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为热爱 甘愿平凡

2021-12-08付云燕张姗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19期
关键词:逸夫轩轩小男孩

付云燕 张姗

清晨,沿着充满生活气息的南关街到郑新里,再向西没多远就到了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逸夫小学(下文简称“逸夫小学”)校门口。学校德育副主任付晨迎接学生入校完毕,赶紧招呼我们走进校门,扫码、测温、登记,校园内响起了嘹亮的国歌,今天并不是周一,但逸夫小学依然举行了升旗仪式。几名学生放下手中扫帚,郑重地向国旗行注目礼。

“你们的学生真棒!”升旗仪式结束,我们向付晨伸出大拇指。付晨笑着说:“是不是更想见见学生的教师?待会儿你们看到的五位班主任,都已默默奉献二十多年,她们平凡又伟大。”于是在蒙蒙秋雨中,我们见到了逸夫小学的五位班主任,倾听了她们平凡中蕴含着不平凡的故事。

柴秋红:我不会让一个学生掉队

柴秋红是逸夫小学一(3)班班主任。经验丰富的她是“低年级教育高手”。她说:“一二年级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我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对待“小蜗牛”,柴秋红不会一味批评,更不会不理睬,而是多方寻找教育切入点,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班里有个叫轩轩的小男孩很调皮,上课时一会儿拿同桌的东西,一会儿转身和同学讲话,一会儿躲到座位下面……柴秋红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可爱的小男孩,每天都在思考该怎么教育他。最初,柴秋红会在轩轩上课不守纪律时点他的名字,他立刻收敛,但没过多久又故态复萌。尽管这样,柴秋红也从未斥责过他。她心里默念着:轩轩是小孩子,在习惯上突然有大转变是不可能的,需要通过正面鼓励逐渐改变。

经过观察,柴秋红发现轩轩喜欢画画,而且画画时非常专注。她跟轩轩家长沟通,了解到轩轩从小在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习惯上确实有欠缺。柴秋红建议从兴趣入手,培养轩轩养成好习惯。轩轩爸妈根据她的意见,和孩子商量后给孩子报了绘画班。轩轩很开心,在绘画班表现特别好。柴秋红和轩轩父母还分别跟轩轩约定在学校上课的要求。慢慢地,轩轩变了,虽然偶尔会犯点小错,但课堂纪律越来越好,也会认真听讲了。

柴秋红认为,学生不同,教师关爱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她曾教过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妈妈智力有问题,小男孩浑身脏兮兮的。柴秋红专门给小男孩安排有爱心的同桌,师生二人不厌其烦地教小男孩穿衣、清洗……说起这些,她说:“对特殊的学生,我们要给予特殊的爱。我想让这个孩子学会生活,在班级里感受到温暖。”

在班级里,柴秋红既是教师又是妈妈,她努力将班级建设成温暖的大家庭。天气凉了,她提醒学生增添衣服;学生生病了,她及时将他们送往医院……柴秋红努力呵护着每名学生幼小的心灵。她认为,唯有爱才能让学生感到被重视,才能让他们产生向上的动力。因为,爱是最好的教育。

“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柴秋红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用心对待每一名学生,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爱,帮助他们养成学习习惯,掌握生活技能。”她再次强调:“我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谢丽霞:是学生成就了我

尽管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脸庞,谢丽霞依然笑眼弯弯,充满活力。回忆自己的教学生涯,她笑中带泪:“我是五(4)班班主任,也是数学教师。我在逸夫小学快三十年了,每天工作其实很平凡。”她顿了顿,又满是自豪:“但我带的孩子都喜欢数学。”

已是不惑之年的马磊就是当年喜欢数学的孩子之一。1992年9月的一天,正在新民村小学(即现在的逸夫小学)读五年级的马磊见到了师范毕业刚刚走上讲台的谢丽霞,他不禁赞叹:“哇,老师好高好漂亮!”在马磊印象中,谢丽霞很要强,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为帮助后进生提高成績,经常在放学后辅导学生功课。学生们很喜欢这位美丽高挑、刚柔兼具的数学教师,学习劲头很大,班级成绩突出。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谢丽霞不忘关心学生生活,更对每个学生家庭了如指掌,现在走在大街上,也能认出自己当年学生的祖辈和父辈。马磊说:“我女儿现在逸夫小学就读,有时候我们不能按时到校接孩子,谢老师会亲自把孩子送到我母亲那里。”

