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四个结合”中推进办实事开新局

2021-12-08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奋斗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关工委党史精神

■ 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点,全省各级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重大部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下简称“两学”),紧密联系关心下一代工作实际,在统筹“四个结合”上聚焦发力,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

一、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推动“两学”往深处走

“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政治宣言。我们按照中国关工委的要求,把学重要讲话和学党史当做头等大事来抓,采取多样方式,推动学习不断深化。

一是制定方案指导学。今年年初,我们下发全省关工系统的党史学习教育指导方案,全省13 个市(地)和6 个系统也都下发了各自的工作方案,有的还转发了中国关工委和省关工委的工作方案。“七一”后,省市两级关工委又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专门部署。130个县区关工委都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了学习计划。齐齐哈尔市关工委在方案中划分宣传动员、组织实践、总结收尾三个阶段,重点突出“五个系列”,即一个系列班子专题学习、一个系列队伍专题培训、一个系列“五老”专题宣讲、一个系列红色资源瞻仰、一个系列关工对外宣传,并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学习不走过场。

二是以上率下带头学。省市县三级关工委领导班子共有792 人,带头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使之成为自觉行动。省关工委将“两学”纳入机关学习和党支部活动的重要内容,领导带头讲党史、学讲话,突出宣讲伟大建党精神,从回望过去的四个“伟大成就”,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为机关全体党员作了生动的学习辅导。绥化市关工委今年以来组织开展集体学习5 次,就建党百年所走过的艰难历程、重大历史事件、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贡献等开展座谈讨论,人均做学习笔记万字以上,共撰写体会文章20 余篇,被市以上媒体采用7篇。有22人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征文、诗歌创作、书画比赛、红歌演唱等活动,8人获得奖励。

三是联系实际深入学。省关工委全体成员认真联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沧桑历史,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入新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惊天动地,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展开深入学习和热烈讨论,领悟到我们党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真谛所在,深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更加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和爱戴。今年恰逢省关工委成立35 周年,我们紧密联系35 年来由省直关协到省关协再到省关工委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从开始的只有省直关协一家关工组织、不足60 名“五老”,到现在遍布全省的45667 个关工组织、243232 名“五老”,队伍壮大最根本的原因是省委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党组织的重视支持。大家围绕“爱关工,担使命,开新局”谈感受、吐心声,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坚守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上来。

二、加强“五老”培训与发挥主体作用相结合,推动“两学”往活处走

“五老”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是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责任。我们对全省“五老”坚持每五年培训一次,市(地)每三年培训一次,县(区)每两年培训一次。据初步统计,“两学”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0 余次,培训关工委成员和“五老”骨干30000 余人。在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的基础上,各级关工组织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在活化教育形式上各展其长:

一是让“五老”发挥特长“讲起来”。“五老”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善于演讲是他们共同特长。全省组建各类宣讲团800 余个,有10000 余名“五老”活跃在宣讲第一线。伊春市关工委组成“五老”宣讲团12 个,成员50 余人,深入到85 个社区、学校和军营,开展“两学”专题宣讲120 场次。为适应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他们注重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开办了微讲堂、云课堂,每日一个党史知识,每两天一个党史故事,每周一次党史讲座,形成了电视播、网络载、微信传、报刊登、邮箱送的大宣传格局。哈尔滨铁路局关工委开展“两学”以来,组织“五老”深入车间工段宣讲830余场,有16800名青工听宣讲受教育,其中8004 名青工提出入党申请,3191 人被列入入党积极分子,722 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是让“五老”发挥技艺“展起来”。“五老”中不乏摄影、绘画、书法、剪纸、木刻等艺术人才。大兴安岭地区“五老”敖荣春,自费办起2 个展室,展出精美的个人摄影300 余幅,并向观众免费开放。他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融入到家乡的山水摄影之中,接待参观者达1000 余人。作为青少年才艺培训基地,已无偿培训摄影爱好者200余人。

三是让“五老”发挥才智“写起来”。在“两学”活动中,“五老”亲自动手编写教材、撰写讲稿。全省编写党史教材和有关乡土教材100 余部,起草党史讲义和宣讲材料1000 余篇,撰写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500 余万字。哈尔滨市道里区关工委副主任、全省“最美五老”程联群,10 年来笔耕不辍,倾心为基层编写党史和乡土等方面教材,主编《哈尔滨红色历史简介》《传承红色基因的典范》、“中华魂”读本导读文稿等10 部,约90 万字;撰写宣讲稿等80 余篇,约50 万字;编写小常识简介等500余篇,约60万字。

三、“两学”教育与其他有关教育相结合,推动“两学”往高处走

在“两学”教育中,各级关工委注重和其他教育相融合,进一步丰富“两学”内容,引领精神高地。

一是与黑龙江“四大精神”教育相结合。2016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指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黑龙江“四大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黑龙江省是东北抗联的主战场,东北抗联的11 个军,有9 个军曾在黑龙江战斗过,抗日英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无数英烈在这片土地上为国捐躯。省关工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发掘东北抗联这一红色教育资源,成立东北抗联史编写组,由沿革情况、英模人物、重大事件三部分构成,结集发到各市(地),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用教材。佳木斯市关工委顾问宋金河,自筹资金建起以宣传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展出各类物品10000 余件,接待参观人员3000 多批次,超过15 万人,其中青少年达8万人。

