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液透析室陪护管理的做法和体会

2021-12-09包蓉徐晓玉王芳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血透病区家属

包蓉,徐晓玉,王芳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上海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医院为保障患者的需求和安全,快速响应并切换成战时状态,制定并启动了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感染是导致透析患者死亡的第2原因,其中肺部感染为主要部位,其死亡率达35%以上[1]。血液透视患者每周来院血液透析室往返2~3次,从自身免疫力低下、使用交通工具到治疗场所,增加被感染新冠肺炎疾病的风险,根据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医院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禁止陪同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域,采取分批预约、减少等候和在院暴露风险。长海医院虹口院区自2020年2月开始试行新的陪护制度,经过2个月的运作,对阻断疫情传播,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 040例次血透患者无一例感染新冠肺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4月13日长海医院虹口院区血透患者2 040例次,年龄(56.5±3.8)岁,范围 29~90岁。医务人员12人,其中医师 2人,护士 10 人,血透室医护工作量:颈静脉置管换药680例次,动静脉内瘘穿刺2 580例次,测末梢血糖82例次,管路预充3 125例次,床旁血液净化(CRRT)60例次,静脉注射3 178例次。

1.2 在病区入口处设立预检点

由透析室医生及护士对患者及陪护家属完成预检筛查工作(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评估、防护措施评估),参照国家卫建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2],进入病区人员必须满足3个条件:(1)体温低于37.3℃;(2)近14 d内未途径湖北或湖北居住、旅行史;(3)近14 d内未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疑似或确诊患者方可入科,并且要求规范佩戴口罩。

1.3 建立陪护管理制度

根据血液透析室的特点和患者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陪护制度。

1.3.1 介绍陪护管理制度 在患者做血透前,电话提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新陪护管理规定,并告知患者的上机、下机时间,要求患者按照时间进出透析区域,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进食[3],其余时间透析室不允许患者及家属出入。患者入病区时再次告知陪护的相关要求。向所有透析患者发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门诊血透患者告知书》,并在病区入口处张贴告知书再次提醒陪护人员,让家属随时了解有关制度。

1.3.2 取消家属等候区 由于透析患者做完血透身体比较虚弱,容易出现低血压等症状,以往安排家属在休息室等候患者下机,并协助患者监测体温。但疫情期间,休息区容易成为人群密集区,所以为了防止陪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取消了家属等候区。耐心地告知患者及家属特殊时期的规定,请他们配合和支持科室工作,并告诉家属下机的大概时间来接患者。

1.3.3 发放陪护证 疫情期间医院严格限制陪护,要求一人一陪护,相对固定,家属必须持有陪护证才可入院区。专用患者出入证、家属陪护证,注明患者及家属信息,上面注明上下机时间。

1.3.4 通过微信群进行人文关怀 (1)在疫情特殊时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人文关怀,积极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建议,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免洗手消毒液及医用口罩等防护用品;(2)建立血透患者家属微信群,由一名血透室护士担任群主,家属通过微信群进行咨询患者透析状况及需求,群主每日2次在固定时间9:00-10:00及14:00-15:00回复家属的问题,降低家属的焦虑情绪。

1.4 增加血透班次,采取分批少量患者进行透析

由原来每天两班次增加为3班,每班次20名患者减少到6名,尽量错峰治疗,避免人员交叉感染。

1.5 加强对病区的管理

1.5.1 严格落实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必须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技术规范,透析操作因属于高风险岗位,医务人员需按照二级防护要求规范穿工作服、隔离衣,佩戴一次性工作帽、外科口罩、护目镜、一次性乳胶手套,并按照《医疗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注意手卫生。

1.5.2 做好病区环境的消毒隔离工作。坚持做到病区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 min;应用2 000 mg/L含氯制剂对病房内的地面、物表用拖布及抹布每日擦拭2次[4],并做好空气培养监测;每批患者透析结束后及时对床单位进行紫外线终末消毒,更换床单、被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空气消毒机24 h运作进行空气消毒,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

1.6 强化护士业务能力

护士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熟练为患者建立血管通道,全面记录患者生理指标,全面观察血流量、透析时间、透析液流量、脱水量、肝素用量等指标[5]。 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在透析过程中,及时向患者做好疾病知识与健康教育的宣教,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透析。因此,科室定期组织对护士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考核。

1.7 加强沟通

一方面要注重医护之间的信息沟通,防止医护双方向家属提供的信息不符,加重家属的顾虑[6];另一方面护士更主动的去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客观上对护士的操作技能、责任感以及沟通技巧有了更高要求。

2 体会

2.1 科学防控,防止院内感染

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从武汉的封城到各个城区自我封管,对防止疫情蔓延和传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医院是高风险的场所,患者抵抗力较弱,更应遵从国家感染控制中心的相关规定和预防措施,医院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进出人员的排查和管控,减少人员流动,做好住院患者的保护伞、防火墙,降低工作人员及患者被感染的风险。我院区血液透析室2020年2月1日至4月13日进行透析治疗2 040例次,原有规律透析患者、新导入透析患者、以及家属对于医疗质量与护理服务认可,无投诉、纠纷等情况发生,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

2.2 限制陪护人员进入病区,排除潜在风险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陪护人员与患者是密切接触者,对陪护进行新冠肺炎筛查,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已有报道某医院因陪护人员确诊新冠肺炎导致整个病区的医护人员、患者、陪护及保洁都进行隔离观察,这样的事件既给医院造成的影响,也给其他工作人员及患者带来了恐慌。因此,严格人员进入病区,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十分必要。

2.3 规范陪护人员管理,有利于医疗工作正常开展

血液透析室通过实施陪护管理措施后,工作开展井然有序,病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患者及陪护的依从性显著提高,疫情期间无护理差错发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血透病区家属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血透室里的悲欢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自助透析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