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对乡村教育的促进作用探析

2021-12-08李飞军徐源玎农媛媛潘邦蓝马维智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李飞军 徐源玎 农媛媛 潘邦蓝 马维智

摘 要:文章以“互联网+美丽乡村课”的探索形式,对我国互联网助力乡村教育的状况进行分析。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了“互联网+”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模式以及现状,再结合本项目开展的过程阐述其模式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和讨论农村學校存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师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完善互联网授课配置、提高教师队伍对互联网应用能力等对应的建议,以期为“互联网+”乡村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教育;互联网+;信息技术

0 引言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使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不断深入发展,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助力产业信息化,培育各行业领域发展新动能。“教育是兴邦之本”,是人才培育的基础。受经济、地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的教育资源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不断与各领域行业交融创新,“互联网+”的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通过互联网助力乡村教育,实现教育帮扶,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新的模式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必然在认识和经验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互联网形式对两所教育相对落后的乡村学校进行线上实时授课,并从课堂实践出发,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背后的原因、展开思考。

1 “互联网+”乡村教育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王振顶[1]认为,“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社会各个角落连接起来的网络。“+”是指将互联网作用于传统的各行各业,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动力和产业革新的创新力,实现社会资源与信息的共享、调度和支配。

乡村教育是指我国农村地区以农村人口为主体,进行不同类型的教育和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的总体概括。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

“互联网+”乡村教育就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核心过程,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农村地区的教育相结合,优化和整合教育资源,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应用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为学习者提供灵活、优质、个性化的远程教育的新型服务模式,实现教育转型和帮扶,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2]。

1.2  “互联网+”乡村教育模式发展进程

在国家倡导下,人们开始将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打造新的经济模式,用信息技术激发传统行业的活力,创造出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最初“互联网+”这一新的模式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而在教育领域发展缓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意识到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加上新技术的涌现赋予教育新的形态,从而形成了全面的、系统的,对乡村教育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互联网+”乡村教育模式。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互联网+”乡村教育模式具有便捷、实用、跨越时空界限等优势,其次它更加强调开放性,能够满足学生更多的需求。

“互联网+”乡村教育不仅仅是乡村教育顺应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区域教育资源的需要。2018年4月16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了“互联网+”乡村教育的新方向,以远程教育形式为主,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这些政策为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以信息化的方式促进乡村教育形式转变,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1.3  “互联网+”乡村教育模式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1.3.1 对教育形式的影响

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互联网+”乡村教育融入先进的网络教学理念,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会逐渐改善乡村教育的方式,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打造农村教育新范式。

1.3.2 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在制定课程时,不仅仅要考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满足儿童在技能价值、情感、审美、创造等各方面的需要。学校通过互联网向学生输送优质的兴趣课程,丰富他们的课程体系,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1.3.3 对教师的影响

“互联网+”乡村教育会转变老师传统的教学思维,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通过观摩、学习线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本地教师的教育理念、信息素养和教学方法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2 “互联网+”乡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农村小学硬件设施有待改善

互联网发展迅猛,但有些乡村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技术水平落后,信息化多媒体设备建设不完备,对已有设备的后期维修和定期检查不够。此外,农村小学还存在网络信号不稳定,话筒收音效果差,直播教学卡顿的问题。

2.2 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基础保障不健全,乡村学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从教师来源看,部分教师并不具备完善的教师素养,且一人教授多门课程,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操作运用实施能力不足,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一般只用来放映课程PPT,难以满足教学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进行线上教学的志愿者教学能力不足,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只停留在对教材的讲解,还不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

2.3 教学课程缺乏衔接

用以线上支教的课程资料在内容设计方面有失考量,不系统、不科学,与学生课本不衔接,与学生需求存在出入。例如项目组在教育教学课程中存在主观预测,没有基于项目点小学学生的客观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地设计和讲授。现有的课程没有形成体系,结构参差不齐,对学生来说是零散的知识点,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促进“互联网+”乡村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互联网教学设施配置

为了确保农村学校配备相对完善的“互联网+”教育的硬件设施,政府需要努力实现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筹措多元化。政府增加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财政资金,同时拓宽与大学生公益社团、公益组织、培训机构募集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渠道。并且,将专项资金真正落实于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补齐设备缺口,配备专业人员,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检查、维修[3]。

3.2 提升教师队伍的互联网教学能力建设

学校定期开展教师互联网信息技术实操运用的培训,并通过奖励机制来鼓励教师积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加教师对外交流的机会,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此外,政府通过改善乡村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如薪资、住房补贴等多项措施来吸引优秀人才,带动教师队伍能力的发展。

3.3 促进学生需求与课程供给的有效衔接

学校增强互联网教育课程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设计出适用的课程体系;联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机构和组织,搭建既满足学生个性化、社会化需求,又能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丰富教学内容。

4 结语

为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运用新兴技术建设教学服务平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互联网+”乡村教育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各界人士依托“互联网+”的优势,与时俱进,合力打造符合乡村教育发展的线上教学平台,建立精准化、规范化的“互联网+”乡村教育体系,从而解决“互联网+”乡村教育模式的主要问题,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推进乡村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顶.“互联网+”的含义认知、构成创新及其语言影响[J].语言文字应用,2017(2):74-82.

[2]席东风.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J].山东工业技术,2019(7):237.

[3]罗敬.基于改进型FIAS农村小学同步直播课堂交互问题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编辑 王永超)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