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展

2021-12-07伍颖光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进展预防并发症

伍颖光

摘要: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最早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被提出,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解决办法。临床关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探讨文献较多,而有关术后并发症的专向研究偏少。本文则主要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展,集合前人学术观点与研究结论,归纳于一文,总结各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对策,撰写成文,望为读者在相关领域内的研究与学习提供一份帮助。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并发症;预防;进展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1

颈动脉狭窄是指颈总动脉分叉处或颅内动脉起始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一旦硬化斑块增大或产生破裂,将致远端灌注压下降,致低灌注性脑梗死。当今社会,颈动脉狭窄已成为致人死亡的重要疾病原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为颈动脉狭窄的主流对症治疗术式,因其疗效确切,且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安全性较高,收到医患群体的广泛好评。但任何术式毕竟属于侵入性操作,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术后各类并发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脑高灌注综合征、颈部血肿或出血、颈动脉血栓、脑卒中、感染等。本次研究,基于上述常见并发症的预防现状进行研究,综述如下。

1 脑高灌注综合征

现阶段,关于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研究,临床尚未得出确切定论。但一些学者认为,脑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或与颈动脉窦反射破坏、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管腔突然放大导致同侧血液高灌注相关。高度狭窄血管远端的脑部有水平相对偏低的血流再灌注状态,此时一旦管腔狭窄问题得到解决改善,脑血流灌注水平将显著升高,致脑高灌注综合征病发。关于此并发症的预防,首先,要求临床医护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的症状表现,如头痛、癫痫等,做到可疑病例的及早发现,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当出现脑高灌注综合征时,血压就成为最直接有效的病情进展观察指标。一般而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的收缩压在120~140mmHg内,舒张压在80~90mmHg内;血压水平异常是疑似脑高灌注综合征的危险因子。一旦出现血压异常升高问题,可以采取降压药干预的方式缓解病情进展,控制脑血流量。如范艳竹等文献提出观点,认为血压过高会加大脑水肿、脑出血风险,而血压过低会引发脑缺血同时诱发脑血管痉挛。文献建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血压测量取双上肢,15min/次,若血压波动能够控制在10mmHg,则适当延长至0.5h/次。文献还提出,脑高灌注综合征常见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数小时至三周内,且其中40%的患者会因抢救治疗不及时导致脑出血预后甚至死亡。范艳竹等建议将血压控制在低于150/90mmHg,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文献建议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还可适当加用加强尼龙80mg、25mg氢氯噻嗪等药物,充分发挥降血压、降颅内压的给药效果。除药物干预外,给予患者的的健康指导与医疗关怀同样重要,如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咳嗽;优化饮食供应,若患者有便秘表现,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若患者伴随抽搐、头痛等症状,予以及时解决;术后注意镇痛干预;治疗注意小心,手法、语气温柔。如谢乙团等研究证实,经血压控制,38例患者中仅2例出现脑高灌注综合征,治疗有其积极意义。通过量化数据进一步支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2 颈部血肿或出血