为进一步宣扬北大荒精神,北大荒集团关工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对“五老”提出“三个讲清楚”:要把北大荒在开发建设中形成的艰苦奋斗精神讲清楚;要把北大荒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讲清楚;要把北大荒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讲清楚。共青农场关工委组建了由42位平均年龄75岁的“五老”组成的“初心红”志愿者协会,先后为青少年和干部职工作弘扬北大荒精神报告1000多场次,受教育者达20万人。

大庆市关工委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纳入大庆市国民教育体系,编写专门教材。全市中小学校全部开设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课程,32万名学生受到教育。他们还充分利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松基三井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组织青少年到红色基地参观超20 万人次。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感召下,2020 年以来有10000 多名在校生递交入团申请,6000余人光荣加入中国共青团。

二是与本土红色资源教育相结合。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黑龙江省现有红色资源152 处,其中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教育基地11 处。绥芬河当年曾是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开展工人运动、组织武装斗争、往返共产国际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时,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在这里落脚。正是因为有了这条秘密交通线,“六大”才能跨越国境顺利召开。绥芬河市修建了国内唯一的“六大”纪念馆,展区分三个部分向人们展示“六大”的重要影响和伟大贡献。绥芬河市关工委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组建了由37 人参加的“百年口岸党旗红”——“五老”宣讲团,进学校下村屯上军营,宣讲中东铁路、党的早期组织,特别是“六大”的重要影响和伟大贡献近100 场。还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走进党史馆,争做红色解说员”倡议,有474 名学生走进纪念馆轮流担任解说员,在解说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明显提升,爱党爱国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是与地方史教育相结合。地方史是当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具有很强的资政育人功能。呼玛县关工委主任刘云组织人员编篡了从莫尔根到漠河跨度300 多年的《古驿史画》一书,作为助推党史学习教育的乡土教材。该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系统讲述了从近代清朝抗击外敌到现代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等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和英烈事迹,并进入到全县8 所中小学校、3 个社区、65个村屯。全县各中小学校128个班级、2973名学生利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的校园阅读课,认真阅读《古驿史画》,极大地激发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撰写读书笔记2000 余篇,制作荐读小视频300余件,绘制手抄报等作品200余件。3 个社区还利用《古驿史画》中提供的史料,到呼玛县第一任县委书记荫正祺烈士牺牲地、吴八老岛反击战遗址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受教育者达2752人。

四、“两学”教育与办实事解难题相结合,推动“两学”往实处走

把“两学”成果转化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际成果并使之落地见效,是“两学”活动的落脚点。全省各级关工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办实事解难题中开新局。

一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解难题。为困境青少年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题中要义。据统计,2020年以来全省关工系统帮扶贫困青少年17000 人,捐助实物和现金累计达5094 万元。哪里有困难,关工委和“五老”就出现在哪里。牡丹江市东安区关工委了解到有一部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庭审时没有家长出庭陪审,他们通过和区法院沟通协商,成立了由10 名“五老”组成的“耄耋护航队”,担任法院执法监督员和陪审员,为没有家长出庭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做代理家长,提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见。几年来,他们受邀参加区法院庭审22 场,为27 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做代理家长。在他们的监督和陪审下,有22 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免于刑事处分,31 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减轻了刑事处罚。

二是为防止脱贫户返贫办实事解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几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中央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省关工委明确要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不仅主动参与精准扶贫,还要积极参与防止返贫。庆安县民乐镇有32 家青年贫困户靠养猪实现了脱贫,但在猪肉降价、饲料涨价的情况下,养猪利润大幅度下滑,他们思想产生动摇继而想丢掉这项产业。镇关工委常务主任毕景文发现这一问题后,进行了认真的市场调研,他认为养猪产业使这些农户实现了脱贫,也积累了经验,不能轻易丢掉,应当从改良品种入手来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于是他帮助养猪户从加拿大购置优良母猪,从美国购置种公猪,杂交培育出优良的长白猪品种,在此基础上又帮助两名青年合作办起种猪场,每年提供优良猪崽2000 多头。改良后的育肥猪很快走俏市场利润大增,不仅稳住了生猪养殖产业链,也巩固了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三是为助力乡村振兴办实事解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具有里程碑意义。省关工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较早发出“乡村振兴,五老行动”的号召,动员广大“五老”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哈尔滨和绥化两市关工委积极抽调干部到基层挂职,直接参加乡村振兴工作。五大连池市兴隆镇青年农民刘冬雪想发展玫瑰花种植加工产业,苦于资金不足。镇关工委主任申海涛多次到上级有关部门帮助沟通协调,最终争取到扶贫资金170 万元,新建一座600 平方米厂房,引进玫瑰花深加工两条生产线,正式成立“矿泉玫瑰园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黑土奇芳”商标。刘冬雪在本村种植食用玫瑰245亩,带动市域内种植600亩,省内种植1000 亩,成为黑龙江省北部最大的绿色食用重瓣紫玫瑰种植基地。为解决销路不畅问题,申海涛又帮助联系哈尔滨某知名食品厂,使合作社成为其重要原料供应基地。现在,刘冬雪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带动120户农民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

猜你喜欢

关工委党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第一次学党史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受欢迎的“三心牌”关工委
蒙牛有个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