马磊是某企业总经理,但他从没考虑过把户口从老城区迁走。他说:“我对逸夫小学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有深厚感情。我想让孩子在爸爸的母校成长,在爸爸的教师门下学习。”和马磊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曾经的学生热切地问:“谢老师,我的孩子要上小学了,您能不能教教他?”谢丽霞总会很感动。

逝者如斯夫,三十年前初登讲台的懵懂女孩如今两鬓已生华发。对此,马磊感慨:“谢老师把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学校和学生。从青葱岁月到迟暮之年,她一辈子只在一所小学,这种坚持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谢丽霞对三十年来的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她说:“教师的成就并非来自名与利。看到家长这样信任我,教过的学生已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知道自己对得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我很有成就感。”

李红娜:让我欢喜让我忧

“我喜欢孩子,每个孩子我都会特殊对待。”已在教师岗位奉献了二十四年的李红娜如是说。她是逸夫小学三(5)班班主任兼数学教师,她把无尽的爱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竭尽全力帮助他们。

十几年前,一次期末家长会上,一位家长紧紧握着李红娜的手激动地道谢:“您才接这个班一年,就让我家孩子的数学成绩从不及格蹿升到90分,是您给了他信心和动力!”家长口中的这名学生基础薄弱,同学嘲笑他,家长指责他。李红娜认为应当先帮他树立自信心,在上课时会特意让他回答简单的问题,答对了表扬他,作业稍有进步就为他画一个大大的笑脸,写一两句鼓励的话。为了让这名学生跟上学习进度,她专门安排学习优异的热心同学和他同桌,自己也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开小灶”,还为他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渐渐地,这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不及格到及格再到良好,直至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时首次考到了90分。

2015年9月,李红娜巡回到一年级课堂。在一群天真无邪、叽叽喳喳的小不点中,她发现了一个戴耳蜗的小男孩。得知小男孩听不清别人的话且自己说话也含含糊糊,李红娜不由得心疼起来。放学了,她把小男孩安排在路队排头,手拉手把他送到家长面前。小男孩的父亲瞬间动容,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老师!没想到您这么关注他。”

很快,李红娜了解到,小男孩先天性失聪,因家庭经济原因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致使听力和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也受到了影响。留意到有些学生在有意无意地疏远小男孩,她专门召开了“如何关爱和帮助同学”主题队会,引导大家接纳和关爱他。她还将小男孩的座位安排在讲台旁边,便于时刻关注他。渐渐地,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小男孩开始举手回答问题,而每次答对时同学们都会为他鼓掌加油。慢慢地,小男孩的脸上有了笑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男孩因身体缺陷造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需要长时间调整。后来的几年里,李红娜为他操了很多心。但她发现,小男孩品格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他懂礼貌,见到教师主动问好;他善良懂事,经常主动帮助教师开关电脑。李红娜把他内心向上向善的种子培育得很好。

“作为一名普通的园丁,我会尽力让每朵小花灿烂开放。”李红娜说,“为此,无论多么曲折的路,我都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荆亚丽:我的“正三角”方法论

我们在逸夫小学访谈时,正赶上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对辖区学校的学生进行核酸抽检,五(5)班班主任荆亚丽站在本      班参加抽检的学生队伍前,醫务人员每检测一个学生,她就认真拍下一张照片,通过微信发给家长。我们不禁感叹:“小学班主任要管这么多学生,很少有人能如此细致地进行家校沟通呢。”荆亚丽说:“我希望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这样,教师、家长和学生才能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就像一个‘正三角,稳定的三角形会带来稳定的学习氛围。”

荆亚丽是数学教师,她的“正三角”比喻很巧妙,但要建起“正三角”可不容易,她付出了很多心血。1998年,荆亚丽来到逸夫小学第一天就当上了班主任。当年,她年轻气盛,有一次被一位家长当面骂哭后,委屈地向一位老教师倾诉,那位教师说了一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句话让荆亚丽顿悟,她开始不断反思和调整。她明白,自己跟家长目标是一致的,与家长谈话时需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为方便家校合作,她为家长厘清职责,比如家庭作业只要检查是否完成即可,对错由教师判定。她实事求是地为家长分析学生优势、指出过失,向家长提供合理的教育意见。渐渐地,家长越来越理解教师,家校配合度也越来越高。

