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垦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1-12-07王守聪

中国稻米 2021年4期
关键词:北大荒稻米优质

王守聪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垦区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战略基地,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2016 年、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黑龙江垦区视察,充分肯定了黑龙江垦区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并感慨北大荒的沧桑巨变“了不起”。经过70 余年的开发建设,北大荒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科技应用显著提升,在支援国家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1]。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年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在286 万hm2以上,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产量也达到了总产的1/2以上,北大荒米业集团水稻加工量位居国内同行业第4 位[2-3]。

2020 年末,黑龙江垦区谋划农业“32366”任务体系,即围绕国家粮食产业带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两大抓手,明确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双控一服务”、深化经营体制机制改革三大任务,重点抓好现代育种、黑土保护、智慧农业三大基础工程,加快推进“六个替代”(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智能化替代机械化、规模化格田替代一般格田),逐步实现“六个全覆盖”(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农机智能化全覆盖、绿色生产全覆盖、标准化生产全覆盖、数字农服管控全覆盖、投入品专业化统营全覆盖),进一步夯实水稻产业发展基础。

1 黑龙江垦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1.1 播种面积大且单产水平较高

目前,黑龙江垦区具备2 200 万t 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2 000 万t 的商品粮供应保障能力[4]。2020 年,北大荒集团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89.3 万hm2,总产量达到213.4 亿kg,粮食综合单产达到7 375.5 kg/hm2,比黑龙江省平均水平高2 152.5 kg/hm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 641.8 kg/hm2。粮食生产连续10 年稳定在2 000 万t以上,实现“十七连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5]。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153.01 万hm2,占黑龙江省水稻播种面积的40%左右,单产9 060.8 kg/hm2,总产 1 400 余万 t。

1.2 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应用较好

黑龙江垦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推进工程、农艺、生物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水稻生产上主要推广“三化二管”栽培技术模式,即:旱育壮秧智能化、全程生产机械化、稻谷品质安全化、叶龄指标计划管理、全程标准化管理。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水稻秸秆还田比例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综合利用率95%以上。通过水稻振捣提浆机插、水稻超早钵育机插、水稻侧深施肥等技术创新、集成和示范应用,有效促进垦区水稻产能提升。

1.3 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程度显著提升

黑龙江垦区土地资源富集,人均占有资源多,耕地集中连片,适宜大型机械化作业。农业基础设施雄厚,技术装备先进。现有水库120 余座,机电井9.2 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164.1 万hm2,粮食处理中心431 座,种子加工厂79 个,金属粮仓2 707 座,水泥晒场3 755万m2,农用飞机场68 处,粮食仓储能力达到2 277 万t。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 137.5 万kW,农用大中型拖拉机9.0 万台,机动水稻插秧机8.5 万台,农用飞机102架,年航化作业面积153.3 万hm2,大型联合收获机 4.2万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9%以上。

2 黑龙江垦区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稻品类有待进一步丰富,黑龙江垦区生产的水稻多以交粮库为主,稻米产业链条相对较短且附加值较低,匹配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比重较低,呈现“稻强米弱”局面。二是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要进一步加强北大荒品牌大米的建设。三是标准化信息化生产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全面提升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应用现代信息手段,提升北大荒水稻产前、产中、产后的现代化生产水平。四是水资源充分利用有待提高,水资源是水稻生产的根本,要用好地表水,节约地下水。五是绿色环保要加强,要进一步减肥减药,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研发轻简化栽培措施,以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

3 黑龙江垦区水稻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快水稻产业基地建设

搞好基地建设是发展高端优质米产业的基础。与我国南方籼稻生产不同,三江平原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具有地域平坦、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且具备机械化水平高、系统化管理等基础条件。黑龙江垦区围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提升水稻生产基地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打造水稻优势产业集群标准化“原料车间”。一是推进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整合水利建设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构建“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格局,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二是推进规模化格田替代一般格田。按照田、水、路、林整体配置、地形条件和农机生产要求,适当调整水稻田块规格,形成单个面积1 hm2左右的格田,补齐水稻高产高效的短板。三是推进地表水替代地下水。通过“休耕停水、工程换水、控灌节水”三项措施,进一步加大地下水节约和保护力度,重点谋划三江平原灌区远期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为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用水保障。

3.2 加快优质水稻新品种繁育和示范推广

聚焦现代种业工程,布局农业“芯片”计划。以水稻种质资源库为基础,通过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等技术手段,不断加强现有水稻品种筛选、优质资源引进和新品种选育,选育出适合黑龙江垦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一是现有优质水稻品种筛选。从现有垦稻08-1086、垦香稻 08-169、垦稻 12、农大 89、北珠 2 号、七星、上育 397、三江 4 号、建 09-19、经研 11-327 等水稻品种资源中筛选出米质达到国标2 级优质米以上的苗头品种,参加产量鉴定、抗性鉴定、异地鉴定及各级区、生试试验,尽快使优质水稻品种应用于生产。二是优质水稻品种资源引进与利用。广泛收集国内外熟期适宜、抗病性强、抗倒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水稻品种资源,如空育系列、上育系列、越光系列、秋田小町、星之梦等。三是新品种选育。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手段进行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从大量品种资源中选育出优质高效的品种。

