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梁山区退耕还林技术研究

2021-12-06秦丽宏

花卉 2021年14期
关键词:吕梁树种苗木

秦丽宏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三交镇人民政府,山西 吕梁 033200)

0 前言

吕梁位于我国的山西省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立志要带领人民群众改变贫困山区的落后面貌,不仅要实现对贫困山区的生态治理,更要对贫困山区的人民展开扶贫工作。退耕还林技术在吕梁山区的生态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遏制了吕梁山区的生态恶化。只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吕梁地区绿色经济的发展。

1 吕梁山区地质现状

吕梁山区地理条件较为复杂,吕梁西部沿黄河区是整个山西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盲目毁林开垦,80%陡坡地、沙坡地开垦为耕地,粮食产量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生态承载力不能满足当地人口的生存需要,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日益严重。洪涝、干旱、沙尘暴濒濒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至少需要将25%的坡耕地按照先陡坡后缓坡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林后实行封山管护。吕梁境内的河流有三川河、岚漪河、湫水河和磁窑河等,但是大部分河流的水流量都非常少,甚至在旱季经常出现河床干枯的现象,两岸的农业用水非常缺乏。需要将河流源头10km 以内的陡坡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的范围中。近年来,地方政府带动本地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多元化发展林下经济,并且实施生态移民,鼓励山村整体搬迁来退耕还林。吕梁境内一共有30 多座规模不一的水库,近年来水库周围的泥沙淤积日渐严重,水库周边地区成了急需被纳入退耕还林规划的区域。

2 吕梁山区退耕还林技术研究

2.1 树种选择技术

退耕还林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态工程,同时也是具有丰富社会效益的社会工程[1]。在吕梁山区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必须采用适当的树种选择技术,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使退耕还林措施满足吕梁山区的实际生态状况。首先,需要适当选择经济树种,在吕梁退耕还林的规划中的经济林占比不得超过植树总量的20%,应该充分利用其林业的经济价值,种植经济产出较大的经济树种。结合当地昼夜温差相对较大的气候特点,梨树、杏树、苹果、桃树和李子等果树是很好的种植选择,昼夜温差使果实具有较高的甜度,晴天较多也能充分保证果树的日照条件。其次,需要优先选择生态树种,退耕还林的最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当地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生态树种的种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吕梁山区的生态条件。因此在80%的生态树种种植中,需要选用多种生态树种搭配种植,做到树种多变,模式多变,确保乔灌草结合,例如乔、树、灌等多种类型的生态树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实行种植。适用于吕梁山区的生态树种有落叶松、臭椿、侧柏、刺槐和油松等。最后需要合理配置兼用树种,让退耕还林工作既能发挥出经济效益,又能确保其经济价值。例如核桃、红枣等树种,在吕梁地区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农民对其种植和养护工作非常熟悉,在退耕还林中可以被合理分配区域进行种植。种植核桃、红枣等树种等农民熟悉的兼用树种,还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以振兴传统产业,大面积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发展林下经济,采用“林药套种、林豆间种、林下养殖”等模式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2.2 数字林业技术

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给退耕还林工作带来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技术上的支撑,数字林业技术是一种基于现代化信息手段产生的新型林业技术。数字林业技术主要是对管辖区域的林业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依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林业治理方案。山西吕梁地区山脉广布,地貌极其复杂,西部沿黄河区、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流分布区、边远山区和大型水库周边地区等地区有着不同的地质环境,要想实现对吕梁地区林业信息的全面监控,需要投入极其巨大的人力和物力[2]。数字林业技术应用于吕梁山区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可以实现对吕梁山区退耕还林情况的实施监控。数字林业技术应用于吕梁山区的退耕还林工作,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数字林业技术可以有效预防自然灾害,避免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出现。数字林业技术中的3S 技术包含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森林火灾进行预判,森林火灾一旦发生,也可对其进行精准定位和及时处理。其次,数字林业技术可以为吕梁山区退耕还林工作的战略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数字林业技术通过对林木种类、地质和气候等方面不同信息的采集,能够为吕梁山区退耕还林战略规划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最后,数字林业技术在吕梁山区退耕还林中的应用可以为我国其他退耕还林地区的工作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实时的数据互通分享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经验,加强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统一管理[3]。

2.3 营造林绿化技术

营造林绿化技术在吕梁山区退耕还林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林绿化技术是优化配置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吕梁山区本身树木种类稀少,且种植量较小,不能起到有效的防风固沙作用。因此,在吕梁山区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必须引进营造林绿化技术。营造林绿化技术包括苗木的移植技术、苗木的运输技术和苗木的栽植技术三方面的技术要点。苗木的移植技术是植树人员种将萌动较早的苗木进行移植处理,运输到指定的种植场所。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移植人员应该对苗木的根幅和树坑进行精准匹配,一般以树坑比苗木根幅大1/3 为宜[4]。对于根部带有土坨的苗木,树坑的深度应比土坨的高度多10cm 左右,保证树坑能覆盖苗木所带的土坨。苗木的运输技术是苗木移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保证运输过程中苗木的良好存活状况。在具体的运输过程中,应该做好苗木的保水工作,及时对缺水的苗木进行喷水处理。苗木的栽植技术是营造林绿化技术的重中之重。具体的栽种过程中,必须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仔细整理,避免出现窝根现象影响苗木的成活。在苗木被栽种进树坑之后,应该做好周围的培土工作,并用脚踩实,使苗木的树根与土壤充分接触[5]。在此之后,应该对移植苗木的生长状况密切关注,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2.4 科学放牧技术

在吕梁山区的退耕还林的过程中,科学放牧技术是一项能全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态保护技术。吕梁山区常年干旱,种植农业的经济效益非常低下,过量的农田开垦还会对当地本就严峻的环境状态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吕梁山区,采用科学方法开展畜牧业是一项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两全之策。首先,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生态退化的区域应该实行封山禁牧,让该区域的草地和林地状态得到有休养生息,保证在草地和林地在返青期免于畜牧的干扰。其次,在农牧交错带,应在适宜的气象条件和时间范围内补播牧草和种植防护林,避免因为牧草被过度啃食引起的地质条件恶化。在牧草品种的选择上,可以将苜蓿、老芒麦、早熟禾、早熟禾等草种进行混播。在牧草补播和防护林栽种之后,需要封山禁牧两年的时间。最后,需要通过施肥的方式及时补充牧草和防护林的生长养分,施肥的时间一般在雨季。科学合理的放牧、禁牧措施是保护退耕还林成果,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

2.5 农田林网建设技术

在吕梁山区的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农田林网建设技术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技术。农田林网建设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技术,能够对受损地质进行全面修复。吕梁山区因为过度开垦耕地,地质受损严重,农田林网建设技术在吕梁山区的退耕还林工作中有着非常高的适用性。在树种的选择上,需要选用树体高大、冠窄的深根性树种,这种类型的树种其根部能深深扎入土地深层,广泛种植该类型树种能大幅度提升土地的稳定性。林带配置需要以水渠和农田道路为骨架,主林带间距控制在200m 以上,300m 以下,副林带间距以大于主林带宽度的1.5 倍不超过主林带宽度的2 倍为宜。林带的疏透度由水土流失程度所决定,严重地区为0.2~0.3,一般地区为0.4~0.5。

3 结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已经得到深入贯彻。退耕还林是治理我国贫困山区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的重要措施,山西吕梁的退耕还林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在今后吕梁地区的退耕还林工作中,还需要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不懈努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退耕还林新技术,持续为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做贡献。

猜你喜欢

吕梁树种苗木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树种的志向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树种的志向
苗木供求信息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