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城市农产品对接上海市场的流通策略研究

2021-12-09石磊高甜甜王诗瑶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对接盐城

石磊 高甜甜 王诗瑶

摘 要 盐城市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上海市最重要的农产品来源地,盐城市农产品深入对接上海市场对盐城市农业农村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从农产品流通视角,剖析了盐城市农产品对接上海市场的流通发展成效及面临的困境,探索农产品流通发展策略,以期推动盐城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盐城;上海;对接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7.049

盐城地处上海北翼、黄海之滨,与上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联系,是上海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经过多年发展,盐城市年销上海市场农产品总额达300亿元(2020年突破340亿元),占盐城市农产品50%的商品量、25%的产值,占上海10%以上的农产品市场销售量,是上海市民名副其实的“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1]。农产品流通关联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配送、分销、信息处理和市场反馈等多个环节,农产品流通能力的提升对盐城农产品对接上海市场尤为重要。经调研发现,盐城农产品对接上海市场流通发展存在流通成本较高、组织较散、损耗较大等诸多问题,对盐城农产品精准对接上海市场造成了严重制约。为有效提升农产品的流通能力,实现沪盐农产品的高质量对接,分析了两地农产品流通发展成效,指出面临的困境,并探究农产品流通能力的提

升路径。

1 发展成效

1.1 产业基础雄厚,夯实了流通基础

雄厚的产业、优质的产品、知名的品牌是盐城农产品对接上海市场的前提和基礎。盐城是江苏农业第一大市,也是长三角地区农业第一大市,2020年农业总产值为1 207.2亿元,农业增加值706亿元,设施农(渔)业面积全省第1,粮食连续7年超过70亿千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 600多家,省级龙头企业数稳居全省第1[2]。建有优质稻、专用小麦各40万公顷,优质蔬菜33.3万公顷,精品瓜果、海水、淡水养殖各近10万公顷,千万头生猪养殖和超2亿羽的肉蛋禽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东台西瓜、射阳大米等一系列量高、质好、牌响的农产品。

1.2 政策大力扶持,优化了流通环境

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盐城农业,积极对接上海市场,将上海市外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盐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点工作。多年以来持续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和举措,积极引导农产品对接上海市场。例如出台《盐城市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规划》《盐城(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规划(2020—2025)》《盐城市接轨上海“一区三基地”建设行动方案》《关于推动地方和农场联动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设有专项资金,以打造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和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1.3 重抓载体建设,搭建了流通平台

政府推介平台作用,连续18年组织参加江苏优质农产品(上海)交易会,连续10多年在上海举办盐城名特优农产品专场推介会。2020年在上海举办的盐城农业接轨上海专场招商推介会,有48家企业250种优质特色农产品参展,涵盖多个农产品品类和诸多名优农产品品牌。签约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农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此外,每年组织参加上海农产品金秋大联展、上海农博会等展示展销活动,还利用盐城“5·18”湿地旅游节、农民丰收节等本地节庆活动,积极吸引上海销售商。充分利用上海“飞地”平台优势,吸引上海光明乳业、良友物流、韶春物流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落户盐城,以上海农场和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为代表的盐沪农业合作园区已成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1.4 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了流通认可

积极构建了“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打造了“盐之有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9个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盐城市农产品品牌注册数610多个,100多个农产品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和江苏省品牌目录,品牌溢价平均超过10%。拥有大纵湖大闸蟹、裕华大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19个,射阳大米、宁富食品等中国驰名商标11个,阜宁大糕、建湖草鸡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7个,射阳大米、东台西瓜等10多个农产品品牌年销售额超亿元。盐城各类农产品在上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盐城大米、大宗蔬菜、水(海)产品成为上海市场的免检产品。

1.5 注重基地建设,明确了流通主体

1)注重农产品基地建设。上海蔬菜集团等单位在盐城建成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37个,总面积达到2.3万公顷,占上海建成总数80个的46.25%,盐城成为长三角地区直供上海蔬菜面积最大城市[3]。

2)重视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盐城在上海建成盐城农产品(上海)配送中心13个,改造提升盐城农产品(上海)直销门店(窗口)近400个。盐城充分发挥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独特优势,近8万名盐城农产品经纪人和经营公司每天将大批的优质农产品运送到上海。

1.6 现代技术引入,优化了流通手段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引入,盐城农产品对接上海市场的流通手段越来越先进。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37个上海市外农产品主供应基地全部连接上海农产品质量可视化监控平台,实现种、管、收、储和运全程可视化。盐城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总数达404个,绿色优质农产品面积占比68.21%[4],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江苏省率先实现全域覆盖。例如,上海光明集团在大丰的中央厨房及净菜加工配送项目,实行订单生产与加工,全品类食材源头可溯,品质有保证。

