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洪崎溪流水养鱼的常见疾病与防治措施

2021-12-07郑超策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9期
关键词:虫病鱼病养鱼

○郑超策

洪崎溪流水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高产、高效的养殖方式。随着区域性养殖密度增大,洪崎溪流水养殖鱼类病害时有发生,能否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蔓延和流行,关系到洪崎溪流水养鱼的成效、持续发展。洪崎溪位于湖美库区源头的一条小溪拦坝建成,上游有一座发电站,常年流水,水体深约5m,面积约50亩,年产量可达5万kg。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就洪崎溪流水养鱼目前存在的主要常见疾病和防治措施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1.洪崎溪流水养殖鱼类的主要品种及数量

目前洪崎溪流水养殖鱼类品种有:鳙鱼、鲢鱼、鲤鱼、草鱼等。以草鱼为主,投放鲢鳙鱼5000尾,鲤鱼500尾,草鱼30000尾。

2.洪崎溪流水养殖鱼类的常见病害

2.1 真菌病

2.1.1 水霉病

病原:水霉或绵霉。

症状:病鱼头部、躯干等部位表皮损伤,初期肉眼看不出异常,只能在发病部位看到不明显的小白点,而后菌丝大量繁殖,成丛长在鱼体表面,犹如白色棉絮。病鱼急躁不安,行动异常,最后死亡。

流行情况:早春水温在25℃以下时发生,4-5月份危害入塘不久的鱼种。

病因和防治:因拉网、运输、鱼种进塘操作造成鱼体损伤。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泡消毒鱼体。

2.2 细菌病

2.2.1 烂鳃病

病原:鱼害粘球菌。

症状: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鱼体发黑,离群独游,摄食量减少甚至不摄食。

流行情况:草鱼、鲤鱼、鲢鳙等鱼都可发生,主要危害草鱼。6-7月中、下旬,水温25-32℃时易流行。

病因和防治:以继发性感染为多。根据镜检观察,该病发生之前的3-5月份均有发生过寄生虫病,故防治烂鳃病应先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同时在饲料中加入0.1%土霉素和0.1%大蒜素,连喂三天。

2.2.2 疖疮病

病原: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

症状:病鱼皮下肌肉组织发生脓疮,尤以背部两侧肌肉较厚的部位最常发生,严重时肌肉溃烂至穿透腹腔。病鱼失去食欲,离群独游,腹部朝上,打转,肝、脾、肾、肠均充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肠道有淡黄色黏液。此病病原体除在皮肤、肌肉引起病变外,并且侵入血液。

流行情况:发病季节6-10月,以水温25-32℃时发生较多。主要危害草鱼、鲤鱼,以危害草鱼为多见。

病因和防治:放养密度过高,鱼在抢食活动中相互擦伤后继发细菌感染。养殖管理过程中操作不当、高温季节运输、饲料投喂不足导致鱼体体质下降是此病多发的另一大原因。在饲料中加0.2%氟苯尼考或0.2%土霉素,连喂三天。

2.3 寄生虫病

2.3.1 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

症状:小瓜虫幼虫侵入鱼的皮肤或鳃的表皮组织后,摄取寄主组织作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形成脓泡。严重感染时,皮肤和鰭上的脓泡表现为许多小白点,故又称为“白点病”。

流行情况:3-5月水温15-25℃时为流行季节,侵害对象主要为草鱼和鲤鱼,是近年来在洪崎溪流水养鱼中新发现的鱼病。

病因和防治:受水源和天气影响,水质变化大的上游水域易发病,在过度密养的情况下发病更加严重。每亩水体深5m用1250g小瓜敌杀(主要成分为槟榔),用温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每天一次,连用3天,若病情严重,隔日再用2天。

2.3.2 指环虫病

病原:鳃片指环虫。

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鳃部浮肿,鳃丝紫红色,体色变黑,离群独游,不摄食,鱼逐渐瘦弱而死亡。

流行情况:在4-6月份,水温20-24℃时为发病季节,指环虫在病鱼的鳃上每15分钟就可以产卵一个。严重感染时,取病鱼鳃丝末端,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一个视野可看到20多个虫体,曾发现个体2.5kg的草鱼成鱼被危害致死。该病危害时间长,易反复发病,是目前洪崎溪流水养草鱼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

