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能提效“碳达峰、碳中和”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2021-12-06陈向国刘京佳

节能与环保 2021年4期
关键词:达峰能效碳达峰

文 本刊记者 陈向国 刘京佳

2021年两会一结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就于3月15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的主持下召开。会议以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为主题,强调了“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如何预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认为,要从三个方面降低碳排放、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一是提能效、降能耗,尤其是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二是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三是增加碳汇。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也表示,实现达峰,核心是降低碳强度,以“强度”下降抵消GDP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实现碳强度持续大幅下降,一方面要大力节能,降低能耗强度;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综合可见,从中央层面到权威专家学者层面都把节能降耗放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重要甚至首要位置。那么,产业、企业如何看待节能提能效对碳达峰的作用?产业、企业如何克服共性、个性困难乘“碳达峰、碳中和”的东风更上一层楼?为此,本刊采访了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孙小亮、北京华清荣益地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建、同方节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大庆。

猜你喜欢

达峰能效碳达峰
蒋伟群:侨界“碳达峰、碳中和”追梦人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高效电动机能效检测关键问题分析
迎接人口“达峰”
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