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2021-12-07李亚惠山西华厦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门窗 2021年8期
关键词:外加剂水化骨料

李亚惠 山西华厦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 混凝土质量通病

1.1 沉陷裂缝

建筑基础结构下的软硬基础不均匀,部分基层存在软土,特别是湿陷性黄土软性土、冻土、膨胀土、盐渍土、软土等不良部位,未经压实及必要的加固处理,混凝土浇筑后,部分地基出现沉降,造成地基裂缝。水平预制件的底部模具部分位于回填土和浸泡水上,造成局部沉降。由于侧向刚度差,弦、腹部或梁的上部出现裂缝。建筑结构的所有部分都具有不同的力,没有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

由于地基应力不均匀或结构应力不均匀,造成沉降不均匀,导致结构应力集中,结构开裂。施工未按合同及图纸进行施工,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薄弱、软土支撑间距过大。冬季施工期间,模板支撑在永久冻土层上。当表面结构未达到一定硬度时,基础融化并减少,导致混凝土下沉或开裂。

1.2 温度裂缝

高温条件下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如不及时养护、养护方法错误。通常由于环境温度和工程构件本身温度差异,会引起内外的张力,温度变化引起力变形,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构件温度上升,混凝土表面温差较大。此时,受到混凝土内部的约束,产生较大的拉伸应力。

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由于过度张力超过极限而出现裂缝。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纹特征与干收缩相似,其分布大多不规则。但这里有一个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冬季接缝宽,夏季接缝薄。温度裂缝由于温度的变化、温差大小、内外限制程度和结构构件类型的不同,温度裂纹的形状和位置非常不同。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裂缝继续发展,甚至更大。

1.3 塑性裂缝

塑性收缩裂纹在新铸造和空气暴露的结构中很常见。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及时覆盖,受风晒影响,表面无水蒸发太快,体积收缩快,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无法抵抗变形导致开裂,使用收缩率大的水泥或水泥过多;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模板及垫层过干,吸湿率过大。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载而向下流动时产生裂缝,在建筑路面出现不同长度、不连贯、类似于干泥浆表面。大部分混凝土在初次冷凝后(一般浇筑后4h左右),外部温度高,风速高,气候非常干燥。

2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

2.1 控制好材料质量

2.1.1 必须彻底控制骨料

在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控制过程中,根据配合比要求选择碎石粒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粒径过大的碎石,以免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不同直径的骨料必须明确划分,骨料直径必须适当,这样的碎石连续性比较强,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影响。对于细骨料而言,一般选择中砂,即需要对砂细度、泥含量、石粉含量、亚甲蓝、碱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混凝土施工中不采用含泥量高的砂料。如果仅有这些砂,在满足工程要求之前必须进行清洁。并分别进行砂石膨胀试验,确保所有材料均符合建筑标准。

2.1.2 必须完全控制混合剂

外加剂通常包括减水剂和防冻剂。在减水剂中,目前广泛使用的是聚羧酸减水剂,试验时应明确外加剂的用量,不能低估外加剂在混凝土配合比中的作用。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外加剂是为了减少水,延长水泥的冷凝时间,并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由于水泥和水的结合形成大量的水化热反应,增加外加剂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的峰值,降低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测试添加剂、拌合用水以及水泥的适应性。只有当拌合用水和水泥满足工程要求时,才能使用添加剂。选择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的制造商,以及选择骨料、水泥与外加剂三者兼容的材料。如果这三个都不能兼容,即使加外加剂也不能正确使用。在选择水泥过程中,需要做好水泥细度、安定性、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密度等常规指标及碱含量、氯离子含量等有害指标的检测工作,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之后才能应用。

2.1.3 必须对水泥进行彻底控制

水泥作为混凝土结构的主要部分,加入适量的水泥可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具有黏结功能,可将混凝土粗细骨料冷凝在一起。在进行水泥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保证水泥水化热平稳释放,一旦水泥出现水化热集中释放现象,必将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如果没有采取对应的处理对策,将会造成混凝土开裂现象出现,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市场上水泥品牌众多,最好优先考虑大品牌、信誉良好的水泥,但也需要进行试验。水泥品牌较大,也不能忽略试验。若进场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项目不能使用。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

2.2.1 运输控制

如果建筑工程选用搅拌车来输送混凝土材料,需要在开始填装混凝土材料之前操作搅拌车进行倒转,倒转时间可以控制在1min左右,这样便可彻底排除搅拌车内所有积水,而且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一定要确保搅拌车时刻处于搅拌状态,以免混凝土材料在其中出现离析与积水等情况。当搅拌车顺利抵达施工现场,需要在开始卸载混凝土材料之前操作搅拌车进行正转,正转时间可以控制在2min左右,这样就能均匀地搅拌混凝土材料。

