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7—2018年盐边县蚕茧生产的空间分异特征

2021-12-06阳路芳黄朝举张建华胡启华钱向阳黄雯澜

中国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攀枝花市蚕茧惠民

阳路芳 谢 茜,2 黄朝举 张建华 胡启华 钱向阳 黄雯澜,2 王 谢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6; 2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3攀西无公害农产品监测中心,四川攀枝花 617000; 4中丝天成(攀枝花)丝绸有限公司,四川攀枝花 617100)

过去,盐边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数量均占到了全市的50%以上,是攀枝花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现在,盐边县是攀枝花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是2020年攀枝花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进县[1]。盐边县无论是过去的脱贫攻坚,还是当前的乡村振兴,蚕桑产业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盐边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角,独特的气温、光照、雨量等自然环境条件,非常适宜蚕桑产业的发展,是天然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2]。虽然其地理位置偏僻,地势崎岖,山高坡陡,山地坡度多在26~40度之间[3],山路崎岖导致其道路与交通不便,但多年以来盐边县充分利用与开发其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引进人才与资金,在原有蚕桑产业基础上发展桑果产业与丝绸产业,逐步实现了蚕桑产业的规模化与产业链化,形成了一种山区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模式。2016年,盐边县被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果桑之乡”的荣誉称号[4]。为了揭示盐边县蚕桑产业的发展特征,推广山区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县域模板,本文以盐边县蚕茧产量数据为依据,概述了1998—2018年间盐边县蚕茧生产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以供同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盐边县概况

盐边县地处攀枝花市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25′~27°21′之间、东经101°08′~102°04′之间,幅员面积3 269.45 km2,下辖6个镇、6个乡、138个村、683个村民小组,共居住有3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30.1%[3],盐边县政府驻桐子林镇,距攀枝花市28 km。盐边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境内溪流众多,水资源充沛,位于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区,全年气候适宜、日照充沛、降雨明显、干湿季节分明,适合桑树种植与蚕桑生产,蚕桑产业主要分布在盐边县北部地区,2019年全县桑园面积8 333 hm2,蚕茧产量2 963 t[3]。盐边县下辖的12个乡镇分别是桐子林镇、红格镇、渔门镇、永兴镇、新九镇、惠民乡、国胜乡、共和乡、红果彝族乡、红宝苗族彝族乡、格萨拉彝族乡和温泉彝族乡。其中,桐子林镇位于盐边县南部,幅员面积249.14 km2,耕地面积356 hm2,境内以二半山区(这类山区一半具有河谷地带的气候特点,一半具有高寒山区的气候特征,简称为“二半山区”,泛指气候反差大的乡镇和行政村)为主,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均气温20~21 ℃,年降雨量800 mm左右,年无霜期在300 d以上,具有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等特点,适合热带水果生长,是“国家级出口芒果质量安全示范基地”[3]。红格镇位于盐边县城东南部,幅员面积160.23 km2,耕地面积778 hm2,海拔1 200~2 400 m,气候属南亚热带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年均气温20.5 ℃,年日照时间2 700 h,空气相对湿度59%,年降水量800~850 mm,终年无雪,霜期短,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攀西地区四大矿区之一[3]。渔门镇地处盐边县中北部,幅员面积234.64 km2,气候属南亚热带立体气候,具有南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的特点,2019年,渔门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新栽、引进、改良等措施,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成连片果桑基地1 000 hm2,实现亿元产值[3]。永兴镇地处盐边县北部中心区域,地形呈“一纵、两横、三岔”,幅员面积223.00 km2,海拔1 150~3 100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盐边县的农业大镇,主要农业产业有粮食、生猪、蚕桑和烤烟、西瓜、干果、蔬菜等;2019年种植桑树约1 817 hm2,年蚕桑产值近1.1亿元[3]。新九镇位于盐边县东南部,幅员面积144.00 km2,耕地面积633 hm2,林地占总面积的56%,海拔1 150~1 800 m,气候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降雨量900~1 300 mm,年均气温20.6 ℃左右,年日照时间2 362~2 745 h,无霜期340 d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夏季与冬季温差较大,霜冻、冰冻和洪灾时有发生,矿产资源得天独厚,是盐边县的工业大乡[3]。惠民乡位于盐边县西北部,有蚕桑之乡的美誉,幅员面积146.67 km2,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3条水系覆盖全乡大部分农田,有小一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0万m3而小于1 000万m3)1座,小二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万m3而小于100万m3)3座,山坪塘(人工修建的库容大于或等于500 m3而小于10万m3的水库)6座,云川堰长62.50 km,灌溉面积达600余hm2,适宜农业生产发展[3]。国胜乡位于盐边县西北部,幅员面积321.34 km2,耕地面积896 hm2,森林覆盖率79%,海拔1 200~4 195 m,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季风温和气候,年均气温17.4 ℃,年降水量1 000~1 700 mm,年日照时间2 300 h,无霜期250 d以上,属湿润性气候,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茶树、蚕桑、芒果等[3]。共和乡地处盐边县东北部,幅员面积240.84 km2,森林覆盖率达85%,是攀枝花市三大林区之一,海拔在1 200~3 400 m之间,光照充足,以典型的二半山区气候为主,年降雨量1 200~1 500 mm[3]。红果彝族乡位于盐边县中北部,幅员面积245.73 km2,耕地面积2 067 hm2[3]。红宝苗族彝族乡位于盐边县北部,幅员面积314.00 km2,耕地面积583 hm2,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海拔1 470~4 398 m,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土豆、小麦、茶树[3]。格萨拉彝族乡位于盐边县西北部,幅员面积339.55 km2,耕地面积3 088 hm2,海拔1 800~3 400 m,年均降雨量1 450 mm,年均气温14 ℃,年日照时间2 370 h,年太阳辐射总量580.60 kJ/m2,无霜期220~230 d[3]。温泉彝族乡地处盐边县西北角,幅员面积168.70 km2,海拔1 610.0~3 174.5 m,年均温度10~17 ℃,立体气候明显,小气候复杂多样,年均降雨量1 500 mm,海拔2 200 m以下地区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和烤烟,是该县的粮食主产区[3]。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复了攀枝花市调整东区等4个县(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上述12个乡镇为2020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12个乡镇。由于本研究的时间段在2019年以前,且暂未获得最新区划的相关数据,故本文以2018年的行政区划为准,即分别为桐子林镇、益民乡、红格镇、新九乡、和爱彝族乡、红果彝族乡、鱤鱼彝族乡、共和乡、渔门镇、惠民乡、永兴镇、箐河傈僳族乡、格萨拉彝族乡、温泉彝族乡、国胜乡和红宝苗族彝族乡16个乡镇。

