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市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2021-12-09徐小明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

摘 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立足常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分析和研究了常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总结其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样板与借鉴。

关键词 农村农业;产业融合;一二三产业;江苏省常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7.066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要夯实产业发展这个根基,重点要聚焦产业兴旺。按照中共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指引,全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就需要大幅提高现代化农业所占比率,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大力发展。要因地制宜地构建乡村产业发展体系,把产业兴旺作为发展的落脚点,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点。常州市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各层面重大发展战略叠加的外在政策机遇,注重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动力,始终把坚持市场导向和提高农民效益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着眼于提升农业区域综合竞争能力,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省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积极探索“产业结构优、产品效益高、经营主体强、技术装备精、路径模式新”的乡村产业发展道路,开辟了一条具有常州市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1]。

1 发展的基础与现状

1.1 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常州市地处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发展以农业为依托的多种形式产业融合模式,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据《常州统计年鉴2020》数据,2019年常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65.8亿元,实现年平均增长率6.1%[2]。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常州市坚持以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为方针,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2019年,常州市农机耕地面积为101 690 hm2,占耕地面积的93%;机播面积85 480 hm2,占耕地面积的78%;机收面积为91 980 hm2,占耕地面积的84%;常州市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67.7%。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

1.2 现代化农业高效发展

常州市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圆满创建成为国家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市,是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设区市。其中溧阳市天目湖镇、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及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4个乡镇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常州市高新区(新北区)成为苏南地区和江苏省第一个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区,并于2018年成功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于2020年成功入选第3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常州市10大农产品知名品牌和5个农产品特色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长荡湖大闸蟹、溧阳青虾2个品牌入围首批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常州市现代化农业的稳步发展在提升农业产业升级的同时吸引了非农产业向农业的投入,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发展。

2 发展路径分析与研究

2.1 提升农业发展能级,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常州市高新区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自然资源,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休闲观光相融合的发展模式。为有效提升农业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打造农业产业特色,重点将农产品变成农礼品、农商品,实现农民利益联结共享,利用专项资金积极扶持遴选出“6+1”项目[3]。“6”为6个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包括万绥粮油稻米加工仓储、润源婚庆主题农业生态园等;“1”为1个银河村水产品初加工项目。此外,高新区还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格局基础上形成高效园艺“一主两特”及优质稻米、特种水产的新格局。打造了以常州市农产品电商平台和都市农庄为代表的一系列“互联网+农业”新标杆。同时,为了不断拓展三产融合新业态,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一、二产业发展为落脚点,先后发展以新龙生态林等农业休闲观光带、新孟河拓浚及122省道为轴线的全域美丽乡村游线。

2.2 健全产业链,壮大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金坛区薛埠镇始终把做大时令果蔬、做优茶业优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发展和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全面健全特色养殖、优质稻米及绿化苗木等产业链发展体系。为进一步规范壮大产业生产经营主体,薛埠镇积极按照“基础设施现代化、生产方式生态化、生产手段科技化、管理模式规范化、居民生活便捷化和田园风光艺术化”的标准对农业进行深度融合发展。到目前为止,薛埠镇基本形成“一产奠基、二产立区、三产带动”的多种模式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此外,薛埠镇始终以“产业链延伸为主、功能拓展为辅”为导向,积极完善农业与第二、第三產业交叉融合的产业新体系。积极打造和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真正实现和成为“融合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组织管理高效、配套服务完善、利益联结紧密和示范作用显著”的新标杆。为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薛埠镇以“美丽乡村、茶香小镇、电子商务示范镇”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体验经济”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全面促进薛埠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3 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社有企业为支撑、社管社团为纽带

溧阳市天目湖宋塘茶叶专业合作社、金坛罗村赤岗特种山芋专业合作社及常州市大港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机构通过建设农游设施、提升仓储设备及改造服务终端等方式提升了为农服务能力。金坛区社控股成立江苏茅山竹海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茅山竹海”商标,建设了12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在北京等地开设“茅山竹海”名特优农产品展销店11家,集中推介金坛农产品。溧阳市“农合联”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会员提供会计、产业规划编制及规范化台帐等针对性的服务,2020年还举办了农民经纪人培训班3期,共计400人次参与,推荐申请“惠农”贷款3 000余万元,推介销售各类农产品5 000余万元。

2.4 農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龙头企业是经营主体融合共生的主导者,是产业环节融合互动的引领者,也是资源要素融合渗透的推动者。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仅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实践,而且可以加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例如,常州市祝庄园艺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建立了现代化植物工厂,引进了凤梨、红掌等高档水果和花卉等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生产,到目前为止,该企业解决就业超过3 000人,并带动周边1 000多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拓展花卉产业配套服务领域。据《2020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0年底,常州市股份制农业企业8家,其中农业创业板挂牌1家,新三板挂牌3家。农业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总数达30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0余家,其中7家入围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4]。

2.5 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引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打造以“农村资源环境、农业生产经营、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田园景观和乡村风情风貌”为依托的休闲农业,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及娱乐健身的新业态。近年来,常州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积极构建“一带三区五组团”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一带”:水乡休闲农业发展带;“三区”:天目湖南山乡村旅游集聚区、茅山茶文化乡村旅游集聚区及太湖湾滨湖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五组团”:孟河—小黄山乡村旅游组团(齐梁文化)、郑陆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组团(圣贤文化)、长荡湖渔乡休闲旅游组团、瓦屋山森林休闲旅游组团及曹山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组团[5]。积极推进常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推进“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3 结语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常州市上下齐心协力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创新机制,不懈前行,突破了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范畴,彰显了乡村价值,拓展了乡村功能,通过对农业与现代产业元素的跨界配置,积极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助推农业发展的作用,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能级。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以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引领,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化品牌导向,积极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店”特色产业,为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发展开辟了一条特色发展路径,为其他地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1] 袁淑清.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常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分析[J].上海农村经济,2020(10):42-46.

[2] 常州市统计局.常州市统计年鉴[EB/OL].(2020-10-19)[2021-04-13].http://tjj.changzhou.gov.cn/uploadfile/tjj/2020/1019/20201019141858_44299.pdf.

[3] 徐志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J].江南论坛,2021(4):4-6.

[4] 周宗阳.常州市新北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张政策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5] 张洁.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产业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1,41(7):143-146.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21-08-07

基金项目:201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成果(2019SJA1169)。

作者简介:徐小明(1981—),男,江苏通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乡村信息化发展等。E-mail:343057965@qq.com。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
美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美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区弱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及路径选择
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讨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