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机械化种植的农艺技术研究

2021-12-07潘志许

花卉 2021年12期
关键词:蔗农机收行距

潘志许

(右江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广西 百色 533000)

0 前言

结合右江区甘蔗产业发展实况全面性探究,加强甘蔗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现代化农业计划、机械设备等,保证甘蔗种植农艺与机械耕作科学匹配,能对甘蔗产业基地全程机械化发展起促进作用。同时,以“一县一业”甘蔗产业规划带动示范推广工作,促进甘蔗产业基地全程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能够提高甘蔗产业综合效益与经济水平。甘蔗种植机械化生产模式推广普及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1 右江区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包括耕整地、种植、中耕施肥、植保、收获、装运等工序,而收获包括切梢、切割、清理和装运等作业工序,其工作量最多,也最为艰苦,约占生产甘蔗总作业量的55%。其中各工序的时间比例为:收割占17.0%,剥叶占59.3%,清理打捆占10.9%,装运占12.8%。右江区2007年开始,享受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强农惠农政策,补贴资金逐年递增,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农机具投入农业生产中。截至2015年,右江区农机总动力达265017kW,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7台,配套各种农机具169台(套);手扶拖拉机1094台,微耕机5748台,甘蔗种植机18台,甘蔗提升机46台,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和机具得到推广应用(如图1所示)。2015年甘蔗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7.2%,甘蔗的种植和收获环节是右江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问题。

2 对土地整治及水利化的要求

2.1 地形环境

①要求单幅地块的坡度小于13°,长度大于200m,宽度大于25m,集中连片的面积要大于200亩,总体的地势要较平坦,交通条件要好。在具体实践中,如若单幅地块的场地大于1000m,则可以按照500m的间距对地块进行划分;②确保甘蔗地里面不存在树根和石头等障碍物,避免障碍物对甘蔗机械的运行造成阻碍,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行;③在甘蔗地块中,不能随意安装电线杆、水泥桩等固定设施。

2.2 机耕道路(生产路)

甘蔗生产中,生产道路一定要达到机械作业掉头和正常行走的相关需求:

①机耕道路(生产路)宽度要达到4m以上,且要修建农机会车道,以便为农机的通行提供便利;②在修建生产道路时,确保地块与道路之间的高度小于5cm,以便为农业机械的掉头提供可能[1];③机耕道路(生产路)用泥结石路面。

2.3 水利设施

水利措施要以喷灌、滴灌和微喷灌为主要方式,微灌带、输水干管、滴灌管、配水管网工程、滴灌带等设置不能对机械化作业产生影响。

2.4 对农艺的技术要求

2.4.1 糖料蔗品种

在确保糖料蔗品种时,尽量选取易于机收、高产高糖、易剥叶、宿根性好和抗倒伏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品种。

2.4.2 深耕、深松

确保深耕的深度要大于30cm,松耕的深度要介于40~60cm之间[2]。

2.4.3 种植行距

可以使用两类种植方式:①等行距方式,种植的行距要大于1.2m;②宽窄行种植,行距为1.2m×(0.4~0.5)m,即宽行1.2m以上,窄行0.4~0.5m。

2.4.4 种植深度

确保种植的深度介于25~30cm之间,开沟的深度介于30~50cm之间。

2.4.5 培土质量

保证培土的高度为15cm左右,行为大致为龟背形,整行培土的高度要差不多。

3 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蔗农种蔗的积极性低下

2014—2015年榨季原料蔗收购价格结算为450 元/t,而种蔗成本水涨船高,如砍蔗人工费由过去的60 元/t 提高到现在的120 元/t,严重影响蔗农种蔗的积极性。

