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研究

2021-12-07赵江波邢台市建设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门窗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绿色环境

赵江波 邢台市建设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1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土木工程施工在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近几年来,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生态发展理念,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涉及的相关污染问题出台了严格的标准。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绿色建筑材料并加强项目管理,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绿色建筑材料的特征和分类

2.1 绿色建筑材料的特征

2.1.1 节能环保

现阶段被大量投用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材料主要由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废渣等原料构成,实现了对废弃能源的再次利用,降低了对天然原材料的消耗。

与此同时,绿色建筑材料中大多为潜在水硬性的工业废渣,对水、电以及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的应用较少,因此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即便是在二次加工中,其所需能耗也能被控制在较低水平,避免大量采集原料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在制造墙体时会优先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这是因为绿色建筑材料普遍含能量较高。近几年来,有专业领域人员不断挖掘有机材料的潜在性能,试图将花生壳、稻草秆等开发为绿色建筑材料,也取得了相对显著的研究成果。

2.1.2 制作精良

虽然绿色建筑材料所采取的原料大多为工业废渣和有机材料,但是其制作工艺及其精良,涉及包括纳米技术、生物化学技术、稀土技术等在内的高新技术的应用,产品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大,使得绿色建筑材料的功能和档次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以现阶段大规模投用于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绿色建筑材料为例,抗菌灭菌材料由纳米技术制作而成,能有效起到杀灭空气中细菌、净化空气以及自我清洁作用;净化氮氧化物的材料由光催化技术制造而成,能够大幅度降低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残留度。相关工程人员可以结合具体的建设需求,制作具有良好保温性能、隔音性能的绿色建筑材料,为土木工程施工单位提供了更多选择。

2.1.3 品质较高

和传统的土木建筑施工材料相比,采用新兴技术制作的绿色建筑材料无论在环保性能还是在使用寿命方面均有所提升。首先,由于绿色建筑材料在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效缓解了土木施工的恶劣环境,间接提升了建筑的性能,降低了建筑施工由材料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其次,绿色建筑材料性能更加优良,且具有施工便捷、效率高等特点,大幅度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随着绿色建筑施工体系的不断发展成熟,越来越多与绿色建筑材料相配套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被投用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为施工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2 绿色建筑材料分类

现阶段被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材、新型建筑材料以及绿色墙体材料被统称为绿色建筑材料。其中,绿色建材是指低碳节能、环保安全的建筑材料,这类建材主要应用了清洁的制作工艺和处理技术,产品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新型建筑材料则是相对传统建材而言的、应用先进工艺生产的建筑材料,其各方面性能均得到有效优化。绿色墙体材料则是在整合各类天然材料优势基础上,借助合成技术研发的一类建筑材料,其更有助于帮助土木工程单位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3 土木工程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优势

3.1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在传统施工模式下,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被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中,对这部分资源近乎掠夺式的开发可能会加速资源的枯竭速度,并导致环境问题持续恶化,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过去数十年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由于缺乏资源节约意识,资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热度居高不下。因此,土木工程施工部门必须立足长远,从宏观维度上遵循资源节约的原则,尽可能利用绿色建筑材料取代不可再生资源,并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施工单位方面也可以将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作为工程的宣传亮点,在社会范围内掀起控制社会能耗、维持生态平衡的热潮,为企业的最大化经济效益的追求提供助力。

3.2 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建筑施工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现阶段被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绿色建筑材料大多为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而在工业建筑设计过程中,任何一种材料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相关单位需要定期对老化和损坏的建筑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处理。在传统施工模式下,部分零部件不可回收再利用,会变成建筑垃圾,成为环境的负担。但是,绿色建筑建造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相关工作人员仅需要按照行业标准对其进行回收再造即可,不仅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量,也节约了经济成本和能源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与此同时,回收再利用绿色建筑材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建设共存的根本要求。

目前,土木施工行业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就降低污染角度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建筑与环境的一体化、协调性备受关注。以景点为建筑为例,施工设计人员会优先选择无污染无公害的木材或天然石材等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既保持建筑与自然的协调性,也从根源上攻克了环境污染问题。

4 土木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4.1 检测项目

土木工程绿色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涉及诸多种类的建材,但随着绿色施工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对于常见种类的绿色建筑材料,现阶段已经形成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因此,质量检测部门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要求及参数标准,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干湿度、硬度以及材料混合比进行检测,确保各项参数均达标后,方可投入工程建设中。

从某种角度来说,绿色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项目的划分标准并不具备固定性,而是要结合建筑材料具体种类进行适当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材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建设水平,绝不能出现漏检问题,也不能因各类原因而放松标准,这也就要求材料检测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

4.2 试件取样

在对绿色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时,为提升检测效率,检测部门往往会对部分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样本检测结果代表整体材料质量。样品抽取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对于最终检测结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抽样检测时,质检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所出台的流程化和标准化的抽样制度,严格规定取样途径、取样数量以及取样次数,否则一旦违反取样规定,将会导致最终检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将会导致质量安全隐患问题滋生。

一旦取样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绿色建筑材料超过相关标准,则质检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再次检测,在必要情况下需要重新采购材料。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是影响时间取样效率的重要因素,若其专业水平不达标,导致取样途径、取样次数以及取样数量的任何一项参数不达标,都会降低样品质量与整体的关联程度。

4.3 环境温湿度检测

环境物理参数对于绿色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可观的,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建筑建设情况。因此,绿色施工相关规定中明确提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绿色建筑材料的保养和护理举措,在绿色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应严格遵循环境条件的相关规章制度,完全按照实验要求开展检测工作,确保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变量处于标准数值,避免影响最终实验结果的精准性。

比如,在对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样品进行质量检测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拉抗力试验。此时,质量检测人员需要准备若干组样品,将样品平均分成三组,以5℃的梯度温差展开拉力试验。比如,如果第1组样品的试验环境为30℃,则第2组样品试验环境为25℃,第3组为20℃,以此类推,分别记录每一组中样品的抗性测试平均值。经此实验,可以推断出绿色建筑材料的拉力强度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这证明环境因素对建筑材料物理特性的影响是切实存在的,施工管理人员在运输、存储以及应用时,需要对相关变量进行合理控制,将环境温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4.4 施工和验收

土木工程绿色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集中在施工和验收环节,为实现节能环保、降低原料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质检人员必须对各项步骤进行严格把关。首先,出于对商业经济效益的考虑,土木工程负责单位往往会建立压缩绿色建筑材料的成本,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难度系数,导致系列质检工作无法落实。极少数情况下,土木工程单位存在材料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继续进行严厉打击。不同类别、不同型号的绿色建筑材料物理性质不同,土木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具体指标开展检测和验收工作,深入贯彻节能理念和质量意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已经成为一项必然趋势,这项材料的应用有效缓解了工业施工为环境带来的负担。因此,土木工程施工单位人员应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质检工作,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土木工程行业趋向绿色节能、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绿色环境
绿色低碳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应用研究
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漫观环境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