荆亚丽跟家长沟通非常细致。每天批改作业时,遇到优秀作业她会及时拍照跟家长分享,有问题也会单独沟通。每次活动,比如写字比赛、班级大课间、早读活动以及班级课间一瞥、读报时光、班会主持等,她都会拍下精彩瞬间,实时发布在家长微信群里,与家长共享欢乐时光。有细心的家长把照片做成相册,留给学生做永久纪念。每晚,逸夫小学开启紫光灯为教室消毒,她也会向家长拍照通报,让家长放心。

就在我们来校访谈前一晚,班里有位家长跟荆亚丽电话沟通学生教育问题直到深夜。那名学生报了许多兴趣班,能歌善舞,但学习成绩提不上来。家长问该怎么办,她建议:“兴趣需要继续培养,但要有重点,否则孩子没时间学习了。”她特别提醒家长:“该以哪个兴趣班为主,一定要多听取孩子意见。”

“班主任工作多是平凡的事情,非常琐碎。”荆亚丽说,“每件事情你考虑到了、沟通到了也做到了,教师、家长和学生就会形成稳定的‘正三角。关系稳固了,家校共育也就顺当了。”

宋艳丽:被学生想起令我倍感幸福

“宋老师,您的信!”2019年9月10日清晨,逸夫小学四(4)班班主任宋艳丽像往常一样走进学校,门岗师傅拿着厚厚一叠信向她招手。她接信一看,都是往届学生寄来的。门岗师傅笑着说:“这一叠信有二三十封吧,就属您的信多!”

“宋老师,也许您已经忘记了,但我永远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您提了一个问题,许多人争着举手,您唯独点了我的名字。您饱含鼓励的目光让我信心百倍……”宋艳丽至今仍记得这封信的内容,说着说着不禁红了眼眶。能在教学时触及学生心灵,多年后依然被学生想起,不是件容易的事。宋艳丽的秘诀在于,她给了学生理性而成熟的爱。

二十多年前的宋艳丽,空有满腔热情却不知如何对待学生。当被学生气得哭鼻子时,她心想:“我对你那么信任,你却辜负了我,我是多么失望啊!”有了孩子后,她才幡然醒悟,自己每天面对的学生也是未长大的孩子呀!看着学生稚嫩的脸庞,她又想:“他们在家里什么样?父母肯定也像我一样对自己的孩子充满希望吧!”从此,她看待学生的目光,不是埋怨而是关爱,她不再求全责备,而是循循善诱。学生一天天进步,宋艳丽对学生的爱也一天天成熟。

这份成熟的爱里有尊重、理解与宽容,更有童心。2020年,宋艳丽发现有学生爱看《米小圈上学记》,好奇地信手翻看起来。她发现,这套书语言生动诙谐,贴近学生,尤其是米小圈的三个同桌很有意思:第一个同桌李黎学习成绩优异,但爱告米小圈的状;第二个同桌徐豆豆老是管不住自己;第三个同桌潘美多学习好,经常鼓励和帮助米小圈。三个同桌的故事,引起了宋艳丽的思考:我何不利用这套书和学生深入交流呢?

一次队会课,宋艳丽抛出问题:“你愿意做怎样的同桌?”让学生结合《米小圈上学记》讨论发言。喜欢的书籍与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学生们立刻来劲儿了,一个个争先恐后举手发言,讨论非常尽兴。最后,大家都明白了怎样才能成为受人欢迎的同桌。

自1996年初登讲台,至今已有二十五年了。对她来说,这二十五年是平凡的,是日复一日的教研、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对她来说这二十五年也是幸福的,正如宋艳丽说:“我付出的爱是有回报的——能被学生想起,真的太幸福了。”

猜你喜欢

逸夫轩轩小男孩
扶起小男孩
金玉良言
学生甲
开学
解救轩轩
夏雨
小男孩
下次吃2点
谁救了比丘国里的小男孩
还剩下几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