如果是在冬季使用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材料,需要对搅拌罐采取保暖准备,保证混凝土材料不会在运输期间出现部分成冰等情况,促使混凝土材料在抵达施工现场后水化反应,表面看似依然处于正常状态。在混凝土材料运输环节,如果因距离较远、交通堵塞、施工现场无法卸载等情况,导致搅拌车中混凝土材料不能卸载时,可以在混凝土材料之中添加减水剂,添加量可以根据混凝土材料试验检测结果进行确定,在完成减水剂添加后要使搅拌车处于持续快速旋转的状态,以免因长时间无法卸载混凝土材料在搅拌车中凝固。

2.2.2 裂缝的控制

(1)改进配合比设计

在调配混凝土时,相关人员需要适当提升塑化剂,引气剂,掺合料和干硬性混凝土的应用数量,还需要对其水泥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合理优化和科学调整混凝土配比,确保能够更为有效地控制水化热对其造成的影响。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进行水的添加时,需要用水冷却碎石,确保能够对其混凝土温度进行更为合理的控制。还需要严格控制浇筑层厚度,使其得到有效降低,保证能够更为有效的落实散热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其砂石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能够实现其水灰比的有效降低,强化振捣工作,保障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密实性,在混凝土内进行缓释剂的合理掺加,减缓浇筑速度,确保能够实现散热效果的有效增强。

(2)浇筑过程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工程建设时,为了防止出现裂缝,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建筑温度。

首先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时,需要进行混合料和混凝土的科学配比选择,同时还需要合理增加塑化剂,确保能够使其水泥用量得到有效降低,进而避免温度对混凝土造成影响,使其出现各种裂缝的可能性得到有效降低。

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需要对其浇筑过程随时进行降温处理,通常是通过向其中加入碎石或水的方式开展具体作业。与此同时,在具体进行浇筑作业时,还需要时间交出厚度,得到有效降低,确保混凝土浇筑面具有更高的散热效果。随后,需要在混凝土内进行循环冷水水管的合理埋设,对混凝土内部进行有效的降温处理,确保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与外界温度出现较大的差异。

最后,在冬季开展施工作业时,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有效的保温处理,避免混凝土工程由于温差过大出现裂缝,进而对其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更为有效的保障。

(3)优化拆模时间

在现阶段开展混凝土施工时,为了确保模板具有更高的周转率,相关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超出室外气温时,相关人员需要慎重考虑拆模时间,确保能够使其温度裂缝的出现得到有效避免。在浇筑混凝土初期,混凝土温度通常高于外界气温,如果将其模板拆除,则会使其混凝土表面温度出现骤降,使其由于温度变化出现裂缝。在该种环境下,如果拆除模板,则需要对其混凝土工程进行有效的保温处理,进而保证可以有效避免温度裂缝。

(4)改善约束条件

在具体开展混凝土工程建设时,对于平板结构,相关人员需要合理应用分缝措施,确保能够使其温度应力得到有效降低,避免形成裂缝。

在具体开展施工作业时,还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通过采取分块措施,进行分层浇筑,可以使其不良约束得到有效降低,确保混凝土实现快速散热。如果混凝土已经完成浇筑施工,在终凝阶段,需要迅速实施二次振动,确保能够有效排除空隙和水分,保障混凝土具有更高的粘聚性和抗拉性,使其内部断裂和气孔得到有效降低,实现其综合抗裂性的进一步增强。

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早期养护,确保其温度环境和湿度的适宜性,使其冷缩变化和干缩变化得到有效抑制,确保水泥能够顺利水化,高度满足强度标准和抗裂标准,为了使其表面快速热扩散得到有效抑制,相关人员还需要科学实施保温措施,确保能够有效缩短温差,避免出现表面裂缝。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利用湿润草帘或麻片对其进行保护,与此同时,相关人员通过定期浇水的方式进行养护作业,有效提升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可以缓慢冷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对各种新型材料、新型施工技术的使用程度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施工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而言,如果没有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很有可能会造成整个建筑体结构的基础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这一问题必须要引起相关工程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外加剂水化骨料
低热大体积混凝土微应变特性分析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水化疗法预防对比剂肾病临床实践现况调查分析
水化热抑制剂与缓凝剂对水泥单矿及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
二水石膏对非晶态C12A7早期水化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探讨不同细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全海水珊瑚骨料混凝土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