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廷祥:用奋斗创造幸福

2021-12-08

老区建设 2021年19期
关键词:老梁木工桑葚

“等上半年的西瓜出售以后,我准备把贷款还清,再把种植技术教给其他贫困户,我们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在乐平市塔前镇塔前居委会杨安村地头上,梁廷祥開心地同帮扶干部说道。

几年时间里,在扶贫政策支持和帮扶干部帮助指导下,塔前镇杨安村贫困户梁廷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稳定脱贫,并走上致富路。

梁廷祥今年52岁,原是个建筑木工,一家四口,生有两个女儿。妻子梁菊香长期患有慢性病,小女儿曾患脑瘤,疾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外债。2013年,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帮扶干部知道梁廷祥有技术,必须帮助他树立战胜贫困的顽强意志。他们经常与梁廷祥聊生产、讲政策,疏通思想疙瘩。也因此,债台高筑、家庭不顺并未压倒瘦弱的梁廷祥。梁廷祥想:“只要勤劳肯干,凭着自己的木工技术,能支撑一家人的生计。”

为了给家庭增收,他除了做手工业、种好责任田外,2015年还专程到浙江路桥学习西瓜种植,2016年种了四亩西瓜增收了两万多元。初尝西瓜种植甜头后,梁廷祥有了一边做木工一边继续发展西瓜种植的念头。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恰恰这一年他在做木工时严重摔伤。他感到自己年纪偏大了,不再适合做爬高爬低的木工活,必须改行,专心瓜果种植。

2016年春节期间市场上价格高且而又供不应求的草莓吸引了梁廷祥的目光。他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乐平市草莓种植面积小,多从外地采购。“我调查发现,乐平的草莓种植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我想方设法发展草莓种植。”当大家问梁廷祥为什么想到种草莓时,他侃侃而谈。

于是他下定决心探索草莓种植,随后又专程到浙江省建德市草莓种植之乡大同镇学习,掌握了草莓的种植技术。当年,他大胆地尝试了草莓种植。老梁不仅胆大心细,而且勤劳肯干。他第一次试水就种植了四亩草莓。没有资金,他向政府求救,申请了五万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贴息小额信贷,加上自己的筹措,顺利建起了草莓钢棚。基地平整、施肥种植、管护销售,他都自己干,只有在销售季节,才让假期中的女儿一起搭把手,这样大大节省了种植成本。2017年春节期间他的四亩草莓喜获丰收,前来批发采购和体验采摘的顾客络绎不绝。一个小小杨安村,因为这个草莓种植基地变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当年他净赚了两万余元。正月里,梁廷祥笑盈盈地提着一大篮鲜红的草莓到镇政府每个办公室,让干部们尝尝他种的草莓,感谢党委政府对他的关心和帮助。

草莓种植的成功给了梁廷祥更大的信心和希望。2018年他制定了全年的种植规划:上半年种西瓜,下半年种草莓,不让田地撂荒。他大胆地租下了附近的12亩农田,扩大西瓜、草莓种植规模。

2018年上半年梁廷祥信心满怀地种下了12亩西瓜,他日夜都在西瓜地里劳动,西瓜地成了他的第三个孩子。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西瓜长势好,产量高。他望着即将成熟上市的西瓜,心里甜滋滋的。如果今年再赚上几万元,家里就会大变样了!可事与愿违,种植业受天气影响大,在西瓜将要采摘的前几天,几场大雨造成西瓜地背面的山水汹涌而下,沟渠的水倒灌而上,把西瓜地淹没了。望着西瓜在水面上飘飘荡荡,梁廷祥心如刀绞。退水后,梁廷祥一家人全力以赴采摘西瓜。尽管成熟的西瓜较多,但水淹过的西瓜只能低价出售。好在在帮扶干部和亲朋好友的共同帮助下,能卖的西瓜都卖完了,保住了成本。

水退之后,帮扶干部安慰梁廷祥早作准备,抓住下半年的草莓种植机会,扩大规模,把上半年少赚的一起赚回来。老梁鼓起勇气开始了下半年草莓种植的准备工作。

老梁把上半年的12亩西瓜地全种上了草莓。在一列列整齐排列的钢棚中,清瘦但很有精神的老梁每天都要查看草莓长势。一畦畦盖着薄膜的土地上栽种了几排草莓,翠绿的叶,健壮的茎,一颗颗饱满的草莓含笑地挂在茎叶间,绿油油叶子间夹杂着几点红色,几只蜜蜂飞来飞去。美,还有馨香。在老梁的精心管护下,这片草莓基地给他全家带来了丰收,2018年的草莓净收入超过了8万元。

吸取2018年西瓜被淹的教训,2019年他又开始研究圣女果和桑葚种植。当年,老梁种植的5亩西瓜、2亩桑葚、2亩圣女果当年喜获丰收。2020年老梁又扩大种植面积,桑葚、圣女果、西瓜等共计20几亩,单是西瓜就收获了近八万斤,净收入三万余元。当谈到怎样克服种植中发生的困难时,他感激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感谢帮扶干部对我的支持、帮助和鼓励。只要我们自己不甘于贫穷,勤劳肯干,也能脱贫致富。”现在镇扶贫站把梁廷祥脱贫致富的事迹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宣传,他成为了塔前镇用自己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榜样。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老梁木工桑葚
桑葚染红的夏天
采桑葚
桑葚干能解酒吗
把麻烦挂在树上
古桑园里摘桑葚
完美无缺
老梁中套
完美无缺
黄木工
黄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