2 困境

2.1 农产品精准对接需要加强

虽然盐城市粮食、蔬菜、生猪、家禽等农产品总量常居长三角之首,具备明显的产业优势,但生产分散化仍是当前盐城农产品生产的主要特征,盐城市大部分农产品生产很大程度上仍受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和农业传统生产的惯性制约,产业布局不平衡,农产品流通模式比较初级,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路径依赖仍旧常见,生产、收购、运输、仓储的先天不足致使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比较低下,广大地区农产品精准对接上海市场实现起来仍然比较困难。

2.2 農产品流通设施需要加强

盐城农产品对接上海市场的品类繁多,运输、仓储、配送要求不尽相同,需要备有众多针对性设计的现代化仓库、运输车辆和设备,但现阶段盐城市农产品在流通阶段的设施建设尚处在量的满足阶段,偏远村镇甚至量的满足都需提高,整个流通环节专业化程度较低,不能更好地实现对接需求,源地浪费、销地价高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待加强,例如农村路面建设标准低、路面窄、受损严重,大型运输车辆难以直达,增加了许多中转环节和流通时间[5];许多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运输过程中易受损、运输利润低等,导致农产品超载现象屡禁不止;一些生鲜、需冷链物流农产品对运输设施要求较高,导致流通台阶进入较难。

2.3 农产品流通专业化需要加强

盐城市区域范围内仍然缺乏足够量的高标准农产品流通服务机构和企业,以提供高品质农产品集散、物流配送、安全检测、标准化管理、订单管理及现代经营服务等。调研发现,盐城农产品对接上海市场流通主体虽日趋多元,包括农产品贸易公司、物流服务中心、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场经纪人等,但是因为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农产品差异较大,加上不同流通主体关于农产品流通的侧重点不同,农产品流通流程处于分散状态,各主体只能完成农产品流通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无法系统完成整个流程,各环节之间缺乏相互配合、协调,严重影响物流效率。

2.4 农产品流通深加工需要加强

从当前情况来看,盐城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依然偏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中仅居于13位,无法与其农业大市地位相匹配。主要表现为整体农产品附加值较少、科技含量较低,原料性或粗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产销环节联系不紧密,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及产业布局不科学,农产品价值链不能得到充分释放[6]。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农产品对接的流通政策引导

盐城农产品精准对接上海市场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及调控,需要继续发挥政府农产品推介平台作用,加深与上海市场的深入联系。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扶持,通过实施税收、投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各农产品流通主体加强对农产品接轨上海市场的各流通环节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系统的监管作用,规范流通环节各主体的经济行为。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实施严格的农产品检测标准,确保流入上海市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并完善盐城农产品流通调控制度,特别是建立市场运行监测制度、重要产品的储备制度等,以保障农产品流通的顺利进行。

3.2 完善农产品对接的流通体系建设

鼓励农产品精深加工,合理布局农产品对接基地。

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供应地的路网建设,鲜活农产品的仓储、冷藏、保鲜、运销设施建设。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名优特农产品主产区批发市场建设,推动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提高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物流技术,例如冷链物流技术、远距离保鲜技术等。实施税收、投资优惠政策,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建设农产品流通服务中心,整合农产品流通服务主体,发挥不同农业合作组织和协会的作用,缩短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3 精准对接农产品流通的供与需

1)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对接。建立和完善具有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的对沪农产品供应与需求的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推动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地方政府充分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供应信息和了解市场需求信息,在产地与市场之间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2)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产品流通人才和中介组织发展,鼓励农业合作组织、交易经纪、信息咨询等在农产品对接上发挥更大的作用。3)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打造生鲜果蔬供沪网络平台,采取直播带货等方式,扩大农产品在线销售规模[7]。4)加快形成多种流通模式的农产品对接,包括“农超对接”“基地对接”等,鼓励和培育在沪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减少流通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参考文献:

[1] 沈建华,单正龙.滨海农业加速“进”上海[J].江苏农村经济,2020(12):35.

[2] 杨群义.盐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上海农村经济,2021(3):42-45.

[3] 虞华,夏建东,许欣,等.盐城“菜篮子”工程:蔬菜产业发展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34-38.

[4] 周日明.浅谈盐城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现状与推进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21(1):1-3.

[5] 韦亚洲,施建华.盐城市农产品物流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市场周刊,2018(11):10-11.

[6] 许蕤,乐洪廷.盐城加快发展开放型农业的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2021(4):46-47.

[7] 卞荣.加快产业融合 全面接轨上海[J].江苏政协,2019(6):45-46.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1-08-16

基金项目:盐城产业经济研究院“沪盐农产品流通体系新格局构建”(11);盐城市政府社会科学基金“乡村振兴视角下盐城市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进路径研究”(21skB41)。

作者简介:石磊(1986—),男,河南固始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产品贸易与流通。E-mail:shilei8611@163.com。

猜你喜欢

农产品流通对接盐城
透鲜的盐城话
见证,抑或赞美:在盐城思想的盐分间
“互联网+”时代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城模式创新研究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农产品流通途径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对接的几点思考
大都市圈农产品流通发展趋势
G20在和一些国际组织“对接”;杭州峰会不会“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