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021-12-08焦利娟

奋斗 2021年15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农户

■ 黄 禹 杨 旭 焦利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托管作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重要途径,更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方式。近期,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更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黑龙江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利契机,高标准实施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项目,全省农业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速推进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背景及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空心、人口老龄等问题日渐凸显。同时,由于粮食价格波动较大、极端气候等多重因素影响,小农户种植效益及种植意愿逐步降低。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具有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优势,但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面临着土地流转费用高、流转期限不稳定、生产大宗粮食作物效益不高等问题。

由此,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更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其服务模式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农民在保留土地承包权、收益权的前提下,把“耕、种、防、收”等环节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组织统一经营的模式,切实解决了由于农业劳动力短缺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推动了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黑龙江省把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整省推进,通过示范县、示范乡(镇)建设,引领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全面展开。2020 年,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16亿亩次,其中全程托管服务面积650 万亩。兰西县“生产托管+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粮食银行”的全程托管服务模式,作为农业生产托管的典型模式,已在全国推广。黑龙江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农业生产托管的“龙江模式”。

当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农户担心托管收益得不到保障、托管服务组织成型的较少、服务组织在人才、资金、应用方面能力还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稳步改革、持续推进、化解难题。

二、发展意义非凡

(一)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经过多年实践,逐步替代不愿种地和无法种地的农户进行“耕、种、防、收”全程以及单个环节和各环节的生产托管服务。对农民个人来讲,在未改变土地承包权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得到土地产出效益,并且从劳动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获得更多收益。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利用技术、机械、管理等方面优势,有效推动耕地与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多种要素整合,在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成效显著。

(二)解决了“如何种地”的问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助力,依托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发展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将托管服务向整村(屯)推进。在服务过程中统一进行机械化作业,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应用免耕、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科学把握耕种时间、规范田间作业管理、有效降低极端天气影响。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不仅使大量农民脱离田间劳作,还大大提高农机具的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解决了“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托管服务组织,通过托管模式实现服务组织和农户的双收益。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来土地,需要承担高额的土地流转费用和农业生产成本,农户流转土地只能得到土地流转租金收入。而托管模式下,原来自己种地的农户托管后可获得节省成本费用、产出增收收益。因此,流转土地的农户改为托管方式后,收益提高。同时,托管服务组织获得规模化生产节省的成本费用,较土地流转方式降低了资金成本,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从这角度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进了耕地规模化经营,有效控制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粮食产量和品质、增加了服务组织和农民的双方收益。

(四)解决了“农村宅基地闲置”的问题。农户把耕地托管给服务组织后,逐步转向城镇务工、生活。籍此,科学合理地整合原有的自然村屯,把基础好的屯规划整合成中心村庄,然后采取货币补偿、统一安置、宅基地置换、资格置换等多种方式对空心村屯宅基地进行盘活搬迁,将村屯农户逐步吸纳到中心村庄。原有村屯宅基地被盘活以后,村庄建设用地由居住功能向现代农业、生态环保、乡村旅游等非居住功能转变,集中发展各种新兴产业。整屯盘活后收储的宅基地,可以实施复垦还耕,以农业生产托管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完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功能。

三、发展潜力巨大

(一)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由于每个农户承包地基本是多块耕地并存,耕地碎片化严重,既给农户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带来很大麻烦,更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农户通过托管服务后,由托管服务组织统一选择种植品种,形成规模化经营。同时,通过大机械作业,能够有效巩固和提升粮食产量。目前,黑龙江省200 亩以上的规模经营面积超过1.3 亿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4%,还有46%的耕地没有进行规模经营。黑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8.4%。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的持续增加,黑龙江省土地规模经营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二)耕地平整辽阔,有利于大机械作业。黑龙江省地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全省85%以上耕地集中在两大平原。两大平原地势平坦、集中连片,耕地坡度绝大部分在5 度以下,适合大机械作业。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为6359.1万千瓦,位居全国第六位。拖拉机保有量超过160 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农机总动力为2124.8万千瓦。目前,这还不能满足全省农业规模化生产需求,大型农机具作业还具有很大潜力。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农业生产由小机械向大机械作业、小规模向大规模经营转变,能够提高大中型农机具使用效率。

(三)耕地质量较好,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土地开发较晚的省份,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肥沃,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地处高寒高纬度地区,减少病虫害发生,化肥和农药施用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建有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基地,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8500 万亩。通过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对土地进行规模化作业,便于技术人员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管,科学施用农药和肥料,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利用科学方式统一进行还田或肥料化处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使黑土地肥力保持长久,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依托广播、电视、纸媒、微博、微信等载体,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用、成效以及典型经验做法进行广泛宣传报道。组织县乡干部深入村屯、农户进行宣传讲解,让农户对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发挥村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先锋引领作用,从根本上消除农户顾虑,形成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购置农机具、仓储用地等。这些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比如,需要进一步运用政策激励机制,加强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给予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进行信贷方面的支持。提升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全程托管参保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增加农业产量保险,打造多元化金融服务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与保险企业互惠合作。

(三)加大组织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自优势。比如,农机合作社的设备优势、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优势、农业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等,坚持主体多元、服务专业的原则,培育形式多样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同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等以合作、参股、独资等形式参与创办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支持服务组织吸纳当地农民参与生产经营,加快建立规范配套、合理有序的经营管理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