进行调查记载,筛选出适宜湘西州生态条件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同时对节水抗旱稻品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探索节本增效的栽培模式,形成一套适宜湘西州的节水抗旱稻技术体系,保障节水抗旱稻的推广效果。

3.1.2 进行中低产田改种

湘西州坡度在15°以下的耕地少,难以开垦的旱地及望天田多,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仅40%,土壤瘠薄、缺水干旱是湘西中低产田形成的主要原因。大力挖掘开发中低产田的生产潜力,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最主要策略。节水抗旱稻需水、需肥少,管理相对粗放,省工省时,适应湘西州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状。据初步测算,每667 m2节水抗旱稻相比常规水稻每季度能少打3~4次农药、少施40%以上的肥料、节省50%左右的生产用水,可节约农药、肥料、水费及人工费200元以上。中低产田改种节水抗旱稻既省工省时,又能提高中低产田的生产能力,降低相对投入量,增产增收。

3.1.3 推广低幼林茶园套种

茶园间套种是建立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茶园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它能提高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9]。梁丽妮等[10]研究表明,油菜(绿肥型)-茶叶套种有利于优质高效生态茶园的建设。虽然关于茶园套种的研究较多,但是关于茶园套种旱稻的报道较少。生产中,茶园套种旱稻既可以充分利用茶园行间空地,又可以增加茶园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增加粮食产量,实现茶园的可持续发展。茶叶作为湘西州8大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已达5.9万公顷,茶叶种植总面积居全省第1位,其中可采茶园的面积有2.7万平方米,低幼龄茶园面积多达3.2万平方米。通过充分利用新开茶叶成园前的空闲余地,在适宜耕种的幼龄茶园间作套种旱稻,稳定茶叶产量的同时提升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3.1.4 加大技术服务及培训

节水抗旱稻在湘西作为一种新的水稻种植模式,其栽培技术尚未被充分研究及培训推广,农民的认可度较低。在形成一套成熟的栽培技术后,广泛地开展技术培训及指导,加大节水抗旱稻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认可度及种植的积极性,对节水抗旱稻的发展及粮食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2 发展前景

“十三五”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节水化、节能减排、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农药化肥零增长等绿色发展的重大行动,建立了以资源节约、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农民对节本增效、优质安全及生态环保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 罗利军,梅捍卫,余新桥,等.节水抗旱稻及其发展策略[J].科学通報,2011(11):804-811.

[2] 张凤荣,张晋科,张迪,等.1996—2004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2):8-14.

[3] 严士清,徐敏.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间的动力学方法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5(2):60-62.

[4] 胡岳岷,刘元胜.中国粮食安全:价值维度与战略选择[J].经济学家,2013(5):50-56.

[5] 李萍,曹鹏,江颂颂,等.湖北省旱稻种植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8):17-20.

[6] 梅道亮,叶永棋,罗利军,等.节水抗旱杂交稻旱优3号节水减污作用研究[J].中国稻米,2007(3):31-32.

[7] 孙会峰,周胜,张继宁,等.利用节水抗旱稻协同减排温室气体和面源污染效果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20,36(5):79-85.

[8] 柏秀芳,贾琳,胡超,等.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的发展前景与策略[J].湖南农业科学,2016(8):25-27.

[9] 林乃铨.建立生态茶园,实现茶树害虫的持续控制[J].福建茶叶,1998,20(4):14-15.

[10] 梁丽妮,郭晓光,廖星,等.适宜茶园套种的绿肥型油菜资源筛选及初步应用[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41(6):825-834.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21-08-05

基金项目:湖南省农村科技助力示范项目(2019kjzl0114)。

作者简介:杨萍(1988—),女,湖南吉首人,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及推广。

为通信作者:E-mail:4153340@qq.com。

猜你喜欢

栽培
无土栽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甬优1540再生栽培留桩高度试验总结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杂志社书刊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杂志社书刊
品种名称:京阑
母 校
草莓的立体栽培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南方桑枝反季节栽培秀珍菇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