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12-06阳艳萍吴宝宏卢永辉

花卉 2021年14期
关键词:生物农药园林植物天敌

阳艳萍,吴宝宏,卢永辉

(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惠州植物园管理服务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1)

0 引言

在城市发展期间,园林植物的选择和种植可为群众创造一个绿色、干净的生活空间。在园林植物栽植期间重视病虫害防治技术,可避免常见病虫害对植物根茎叶的损害。但是,农药、化学药剂使用难免会污染当地的环境,致使当地环境出现污染情况。因此,将生物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相融合,尤其需要重视各植物生存、物种特点的关系,以此提升病虫害的防治质量。

1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1.1 生态化原则

病虫害防治应当从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出发,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及生长规律,明确病虫害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性选择特定的生物技术模式。通过在动态化、全面化的测试中了解生态因子的作用关系,可提高当地生态的稳定性,这对于优化病虫害问题是有利的[1]。

1.2 控制性原则

工作人员应当调研病虫害的种类,结合自然环境、植物生长空间及其天敌特征进行统计与园林植物生存相关的控制元素。具体而言,工作人员应当做好病虫害的控制及预防工作,在降低虫害经济损失的同时提高植物栽种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防治处理期间,工作人员也应将植物检疫作为基础,明确生物、物理及化学防治的方式,同时减少物理器械使用强度,避免机械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噪声、空气污染的不利影响。

1.3 客观性原则

建立客观、科学、全面的防治模式,了解当地自然环境情况的过程中落实科学的病虫害处理模式,例如可探讨喷雾、粉剂、烟熏方法的利用技巧,在控制病虫害人力支出、物资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设立科学的管理方案及管理思路,以此提升病虫害治理的经济效益。总之,将客观性治理原则与生态平衡和环境绿化相融合,建立科学的干预方案,以期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绿化空间。

2 病虫害天敌动物防治

2.1 合理利用病虫害天敌

了解影响园林植物生存的病虫害种类,选用保护虫害天敌的方式,再将它们的天敌放置在园林景区内,利用简单的操作方法、治理方式,秉承“虫吃虫”的干预原则,以期创造生物链的循环模式降低植物中的病害。具体而言,应当注意以下要点:①了解害虫的种类、出现原因及出现时间,统计出区域内害虫的覆盖面积及虫类品种,从食物链的角度确立可被投入的天敌动物;②植物养护期间,应当选取对天敌生存无严重危害或者是绿色、环保的药剂,不仅可避免天敌动物被药物致死的情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③当病虫害问题严重时,则间接表示该区域植物生长状态较好,并且根系、茎系的营养丰富。为此,技术人员可了解病虫害虫类大致数量后使用天敌展开虫害的防治技术[2]。总之,将“以虫治虫”的理念渗透至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间,可在了解虫害发生原因、发生环境的同时确立虫害防治方案。同时,应当考察种植区域的生物种类,在了解食物链分布、当地环境特点的过程中选择可控制的天敌动物。其中,可利用赤眼蜂治理寄生性的虫害,以便控制种植区域的松毛虫;利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系的综合效果较好,故在天敌昆虫选择中,一定要确定好天敌动物的数量。

2.2 治理方案

确定具体、全面、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案,了解虫害天敌昆虫的生存需求。①在虫害天敌昆虫使用期间,需要保障天敌的数量,尤其是需要了解天敌昆虫的生存状态,在改善其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促使天敌昆虫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天敌昆虫的适应力相对较差,故需要做好环境的优化工作。例如部分天敌昆虫对生态气候的变化感知较为明显,工作人员可在优化昆虫过冬需求的同时提高昆虫的存活率及繁衍质量。在昆虫分娩、繁殖期间,工作人员也需要利用封山育林技术保障昆虫的繁衍,在此期间应当减少农药施用量,避免农药残留过多对昆虫机体功能的影响;②为提高天敌昆虫的繁殖效率,应当利用人工养殖的方式,在养殖期间注意天敌昆虫的体征状态、生活质量等要求,可提升天敌昆虫的基础数量;③若某区域的病虫害出现爆发性增长且此类虫害无天敌时,应当建立生态系统模型,丰富该区域物种的多样性,方便其他昆虫、鸟类、禽类接受虫害。但是,该方法应用前应进行模拟论证,避免新物种引入不科学而影响生态系统建立的问题。

3 病虫害防治中基因技术的应用措施

3.1 基因工程

了解病虫害及植物的基因组成,结合植物的抗病、抗倒伏、抗虫能力展开探讨,在生物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打开植物基因构成,在关键基因区域融入抗虫性基因区域,再将基因进行充足排列,方便在基因剪切、人工重组的过程中促进细胞的复制、转录、遗传的过程中得到新型病虫害品种,这也为基因的分裂提供了技术支持,进而提高了植物本身的抵抗力。