1.2 数据来源和数据修正

盐边县1997—2018年蚕茧产量数据来源于1998—2019年的《盐边年鉴》[3],并依据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历年统计数据和攀枝花市盐边县行业统计数据校准所得。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数据统计与分析基于MS EXCEL 2016。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边县全县蚕茧产量的年际变化情况

由图1可知,1997—2018年期间,盐边县的蚕茧生产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虽然1997—2000年期间盐边县的蚕茧总量幅度下降了42.90%,但2000—2010年盐边县蚕茧总量几乎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43.56 t。2010年到2017年增加速率放缓,平均每年仅增加54.71 t。2017年到2018年,蚕茧总量陡然上升,达到3 233 t。

图1 1997—2018年攀枝花市盐边县的蚕茧产量

2.2 盐边县蚕茧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由图2可知,盐边县蚕茧主产区(蚕茧产量超过100 t的乡镇)分别是惠民乡、永兴镇、渔门镇、国胜乡、鱤鱼彝族乡、箐河傈僳族乡。其中,2018年年蚕茧产量,惠民乡1 409 t,永兴镇1 090 t,渔门镇237 t,国胜乡190 t,鱤鱼彝族乡130 t,箐河傈僳族乡118 t。其他乡镇年蚕茧产量相对较少,如温泉彝族乡只有53 t,红宝苗族彝族乡仅6 t。

图2 1997—2018年攀枝花市盐边县各蚕茧生产乡镇的年蚕茧产量

在1997—2018年盐边县蚕茧主产区的蚕茧产量年际动态变化中,蚕茧产量最大的2个乡镇——惠民乡与永兴镇,不仅年蚕茧产量远超其他乡镇,还表现出长期保持稳定增加的趋势。1997—2018年间,惠民乡和永兴镇的蚕茧产量分别增长了6.22倍和9.60倍。而值得关注的是,蚕茧产量最大的惠民乡,其幅员面积只有146.67 km2,远小于渔门镇、永兴镇、鱤鱼彝族乡和国胜乡的幅员面积。