3.2 耕种土地零散

①右江区甘蔗生产主要分布于龙景、四塘、永乐、汪甸、龙川、阳圩、大楞和泮水等乡镇(街道),蔗田种植的地块大都属于丘陵地带,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难以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②甘蔗生产仍主要以农户种植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右江区有蔗农2万多户,户平均种蔗面积约0.27hm2(4 亩),地块面积0.02hm2(0.3 亩)~0.53hm2(8 亩)的居多,占90%以上。单户种植蔗地的特点就是地块小、分散不连片、甘蔗蔗区基础条件落后。八成以上的蔗区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没有进行机耕路网建设,也没有经过土地项目整理,所以没有满足机收作业的相应环境条件。导致如甘蔗种植机这样的大型机难以施展作业。丘陵地带和蔗农单家独户的种植经营模式不利大型机械开展作业服务。

3.3 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普及率低下

大部分蔗农没有掌握科学的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也不轻易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如蔗农普遍认为密植才能保证产量,通常种植的行距为50~80cm,在看到机械种植的行距为100~120cm后,认为行距是人工种植的2 倍,甘蔗产量肯定不行,不同意机械种植。

3.4 适应丘陵地带的甘蔗收获机械还不够成熟

当前国内甘蔗联合收获机全部生产,从技术考验到成熟还处于试验阶段,没有达到成熟。在机型结构上,看几家生产厂家的机型结构大同小异,都过于庞大,不适合在广西丘陵坡地蔗区使用。

3.5 制糖企业对机收蔗需求量不高,机收票证发放量少

主要原因是因涉及生产成本问题,制糖企业尚未完成技术改造任务。其次糖料蔗入厂卸载转运效率低,存在收割机等运输车,大大降低了收割机的收割效率,也打击了机收公司和机收队的积极性。

4 甘蔗机械化生产发展的有效策略

4.1 建设甘蔗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点

要实现右江区糖料甘蔗可持续稳定发展,首先必须实现甘蔗标准化生产,要实现标准化生产就离不开机械化。①采取多元化投资建设机械化生产标准示范蔗区,抓好机械化示范工程基地,引导广大蔗农按照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甘蔗。甘蔗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点;②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基础。只有通过甘蔗生产机械化的试验示范对比,才能显现甘蔗生产作业与人工种植对比的优劣,显现机械化高效、优质、低耗作业增产、增收的优点。

4.2 加强农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要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完善当前农机化技术服务体系。各个级别的机构都没有购买甘蔗生产机械,因此,服务的职能还不完善。从具体实践来看,可以利用各级人民政府财政购买一定数量的甘蔗生产机械,完善农机推广机构的服务职能。同时,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农机大户组建专业服务企业,充分有效利用闲置农机,为蔗农提供一条龙机械生产作业服务,显示出集约化、规模化的甘蔗机械生产效应;②要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培训农机手操作技能和维护技能,确保农机手能有效地操作农业机械。

4.3 加大对购置主要甘蔗生产机具的扶持力度

在购机补贴方面,对120 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大型一体化甘蔗种植机、收割机、粉垄机等高性能农机具敞开补贴。且把甘蔗转运车、小型方向盘拖拉机纳也纳入补贴范围。

4.4 加大甘蔗生产农机具研制开发力度

在甘蔗农业机械的开发中,要加大经济投入力度,还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加强横向的联系。与推广机构、科研院校和生产单位建立联系,采取强强合作的方式,协同破解农业机械研发中的难题;②主动和国外相关机构进行联系和沟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甘蔗生产机械,学习国外先进的研发技术,为甘蔗生产机械的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4.5 重视组织化建设

①加大甘蔗专业合作社培育力度,具备专业化人员全面性指导,保证甘蔗专业合作社服务平台生产与运营;②完善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甘蔗种植、采收机械购买等成本;③提倡绿色加工企业贴息贷款,扩大机械设备应用领域,完善基础条件,促进甘蔗产业基地组织化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蔗农们认识到机械化生产带来的巨大改变,为机械化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甘蔗机械化生产中,不仅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还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改善甘蔗的品质,打开甘蔗的销售市场,满足人民对美好农业的向往。

猜你喜欢

蔗农机收行距
北疆杂交棉稀植等行距机采模式研究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边境地区蔗农甘蔗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
“蔗农贷”解了文山蔗农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