3.2 基因改良

重视对虫害天敌的基因改良处理,了解天敌动物遗传方面的需求,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天敌动物的生存能力、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利用蛋白酶抑制基因改善天敌动物的不良基因序列。因此,利用CPTI 企业的病虫害治理思想,将此类的技术方案应用到绿色草地中,让害虫食用蛋白酶后促使虫害出现消化系统溃烂、无法消化、营养供给等情况,达到治理的目标。

3.3 微生物工程

微生物工程可利用多种真核生物及病毒进行病毒改造,改造期间微生物和改变核多角体病毒的功能,在确立核多角病毒特点的过程中减少病毒本身的毒性,并将此类病毒渗透至工程管理期间,可方便技术人员第一时间消杀大规模虫害。其中,微生物工程可主要防治地老虎的虫害,也可在杀虫的基础上施用抗病毒疫苗,并在阳光的照射下促使虫害被消除,且操作过程中该方法对环境的危害性较低,故可被广泛应用。总之,将现代生物科技技术与园林植物虫害的防治操作相结合,了解病虫害防治期间如何通过改变植物的抗体,优化器抗原基因的过程中展开技术防治,可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效率,促进病虫害防治的综合质量。同时,将分子生物学、转基因工程应用到病虫害防治中,利用嫁接技术改变植物生存情况,再确立出符合要求的生物防治技术,采用杀虫技术较好的防治方法改善区域环境、生态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其中,可利用喷雾的形式将微生物散播在害虫区域,关注影响园林植物生存的环境、生态、科学技术因素,再给予必要的干预处理,提高杀菌操作的有效性及质量[3]。

4 病虫害防治中人工诱杀技术的应用措施

4.1 人工性诱杀

人工性诱杀的模式主要是借助昆虫自身所产生的性信息素,再结合有效的识别方式测试信息素的含量。通过一定条件展开信息素的释放工作,可方便不同性别昆虫进行交尾。其中,工作人员应注意雌性昆虫释放信息素的方式,利用有效地干预方式,大量吸引雄性昆虫。干预期间工作人员可创造指定的信息素模型,在必要的干扰控制中阻滞虫害的正常繁殖,例如虫害繁殖期间收到错误的信息,能影响其繁殖效率。但是人工性信息素诱杀方式的技术模式相对不完善,故需要技术人员了解信息素的特点,展开临床试验及实验分析、实验测试及现象分析。目前,白杨透翅蛾的诱捕器为一种信息素诱捕器,应用原则就是利用人工信息素干预虫害的正常生殖,并在诱捕器的支持下收集有害昆虫。

4.2 植物诱杀

植物诱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目的是在既定区域使用饵料植物,在气味、黏液的引导下诱杀虫害,可在保护树种生存的过程中消除病虫害对重要植物生存的影响。其中,可利用构树、蔷薇来杀天牛虫害,期间还应注意虫害区域的生态特点,在科学的控制支持下提高树种的功能性。

5 病虫害防治中生物农药技术的应用措施

将生物农药技术应用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可准确祛除区域内的病虫害问题。从综合的角度来讲,生物农药技术取得了一定技术成果,特别是此类物质成分的污染性较低,与传统农药的成分相比,生物农药源于细菌、真菌和其他动植物,故生物农药具有天然的特征。另外,生物农药本身对环境影响较小,故该方法可消除农药对土壤、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变。因此,工作人员在选取自然界天然物质成分的过程中落实必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一定程度缓解多种害虫的侵害,原因是大多数害虫对某些微生物的特异性较强,故害虫的外在表现为不抗药。但是,生物农药不会对有益菌、害虫的天敌昆虫造成影响,故可在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期间应用生物农药技术,比如EM 农药本身对环境无任何危害,但可以杀除天牛、蚜虫等害虫,降低害虫的存活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药残留的不利影响。总之,生物农药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该方法应用期间还需使用信息化技术监测当地的空气、土地、温湿度指标参数,再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干预标准,避免病虫害对植物生存、发育的直接影响。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间,合理应用生物科技技术,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技术模式,再协调当地的环境特点,可控制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不利影响。另外,高效利用生物、化学、物理防治技术,探讨出各类技术的优势及缺点,在改善环境、生态的过程中落实科学的控制模式,进而提高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生物农药园林植物天敌
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果园天敌(续)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碰到天敌女上司
浅谈园林植物的作用及规划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