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基层减负的作用路径

2021-12-06罗嗣威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罗嗣威

摘要:基层位于纵向行政体系与横向社会网络的交接部,基层行政效率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基层减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重要内容。本文将从实践与认识的角度透视新时代基层减负的作用路径,推动新时代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關键词:基层减负 认识与实践 全面深化改革 基层治理现代化

基层减负本质上是要消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根深蒂固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1]新时代基层减负的作用路径,即从实践层面落实一系列减负举措,破除认识层面的部分消极内容的恶劣影响,再最终落回到政治实践层面上来。

一、实践—认识:减负实践带来观念转变

在实践层面,减负实践要经历四个“优化”的阶段:从“人”的优化,到基层的优化,再到基层以上各层级的优化,最后是政治体系的优化。当这四个阶段逐步实现后,认识层面的革新就有了物质基础。

1.起始阶段:减轻人员负担,激发单个成员工作热情

基层减负,首先要减“人”的负。第一方面是“减负”。“减负”就是减轻负担,让基层人员有更多精力放在实务上,避免被无意义的“形式”上的繁务分散时间和精力;第二方面是“减压”。上级检查多督查多考核多,导致基层人员始终要“提心吊胆”应付检查。“减压”就是改变这种偏离本义的压力传导方式,更好激发基层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第三方面是“减缚”。过度问责导致基层人员不敢为、不作为。工作上“大胆创新”的成本与回报比例失调,稍有偏差就容易被“一票否决”,丧失成长进步机会。“减缚”就是要破除束缚在基层人员身上的捆绑与锁链,让基层人员放开手脚,抛开顾虑,敢作为敢担当。

2.关键阶段:解决基层困境,提高基层工作效益

解决当前基层“重负”困境是基层减负的直接目的,也是实现“认识层面转变”这一根本目的的关键环节。由于基层以扁平式的结构为主,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基层的“人”都直接参与一线的事务管理。没有过多传导层级,那么“人”的减负的效果也会很快体现出来。伴随人的“解放”而出现的是基层整体面貌的改观:人的“减负”带来的务实倾向将推动基层工作更加“脱虚向实”,人的“减压”带来的积极性提高将最大限度促使基层活力的迸发,人的“减缚”带来的敢作为敢担当将使得创新精神蔚然成风。

3.整体推进:传导减负效能,实现政治体系优化

在金字塔结构的政治体系之中,基层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基层改革的实现所带来的动能也是最多的。这些动力将会层层作用于上一级的组织,推动各个层级的结构优化。在传导过程中,上级推动基层减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落实,优化了基层结构;而这种优化又以人的优化为起点,层层反馈给上级结构,推动了各个层级的优化和发展,从而互动性地推动了整个体系的整体优化。

4.终点阶段:优化政治实践,推动认识层面更新

政治体系的优化实际上就是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而这种现代化所追求的高效、精简、务实、创新等要素与固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等一些旧有的、消极的思想认识是相排斥的。基层减负所带来的效益越高,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作用越明显,就越能够促进认识层面的革新,那么“基层重负”的本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消极思想的生存空间就会越少,直至被逐渐挤压至无形。这也就是减负实践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通过解决实践层面上的问题,推动认识层面的更新。

二、认识—再实践:思维更新推动改革实践

认识是实践的产物,而认识的目的就在于回归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新的社会思想……一经产生,就会成为促进就解决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所提出的新任务、促进社会前进的最重大的力量。”[2]新的思想观念具有旧事物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对社会的发展将会起到新的促进作用。

1.思维层面的更新对于改革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

政策的制定属于改革的先前环节。政策制定虽然顶层设计层面的任务,但与基础层面是双向互动、相互支持的。一是对顶层而言,要求制度的设计者拥有较高的政治智慧,全面、统筹、协调地考虑问题。前面谈到,减负带来的结构优化会“层层反馈给上级结构,从而互动性地推动了整个体系的整体优化”,也就是说减负带来的结构优化会促进顶层设计层面的观念优化,对改革政策的制定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对下层而言,要求基础层面对政策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基层覆盖面积广、创新主体多,最深入实践,也最接近群众,是制度创新最广袤的土壤。在观念更新的影响下,广大基层成为制度创新最活跃的源泉,为上层决策提供源源不断智力支持。

2.思维层面的更新对于改革进程推动有促进作用

改革成效是否明显取决于中间过程是否有效落实。推动改革进程的主体是政治体系的各个层级,在顶层制度设计完成之后,就需要下级的层层落实来实现改革的目的。这个过程是工程量最大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受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思想影响的阶段。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有不同表现,有较强的多样性和变异性,这给改革进程的推动带来的极大阻碍,所以通过基层减负消除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响本身就是对改革进程的一个大的推进。

3.思维层面的更新对于改革效果优化有积极影响

效果的优化是改革的补充环节。在制定好政策和落实好过程后,就要根据改革的实际效果而采取改进或者优化的措施。一是评价改革效果。评价改革成效的基础是人自身的价值判断,而思维观念更新会带来价值取向的更新。在新的观念指引下,一些在过去无法认识到的改革的缺陷会被纠正,进而作出更科学合理的评价;二是根据实际效果进行改进和优化。在科学评价改革效果之后,通过将改革效果反映到上层,再制定合理的优化措施,通过各个层级进行落实。在这一方面,思维的更新发挥作用的路径也就与前两个阶段相吻合。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改革不断深化,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4月-8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

[2]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38年9月),《斯大林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4页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
尊重规律与回归本源
改革需要大智慧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构建 推动江苏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改革开放历史看“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哪几大关系
构建容错机制的理论、历史与现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