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融合的研究

2021-12-08彭小平李刚罗倩倩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通信原理专业教学中华传统文化

彭小平 李刚 罗倩倩

摘要:专业课程中含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以《通信原理》为例,在教学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又能促进《通信原理》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通信原理;专业教学;中华传统文化;融合

一、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专业教学,还应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关注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本来就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专业课程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通过专业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1]。

二、《通信原理》专业知识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例分析

专业课程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辩证思维方法,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发掘其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下面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研究如何利用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效率和专业素质[1]。

通信的任务就是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有效性与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是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所占用的信道资源,即频带宽度,而可靠性是指传输信息的准确程度,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相对统一,且可互换[2]。如信道容量的香农公式、调制技术等均体现了两者既矛盾又相互联系,并可互换的关系。

通过上述知识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通信课程内部处处蕴涵着哲学思想,通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思想。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及矛盾分析方法来分析复杂的通信理论问题,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二者之间的统一,充分利用矛盾,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由此推动通信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通信问题,对于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是很难理解的;如果能够较好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就能够较容易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其学习效果就会明显提高甚至事半功倍。同时,通过《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当然,这也是《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3]。

在脉冲编码调制中,码组中符号的位数直接与量化值数目有关。如果量化间隔越大,量化值数目就越少,则码组中符号的位数越少,编码器越简单,成本越低,但量化误差较大,信号量噪比小,通信质量差。另一方面,如果量化间隔越小,量化值数目就越多,则码组中符号的位数也随之增多,信号量噪比也越大,通信质量越好,但码组中符号的位数增多后,使信号的传输量和存储量增大,编码器也较复杂,成本增加,也增加了系统带宽。因此,编码时,要选择“合适”的量化值数目,即编码位数。在语音通信中,通常采用非均匀量化8位的脉冲编码就能够保证满意的通信质量[2]。由此可见,在脉冲编码调制中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编码位数太少,通信质量较差,不满足通信的要求,所以说,编码位数太少是“不及”;为了提高通信质量,要增加编码位数,但编码位数太多,编码器较复杂,成本增加,也增加了系统带宽,降低了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因此编码位数太多是“过”。“合适”的编码位数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当然,在脉冲编码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哲学中量变质变规律的辩证思想,这个“合适”的编码位数就是通信质量较好的编码位数的数量界限—“度”;如果编码位数的量变突破了“度”的数量界限,反而造成通信的困难。“度”的辩证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实践活动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4],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并灵活运用这个原则,来指导我们的专业教学工作。

在模拟调制技术中,双边带调制不存在载波分量,调制效率是100%,全部功率都用于信息传输,但它所需要的传输带宽是调制信号带宽的两倍,占用较多频率资源,有效性较低;而单边带调制克服了双边带调制有效性低的缺点,所用传输带宽仅为双边带调制的一半,提高了有效性,节省了频率资源,但增加实现的难度。因此,在模拟调制过程中,既要提高有效性,尽量节省带宽,又要降低实现难度,增加实用性,所用频带既不能太宽,也不能太小,要选择“合适”的带宽,不宽不窄,恰到好处,引入带宽介于双边带和单边带之间的残留边带调制。同理,在模拟调制中也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总之,专业课程蕴涵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知识,更好地将专业知识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结束语

在专业教学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又能促进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真正意义的人[1]。

传统文化教育不可能脱离其他教育形式,而专业课程中含有极为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因此,专业课程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且能够有机融合,教师应该寓中华传统文化于专业课程教学中,但不应该生硬地加到专业课教学中去的,而是浸润在专业知识中的。然而,传统文化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专业知识相互渗透,彼此融合,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精神、独立探究与协作能力、指导并促进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也使专业课更丰满,更富有生机和人性。总之,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专业课的应有之义,从而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向同行[1]。

参考文献:

[1]彭小平,李刚,罗倩倩.《光纤通信》教学中专业知识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研究[J].新教育论坛,2020,14.

[2]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7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3]彭小平.通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辩证法[J].科技信息,2009,34.

[4]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學院教学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电子类专业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Y2020031)。

猜你喜欢

通信原理专业教学中华传统文化
在通信专业当中《通信原理》扮演的角色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通信原理”教学中OBE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原理”教学中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参与式教学在学前双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