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东北地区乡镇森林资源管理利用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1-12-07崔伯

花卉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乡镇

崔伯

(通榆县自然资源局,吉林 通榆 137200)

1 加强东北地区乡镇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森林资源包括树木、草本植物、林中的动物再加上水、土等相关整体环境,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占据着较大比重的生态环境,对气候、经济有重要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方略,表明我国对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森林地处偏僻,周边多是乡镇,因此国家急需为这些乡镇制定合适的森林资源管理方案,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等森林资源曾经被肆意开采,近年来植树造林活动虽然为森林恢复了一些元气,但是仍然需要前期做详细的考察,制定合适的森林资源管理条例,提高保护措施,提升乡镇政府在森林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 我国东北地区乡镇森林资源管理利用的发展现状

2.1 管理方案落后以及管理人员缺乏

乡镇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中心地区,但是由于乡镇不如大城市发展状况好,在工资、生活条件、娱乐场所、科研发展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落后,因此无法吸引大量高素质、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再加上想要落实森林资源管理,必须要深入森林中生活,艰苦的条件致使年轻人主动离开相关单位,从而加剧人员的缺乏。

乡镇政府财政状况无力满足森林资源管理方法的研究投入,以至于管理方案处于落后的水平,一旦出现紧急突发事件时,管理层无法给出满意的解决方案,再加上基层人员数量缺少,使小事件逐渐蔓延扩大,极大地损害了森林资源和经济状况。

2.2 缺乏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方面,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没有合理规划森林资源,而是采用乱砍滥伐的发展方案,代价是严重破坏了森林的可再生能力,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大量珍稀动植物死亡消失,水土流失现象出现并加重,这是由于没有确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导致的。

另一方面,政府在乱砍乱伐的同时,没有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只着眼于有限的树木资源,而忽视了其他的动植物资源、水土资源,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大量珍稀资源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消失,没有被利用转化为经济效益,导致森林资源的开发未达到最大化。

2.3 缺少法律和监管制度

乡镇居民在森林破坏上的法律意识淡薄,大量农民为了增加耕种面积而选择砍伐或烧毁树木,使森林面积逐渐减少。我国初期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上没有规定过多的法律帮助,因此无法做到限制,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分布了相关法律,但是法律一直以来也只会作为补充制度,而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虽然法律无法为森林资源提供充足的保护,但是只要政府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制度,也可以最大限度起到保护作用。健全的森林资源管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对管理层、基层人员的工作有引导的作用,能够保证森林资源开发的有序进行;对乡镇居民起到警示作用,减少其森林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但是由于政府的不重视,监管制度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管理层只做面子工作,基层人员经常出工不出力,对待破坏森林资源的乡镇居民也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人们的违法乱纪活动。

2.4 珍稀动植物物种逐渐减少

首先政府的不重视,导致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其次乱砍乱伐的现象,导致森林的开发利用不合理;最后缺少专业人员做监管,导致大量树木资源被浪费。种种行为使森林的各种动植物物种逐渐减少,并且因为森林毁坏过于严重,部分地区甚至无法恢复,最后森林资源逐渐匮乏。

3 东北地区乡镇森林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加大财政投入

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不是凭空想象就能诞生的,它需要政府在这上面增加财政投入、耗费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完成,并且由于林业相关工作有着公益性较强的特点,很多科技研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很有可能投资得不到回报,因此林业相关单位想要得到充足的研究经费,很难靠着吸引外界投资,只能从政府那里申请财政拨款。①县、乡镇等政府应该主动向林业相关单位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增加其研究经费和促进各项推广项目的落地;②如果县、乡镇等政府财政状况吃力,可以设立林业发展基金向全社会募集,并派遣专人筹集和管理这批资金,公开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方向,保证财务透明;③政府所拨款项还要用来设立绩效奖励,用这种办法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林业技术的研发速度和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增加人才管理

政府想要顺利完成森林资源管理方案,需要大量的高水平人才,因此增加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是吸引人才、利用人才的关键,人才管理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高基层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在提高基层人员业务水平方面:首先,政府需要从林业研究院聘请专业人才作为顾问和讲师,定期组织基层人员的学习工作,在学习过程中,教学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职位的人员学习不同的技能,保证达到专精的地步,尤其是类似于巡山员这种看似简单实则较难的职位,更应该明确规划教学,培养其对森林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其次,政府应该定期派遣基层林业专家或平时成绩较好的基层人员分批前往高校或研究院展开深造,学习更加专业的林业知识;最后,政府应该和高校合作,共同培养高水平人才,不能只依靠招聘的手段,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少的问题。

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方面:政府需要制定有利于人才发挥的政策,保证工作人员的积极工作态度。首先,将城市、县、乡串联起来,安排合理的上升渠道,确定从业人员的发展目标,并且增加同级城镇之间的交流,促进人才的交流互动;其次,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在每项职位上面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制度,给予那些真正有才干的技术人员一片发展空间,真正做到德才配位;最后,增加激励机制,这个才是最重要且符合实际的政策,一方面能够减少暗箱操作的现象,另一方面能安排公正的监督人员统计各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并安排奖励申请,以此发挥优秀人才的自身潜能,提升普通员工的业务。

3.3 健全管理条例

增加了财政投入,优化了人员结构,最后要展开对森林资源管理条例的研究和落实。

首先进行充分的调研活动:安排大量专业的林业资源研究人员实地走访各乡镇附近的森林,收集生态环境相关的多种数据,探究水质和土壤的详细情况;对于生态情况较好的森林,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对于生态情况较差的森林,制定详细的修复策略;对于被改建为耕种土地的森林,要逐步实行退耕还林政策。

其次明确各基层人员的职位任务:对于巡山员来说,要能够做到了解所负责的森林状况,定期收集部分土壤数据交给研究所,防范森林内部出现火灾、砍伐等突发事件,要有解决小事件的能力;对于监督执法人员来说,要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损害森林资源的居民或罪犯采取合适的惩罚措施,并且在事后做到充分的教育;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在分析森林资源各项数据的同时,还要着手设计修复生态环境的合理方案,优化森林资源配置,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最后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政府应该组织监察组,不定时地对各乡镇的森林资源管理情况进行抽查,保证基层人员的落地工作正确进行,且不出现伪报、错报的现象;同时收集各乡镇的执行情况,查缺补漏,对于资金缺乏的乡镇核实后拨款,对于人才缺乏的乡镇向其他地区申请调配,保证森林资源管理的顺利进行。

3.4 推广林业生态改革绩效评估

东北地区乡镇森林资源管理优化建设不仅要加大财政方面的资源、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还要构建完善的管理条例,在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基础上全面推广林业生态改革绩效评估工作。

首先,结合东北地区乡镇区域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形式,制定以区域临场为考察目标的绩效考核办法,以林业主管部门为基础进行日常管理、林地管理以及制度建设的“三防”考核体系建设,对林业防控、防火、林木管理等工作进行考核标准的量化工作,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和严谨的量化考核指标真实的反应出员工森林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其次,东北地区乡镇森林资源管理相关行政部门还需要采取签订森林资源保护目标责任状的方式,通过进行层层签订、逐级落实,来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的攻坚克难,并依照各个层级的工作量来制定森林资源管理考核奖惩力度,保障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作为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东北地区乡镇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北地区林业部门要深入研究当前我国东北地区乡镇森林资源管理利用工作的发展现状,通过充分的调研,找寻出现问题的症结,通过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予以有效解决,进而全面改善我国东北地区乡镇森林资源管理利用的问题,在林业发展战略层面上实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乡镇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