3.3 推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

以得天独厚的黑土地为基础,以从大农田到大厨房的全生态保护、全方位治污、全产业覆盖、全举措协同为策略,推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一是聚焦黑土保护工程。编制黑土保护“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黑土保护耕作企业标准,对黑土地实行战略性保护,集中连片推广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建立加强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持续改善黑土地耕地质量。二是推进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集成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制定水稻绿色农药产品标准,筛选水稻绿色农药品种,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精准施药和科学安全施药,打造绿色农药防控示范基地,减少传统农药的使用量。三是推进绿色生产全覆盖。开展黑土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进行耕地轮作休耕,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建立完善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探索有机肥资源养分利用的有效模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耕地质量为目标,稳定秸秆还田比例占播种面积的97%以上。

3.4 推进水稻标准化生产全覆盖

加大水稻生产标准化管理力度,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各项技术标准落实到位,实现水稻全面积、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生产全覆盖。以优质品种为基础,以“寒地水稻生育智慧调控”为技术保障、以“智能化和标准化”为核心,通过软件APP“稻得经”,融合北大荒数字农服、形成一套北大荒集团水稻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智能化、标准化种植模式。一是优质稻米品质提升标准研究。优质稻生产农时标准研究:精准播种期、插秧期、抽穗期、收获期,有针对性开展优质稻农时标准的研究;开展优质米和特优米施肥技术的研究:确定优质米蛋白与食味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减氮与多因子配施比例试验研究。二是优质稻米生产模式的研究。以优质品种为前提,以旱育壮苗为基础,以安全抽穗为中心,以肥水管理为手段,以植物保护为保障,形成一套完整的优质稻生产栽培模式;制定优质稻米评价标准及垦区稻米分级标准:研究制定一套品质标准高于国标、安全标准高于绿色的农垦团体标准,为“三库一中心”的产地库分级保管提供依据。三是优质稻米品质智慧调控技术研究。以《寒地水稻生育智慧调控技术》体系为基础,依托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发“稻得经”手机应用APP,实现创新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智能化优质稻米生产提供服务。

3.5 加快水稻产业经营体系及品牌建设

以北大荒集团“三库一中心”和“绿色智慧厨房”战略为中心,一是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自主可控、三链协同水稻产业新格局,围绕粮食购销、大米销售、订单种植、标准建设和仓储经营等,建立产品创新研发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不断提升“北大荒”大米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影响力。二是充分发挥“北大荒”的品牌效应为营销赋能,以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为牵引,通过北大荒食品集团营销平台载体,建立各省和直辖市、地、市三级代理分销网络,构建品类更多、内涵更广、模式更新的大营销格局,加快由“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北大荒”大米品牌的使用门槛,实行统一营销管理、统一形象宣传、统一区域范围、统一销售政策、统一物流配送、统一货款结算。北大荒米业按照现代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运作,强化营销队伍建设,规范营销行为,建立诚信可靠的服务保证和质量承诺体系。三是要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和营销模式构建,树立“北大荒”大米中国驰名商标的核心品牌形象,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展示和传播北大荒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悠久的水稻种植文化和大米独特的品质,使“北大荒”大米知名度和美誉度再提升,市场份额再扩大。

3.6 加快水稻产业智慧生产,推进数字农服管控全覆盖

以“双控一服务”战略为基础,全面加强5G 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装备等现代技术在水稻生产种、管、收、储、运等全流程的数字化和无人化应用。一是生产资料试验示范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依托黑龙江农垦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专家团队及科研人员的资源优势,建立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种子等)的全程技术服务体系。由科研单位负责相关生产资料产品的技术试验,确定产品使用范围及方式方法,形成相关技术模式。由农场、种植户、米业集团负责大面积的示范,并最终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二是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利用黑龙江农垦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网络平台建设及农业科技的运用优势,集中搭建稻米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共享信息平台,并通过平台统一提供销售服务、金融服务等。三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全方位、优质、精准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企业需求———专家服务”模式机制,提升技术服务质量及水平,并做到有问必答、提前预警、随叫随答。四是稻米品质检测及标准制定工程。针对北大荒稻米品质评价等问题,依托现代分子生物学、植物表观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反向遗传学、现代分子育种等先进技术,建立检测标准,研发检测技术及快速检测试剂盒。集中相关科技人员,建立北大荒稻米品质检测标准及方式,即通过相关基因检测技术,确保“北大荒”品牌稻米的唯一性、专业性,并做到可快速区分北大荒稻米与非北大荒稻米,明确品种、食味、表型、遗传背景等因素的差异,提升“北大荒”稻米品牌的权威性及知名度。

3.7 加快北大荒稻米产业联盟建设

以北大荒集团确定的“一体两翼”为抓手,以“北大荒米业集团”“北大荒粮食集团”等集团公司带动生产基地,通过各子公司带动农业、农机等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联结聚集区内133.3 万hm2左右优质水稻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依托生产基地,通过收购农户产品与各子公司和家庭农场联结,各子公司拥有国有土地的经营权和农业技术指导优势,通过土地承包权的优先选择、金融支持服务、专业化的生产资料供给以及技术指导,与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成一个紧密的生产共同体,建设水稻产业联盟。

猜你喜欢

北大荒稻米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多彩的秋天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