病因和防治:由于指环虫用锚钩和小钩钩住鱼的鳃组织,并不断在鳃上活动,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黏液,妨害鱼的呼吸,从而影响鱼的正常代谢作用。每亩用5-6kg2.5%敌百虫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次。

2.3.3 车轮虫病

病原:车轮虫和小车轮虫。

症状:车轮虫主要侵袭鱼的鳃瓣,常成群地聚集在鳃的边缘或鳃丝的缝隙里,破坏鳃组织,使鳃组织腐烂,鳃丝的软骨外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功能,导致鱼亡死。

流行情况:流行季节5-8月份。车轮虫病是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在洪崎溪流水养鱼中,除了危害鱼苗鱼种外,对成鱼也发生危害。

病因和防治:放养密度较大和水体有机物含量高、水质较肥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车轮虫病。每亩用5.3k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次。

2.4 其他非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

2.4.1 气候的影响。内陆山区的洪崎溪是峡谷型,干旱气候时,电站发电不放水,其特点是水位涨落差大,洪崎溪蓄水量和水面积大幅度减少,水质恶化会造成流水中的鱼缺氧死亡。暴雨季节,山洪暴发,大量黄泥浆水进入洪崎溪,易引发车轮虫病或指环虫病。

2.4.2 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由于环境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养殖水域氮、磷含量严重超标,夏季高温季节,有害浮游生物如微囊藻大量繁殖,天气突然变化造成“泛水”,水环境急剧恶化,导致洪崎溪流水内的鱼窒息或中毒死亡。

2.4.3 饲料营养缺乏。再好的人工配合饲料,也不可能具有鱼类生长所需要的一切生物活性物质。由于营养缺乏,造成鱼体质下降,易发生疾病。在单用配合饲料时,往往会发生脂肪过多积累,出现肝病变。

3.洪崎溪流水养鱼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洪崎溪流水养鱼为开放式养殖水体,养殖密度大,产量高,草鱼当年可长到1.5kg/尾以上,一般产量都在1000kg/亩以上。一旦发病,很难控制,治疗难度大。因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有病早治的方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主要措施有:

3.1合理规划和布局。要根据面积、水深、水质、水流交换量等进行调查研究,合理搭配鱼种,以防养殖自身污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

3.2 把好鱼种放养关。鱼种体质的好坏、是否带有病原体,对流水鱼病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鱼种必需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病,并经过检疫、消毒才能放养。

3.3 控制养殖密度。流水养鱼的放养密度应根据鱼的品种、规格和洪崎溪条件而定。避免因养殖密度过高导致水环境变差引发鱼病。

3.4 科学投喂饲料。一是投喂新鲜、优质、营养全面的饲料,禁止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二是根据鱼的不同生长阶段和水温、水质、天气变化及鱼的摄食情况调整投饵方法、投饵次数和日投饵率,既保证鱼快速生长,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饲料的漂失、浪费。

3.5 早期诊断治疗。流水养鱼单位水体内的鱼群密度大,一旦发病容易迅速传染和蔓延。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将病鱼送化验室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给药途径和方法

4.1 泼洒法:因洪崎溪水体不断地进行着水交换,泼洒药物时,通常采用常规用药量的2-4倍(按体积计算),利用投饵时鱼很集中进行泼洒,这样对下药量比较好计算。对防治寄生虫病有一定疗效,但易反复发病。使用硫酸铜等负作用大的药物,还必须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反应情况控制药物的浓度及泼洒速度,避免鱼中毒死亡。

4.2 浸洗(泡)法:将鱼赶至流水一角,用塑料布兜底,再泼洒药物浸洗。其治疗效果优于泼洒法,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鱼应激反应强烈,易造成鱼缺氧死亡,不能长时间浸泡,且很难根治,生产上较少采用。

4.3 挂袋法:在发病季节用硫酸铜或敌百虫药物挂袋,可预防寄生性鱼病。通常采用常规用药量的2-4倍(按体积计算),将药物装在四周刺满小孔的塑料瓶中,悬挂于投饵台离水面约80㎝处。

4.4 口服法:投喂药饵是流水养鱼防治细菌性鱼病的最好方法,但用于防治寄生性鱼病的口服药物目前还很少,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实验和筛选。

(通联:366115,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湖美乡水产技术推广站手机:13459829596)

猜你喜欢

虫病鱼病养鱼
掌握核“芯”科技!全国首家血液诊断鱼病示范店开业,开创血液精准诊断新时代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养鱼记
鱼经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