2.3 盐边县蚕茧产量的时空变化情况

由图2可知,盐边县蚕茧生产乡镇的蚕茧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且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虽然盐边县蚕茧产量增速最快的3年分别是2000年、2004年和2017年,但在整体趋势上2000年、2010年和2017年是3个时间节点,它们分别代表了从减到增、从加速增加到增速放缓、从增速放缓到二次加速增加的3次转折。

在1997—2000年期间,盐边县主要生产乡镇的蚕茧产量都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渔门镇和永兴镇蚕茧产量先减后增,总体呈减少趋势;国胜乡、鱤鱼彝族乡、惠民乡、箐河傈僳族乡和温泉彝族乡蚕茧产量一直保持减少的趋势;红宝苗族彝族乡基本保持不变。

在2000—2010年期间,渔门镇蚕茧产量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2001—2002年蚕茧产量增加最多,增加量为79 t;永新镇蚕茧产量也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2004—2005年蚕茧产量增加最多,增加量为329 t;鱤鱼彝族乡蚕茧产量处于波动状态,2004—2005年蚕茧产量增加最多,增加量为48 t;国胜乡蚕茧产量处于波动状态,总体保持增加的趋势,2004—2005年蚕茧产量增加最多,增加量为166 t;惠民乡蚕茧产量处于波动状态,总体呈增加趋势,2001—2002年蚕茧产量增加最多,增加量为214 t;箐河傈僳族乡蚕茧产量先减后增,总体呈增加趋势,2004—2005年蚕茧产量增加最多,增加量为34 t;温泉彝族乡蚕茧产量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2004—2005年蚕茧产量增加最多,增加量为8 t。

在2010—2017年期间,渔门镇、国胜乡、鱤鱼彝族乡、箐河傈僳族乡的蚕茧产量均处于波动状态,总体呈减少趋势;永兴镇、惠民乡、温泉彝族乡蚕茧产量处于波动状态,总体呈增加趋势;红宝苗族彝族乡基本保持不变。

2017年以后,除渔门镇蚕茧产量下降、红宝苗族彝族乡蚕茧产量持续保持不变外,其余各乡镇蚕茧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惠民乡蚕茧产量增加量最大,增加了201 t;其次为鱤鱼彝族乡,增加了97 t;再次为箐河傈僳族乡和永兴镇,增加了76 t和70 t;其余乡镇增加量均低于10 t。

3 讨论

纵观1997—2018年间,其中多个乡镇蚕茧产量增加最多的时间都出现在2004—2005年。翻阅《盐边年鉴2005》大事记,我们发现,2004年1月在渔门镇召开了全县蚕桑工作会,工作会上不仅总结了2003年全县蚕桑工作和安排了2004年任务,还兑现了2003年蚕桑收购奖励。这种时间上的吻合暗示了盐边县蚕桑产业在蚕茧产量上的第1次大的飞跃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激励政策的兑现。

此外,2017年后盐边县蚕桑产业在蚕茧产量上有了第2次大的蜕变。翻阅《盐边年鉴2017》大事记,我们发现,2016年4月中国中丝集团在盐边县委、县人大的陪同下考察了永兴、渔门、惠民等地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并随后同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款框架协议》,同盐边县天成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战略重组意向协议》。2016年4月29日,中国蚕学会理事长鲁成向盐边县人民政府授牌,盐边县成为继德昌县后的第2个“中国果桑之乡”。这种时间上的吻合暗示了盐边县蚕桑产业在蚕茧产量上的第2次大的飞跃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参与和学会作用的发挥。

盐边县自1997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茧产量大致处于上升趋势。2017年开始盐边县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支撑下,各相关政策和引进企业基本落地运行,进而带动蚕桑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盐边县蚕桑产业如何为下一次飞跃奠定好基础将是其面临的客观问题。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盐边县蚕桑产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政企产学研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完善产业体系。

猜你喜欢

攀枝花市蚕茧惠民
咬破死亡的蚕茧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攀枝花市芒果园产量及施肥管理问题诊断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新时代下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基于攀枝花市退休职工面对面理论宣讲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七一”表彰先进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