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重复部位注射阿扎胞苷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减轻给药部位疼痛的临床应用

2021-12-07区准珠

北方药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阿扎肌注骨髓

区准珠

(江门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广东 江门 52903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1]。有临床统计显示,多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是死于由于血细胞减少所致的感染、出血和输血相关疾病[2]。而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见于复发及难治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采用药物治疗,阿扎胞苷能直接掺入DNA中,并抑制DNA和RNA合成,杀伤处于S期的细胞,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首选药物[3]。多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由于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需多次皮下注射,增加患者治疗痛苦,基于此,本文就不重复部位注射阿扎胞苷在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减轻给药部位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内收治的60例以阿扎胞苷注射治疗的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以药物注射部位差异分为参照组[男27例,女3例,平均(60±3.9)岁]和研究组[男25例,女5例,平均(56±6.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知情并批准。

1.2 方法

1.2.1参照组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上臂注射治疗,即固定注射部位皮肤,针头与皮肤呈30~40度角进针至皮下回抽无血后推注药液,每次注射轮换注射部位并距离旧注射部位至少2.5cm顺序交替进行皮下注射阿扎胞苷(Baxter Oncology Gmb H公司、H20170238,1瓶/盒,规格100mg/瓶)治疗,使用剂量为75mg/(m2·d)。

1.2.2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不重复部位注射治疗,即选择患者大腿、腹部及上臂为注射部位,用5mL注射器吸取4mL灭菌注射用水注入阿扎胞苷瓶内充分摇匀,用2mL注射器抽吸2mL混悬液两支,排好气放入无菌盘内,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更换4.5针头,将注射部位皮肤组织由下向上或由内向外捏起,然后上下颠倒数次,立即在皱褶顶部垂直进针约1cm匀速注射,注射时不宜过快,推药时不要停顿,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进针部位30s,然后按计划第二针同法注射,第二天分别是第三、第四针如此类推至第十四针不重复部位,每次注射轮换,并距离旧这是部位至少2.5cm。

1.3 观察指标

统计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注射部位疼痛情况(VAS,分数越高疼痛指数越高)及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满意≥90分;较好89~80分;一般79~61分;较差≤60分;总满意率=(满意+较好+一般)/所有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注射部位疼痛情况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注射前和首次注射后注射部位疼痛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着治疗持续开展,研究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1。

表1 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注射部位疼痛情况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80%(P<0.05),如表2。

表2 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老年人常见,近20年来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根据流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虽然病因并不是很明确,但是可能跟化学药物、环境污染、辐射相关,以及遗传的因素[4]。

本病起病多隐袭,早期无明显症状,多在常规体检时发现,常见于50岁以上中年男性,少见与儿童群体,但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青少年发病率有显著提高[5]。后期多出现肝、脾、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但程度不明显因此常被患者忽略,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阿扎胞苷是胞嘧啶核苷类似物,可通过引起DNA去甲基化和对骨髓中异常造血细胞的直接细胞毒作用,而产生抗肿瘤作用[6]。阿扎胞苷在体外对DNA甲基化有最大排制作用时的浓度对DNA的合成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DNA的去甲基化可对于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起关键作用[7]。阿扎胞苷的细胞毒作用可引起处于快速分裂状态的细胞死亡,包括对正常生长调控机制不产生应答的癌细胞,因此,可有效治疗该疾病患者[8]。

但阿扎胞苷只能通过肌注进行治疗,本研究疾病患者的后续治疗周期较长,多次同一部位肌注给药,不仅增加患者的穿刺痛苦,还会一定程度上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引起患者不良情绪,产生护患纠纷[9]。而通过不重复肌注给药治疗,以周期循环肌注给药,给予患者给药部位缓解时间,可有效降低患者给药部位的疼痛刺激,且对药物吸收无阻碍,减少重复穿刺可引起的出血、硬结等不良反应,侧面改善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10]。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以不重复部位给药的研究组患者其注射48h和72h后的给药部位疼痛情况均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对阿扎胞苷注射治疗的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以不重复部位注射治疗,可有效减轻给药部位穿刺疼痛。

猜你喜欢

阿扎肌注骨髓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三七青黛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