术后需要对患者的手术创口进行严密检测,前2h做到0.5h/次检测伤口情况,重点观察伤口有无出血问题,引流液的性状与容量等。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将患者床头抬高约30°,继续保持卧位休养。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术后恢复期间要注意保暖,避免因感冒导致的咳嗽、喷嚏等行为出现,不利创口的愈合。尽可能地减少颈部活动,规避颈部压力性出血。必要时下达医嘱,请护方配合采取沙袋压迫伤口、冷敷干预。当切口出现张力性水肿,或引流量超过50ml/h时,需要立刻送入手术室外科止血。查房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吞咽困难、切口局部肿胀伴随疼痛问题,警惕血肿。若血肿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或压迫颅内神经、颈内动脉,酌情上机械通气,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游慧超等所撰文献肯定了颈部血肿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常见并发症,建议术中要尽可能地规范操作,科学止血,术后做好相关观察。游慧超等研究期间发现1例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十余分钟后窒息昏迷,经拆开颈部缝线、清除部分血肿后给予气管插管,得到有效治疗。文献建议,首次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部切口敷料尽量避免过量过大,确保医方更加理想地观察颈部血肿切口。处症状、体征监测外,CT、超声等技术也能够很好地检出颈部血肿,便于医方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3 颈动脉血栓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颈动脉血栓患者的常见症状有谵语、昏迷、烦躁、偏瘫等,症状、体征监测是检出颈动脉血栓的有效途径之一,当予重视。首先,医方需要加强临床查房频率,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学监护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肝素静注、口服抗凝药等方式,可有效避免机体血栓形成。孙焱等研究对比了不同剂量肝素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给药效果,最终发现0.8mg/kg剂量下,患者的手术抗凝需求与术后抗凝需求均更佳。另一项权威文献证实,为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患者提供阿司匹林抗凝药口服治疗,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率显著下降,有效改善患者不良预后结局,治疗有积极意义。当然,临床在为患者提供抗凝药物时,也需加强患者的凝血、出血监测,并指导患者凝血功能定期复查。必要下可采取床旁超声检查,加强对患者颈动脉血管的监测,做到疾病的及早检出,及早处理。若患者伴随有明显的意识或活动功能障碍,尽快建立顱脑CT、多普勒超声检查。

4 脑卒中

脑卒中可在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数小时内发病,常见的典型临床症状有偏瘫、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当患者栓子脱落后,阻滞脑部大血管,直接导致颅脑血管大范围栓塞,导致严重不良预后,因此术后需要密切监视患者有无肢体功能障碍或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视力障碍问题,并联合医务人员相互配合,予以患者康复运动训练,改善其疾病预后。如高品操等、周依群等研究,均证实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疾病预后的有益价值。而术中优化操作,同样可避免术后脑卒中问题的出现。如秦海林等建议,术中先阻断颈内动脉,最后阻断颈外动脉。保障血管外翻缝合,旨在确保腔内光滑,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在补片缝合血管时,规避外膜纤维进入血管腔。在缝合血管至最后三针时,可松开颈内动脉临时阻断钳,保障最后的缝合在血管充盈状态下完成,尽可能规避空气栓子、斑块碎屑产生,降低术后脑卒中发生率。

5 小结

循证证据表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临床应用率高。虽然手术发展到今天,技术积累已经较为成熟,但回顾上述历史文献,知该术式时下仍旧无法完全避免并发症问题,因此强调医方需要规范操作,加强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正确防治并发症,保障患者理想预后。在本次研究期间,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关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展仍有欠缺,如颈部血肿或出血、颈动脉血栓预防的循证证据支持较少,难以支撐学术观点的流行。未来还需进一步关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加强对该术并发症防治研究的投入,提升手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耀国,陈忠,寇镭,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脑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21):1636-1640.

[2]禹博文,李付勇,邹建军,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0,25(2):72-75.

[3]夏友传,乔彤,司春强,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的回顾性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8(5):445-447.

[4]蔡艺灵,刘丽.高度警惕脑高灌注综合征[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3):169-173.

[5]范艳竹,赵东红.200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管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1):73-75.

[6]谢乙团,胡栋,李富雄,等.血压精准控制对颈动脉内膜剥脱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3):248-250.

[7]游慧超,李文琦,欧阳和平,等.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后颈部急性血肿抢救2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9):617.

[8]游慧超,李文琦,陈迎春,等.初次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经验总结(附31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37(8):735-737.

[9]李会华,张宏伟,李岩,等.显微镜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临床并发症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8):38-40.

[10]孙焱,黄华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不同剂量肝素对抗凝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3):2842-2844.

[11]孟庆宇,李喜春,赵明宇,等.参麦注射液联合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在预防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31):58-63.

[12]高品操,唐芳,杨义,等.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10):1198-1203.

[13]周依群,廖坚,唐琦,等.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方案的临床运用分析[J].上海护理,2020,20(3):16-19.

[14]秦海林,胡军民,秦汉,等.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后缺血型脑卒中的防治[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11):743-745.

[15]林玉廷,仇红伟,任英杰,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21例临床分析[J].人民军医,2019,62(9):860-863.

猜你喜欢

进展预防并发症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2020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April Fool’Day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