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内涵的历史演进及价值贡献

2021-12-06

关键词:内涵现代化目标

孙 斌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指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是实现“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53)这个目标就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并从时空的纵向维度、主体维度和内涵维度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2](P49)“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2](P49)中国梦主要体现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P4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阐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发展价值内涵看,既包括了发展程度上传统化、现代化、时代化三个维度,同时也包含了中国人民这一主体的追求、意志和利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统合,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价值的时代化转型。

一、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内涵的历史演进: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

发展目标的内涵是决定着发展的内容和路径,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内涵与路径,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经典设计到现实创新的历史性过程。中国梦的提出,使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发展需要,呈现出“现代型”特征。

(一)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科学设定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础上提出的,成为引领无产阶级革命的奋斗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目标的定位也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梦”,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层次性与统一性,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由“传统型价值追求”转向“现代型价值追求”,体现了发展目标内涵上的新发展。

社会主义应当如何在超越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来设立自己的发展目标,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和人类发展进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那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建立之后,在物质财富层面上“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P52)同时在财富增长的过程中,要明确致富的对象是所有人,而不能是一小部分人,“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3](P222)并且要让“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4](P546)从这一价值追求中,我们可以得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目标设定中,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奠定基础。一是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动力。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是社会主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条件。而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5](P32)由于生产力发展决定着社会关系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目标是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力,通过创造物质财富来实现人的生存发展,而这个目标优先于其他任何需要,“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6](P24)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财富,是一个社会存在的基础。因此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也应当遵从这个规律,努力发展生产力。“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增加生产力的总量。”[6](P293-294)二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基础。马克思从人类的自身发展出发,深刻地分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前提是物质财富,如果没有这个,人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创造历史,所以人类首先要通过解决物质财富来解决发展的问题,“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P531)物质财富就成为了发展目标的第一追求。没有财富的积累,就不可能满足人的生活生产之需要。没有人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就不可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8](P411)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目标,是任何社会所追求的,因此在价值目标中优先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价值目标,是确定发展目标的基础。任何个体和社会群体都不可能脱离物质财富的发展,而且应当是最重要、最普遍的价值来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自我改善,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一次物质财富的大发展,都带来了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也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仅是提供简单的生存条件,而且也成为了影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三是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发展价值目标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要创造历史的人们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必须投身于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P531)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正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与不公平制度斗争的过程,这个制度的不公平,尽管在制度上表现为私有制,但从内涵上看就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对象是统治者还是人民群众,过去的一切制度下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增加统治者的财富,而不是人民群众。“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1](P31)所以“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1](P31)这些斗争无非就是为了实现被压迫阶级的解放,获取平等的财富权,从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1](P53)所以说,把人民群众当作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对象,是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是两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二)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由“理论”转向“实践”的探索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设想”,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也是理论得到进一步认识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并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列宁是第一个将理论变成实践的革命领袖,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

列宁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发展价值目标,作出了科学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探索,他在分析社会发展规律时认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9](P4)俄国虽然是一个农民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但列宁认为仍然可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并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当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就重要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创新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这个目标。列宁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解决了革命的任务之后,就必须去实现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任务,“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就要有更高形式的劳动组织。”[10](P168-169)通过新的劳动组织形式,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政策手段来保障,“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1](P335)同时“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只有上述一点“小小的”例外)社会主义发展。”[9](P354)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列宁并没有完全拒绝向资本主义学习,而且认为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手段方法,并与之合作,可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12](P167)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对利润的贪婪,“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12](P167)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内容与发展目标,并开创了许多新的制度探索,形成了新的理论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独立探索与丰富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从目标的内涵上,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摆脱落后的面貌,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在不同的建设时期,结合实际情况,确立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目标,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进行了阶段性的认识和深化。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13]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实现这两大任务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两大任务,又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和梦想,成为指引的力量。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探索。先后提出了建立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战略目标。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就提出,要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14](P1026)并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确立的奋斗目标就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内涵进一步明晰,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确立为第一个奋斗目标。1964年又进一步地表述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内涵,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5](P483)从目标的内涵上可以清楚地知道,由于当时国情的需要,着力要解决的是“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所以在目标的确立上重要的是对经济建设的要求,尽管有国防和科技,但最主要还是一个为保障经济建设服务,一个是为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二是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发展目标认识的深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取得了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根据不同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因地制宜,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但核心上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提高人民生活和增强综合国力;一个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个人、集体、国家”三位一体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在不同阶段又呈现出阶段性要求。1979年,邓小平就非常清晰地描绘了发展目标就是小康社会,他对日本客人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6](P237)邓小平把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老百姓的生活要求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与资本主义发展目标明确地区分开来了,体现了制度的性质差异。之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又细分了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步骤。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客人时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17](P226)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阐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百年目标”,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3]党的十六大把这些目标又概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又进一步阐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内涵,即:一个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另一个是“两个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P36)从综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目标来看,可以看出经济建设的具体化进程,呈现出时间轴:1990年的目标是人民的生活达到温饱水平、2000年的目标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10年的目标是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20年前后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前后的目标是人民生活达到比较富裕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刻揭示。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凝练为中国梦,并从内涵上进行丰富。他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1](P36)首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战略目标凝聚成三个层次不同的梦想,集中体现了全体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使“个人、国家、民族”三个层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赋予了具体的目标任务,使内涵更加清晰具体,实在可感,有利于形成共识。之后还提出新的发展世界观,把“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统一起来,[2](P4)视野更加宽广,体现出中国人朴素的“天下观”。

二、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内涵的本质属性:中国梦的四重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历史经验基础上,科学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方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内涵具体化,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内涵的个体梦、民族梦和国家梦统一起来,不仅是全新的、独创性的目标方向,而且又可以极大地凝聚起全体人民和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力量。同时也具象化了人民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等各个维度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引领了中国社会向统合的、内涵丰富的社会理想奋进。

(一)中国梦的民族性维度:传承性与发展性

中国梦在内涵上表现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从这个梦想当中,可以看到是对历史梦想的承继性,又体现时代发展的开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P36)因此从历史的传承性上,民族的梦想有着时空上的历史特征。这个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近代以来的民族苦难、家国凋落和民族屈辱的历史经历。在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我们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和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发明发现,引领着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创造了许多的“盛世繁华”“万国来朝”的发展奇迹。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资本主义在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带领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1](P35)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资产阶级“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P36)在这一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封建制度与以工业文明为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差距迅速拉大,并被迅速地瓦解。“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1](P36)资本的侵略性,使落后的农业国家很快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地,落入到被压迫、被剥削的境地。同样,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也开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国将不国。从此中华儿女就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和探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太平天国”,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三民主义”到“共产主义”,都深切地包含着一个简单明确的内涵就是“振兴中华”。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最强烈、最迫切的愿望,也是中国人最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是对近代以来民族意愿和梦想的高度凝结和具体化表达,是对历史的传承,又赋予了发展性。

(二)中国梦的现代化维度:时代性与创新性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不仅是改变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给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着各式各样的便利,让人们越来越摆脱现实物质的控制。同时还创造了精神文明,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要,给人类提供了多彩多姿的精神产品,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现代化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加文明,更加自由。时至今日,现代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不断地改变着世界的发展,世界文明不断丰富。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跟不上现代化的步伐,就会被现代化所淘汰,因此必须勇敢地去迎接它。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名词,既包括物质意义上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全球化,同时也包括精神文明等意识形态的科学化、进步化。中华民族必须顺应现代化才能实现伟大复兴,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没有现代化,就不可能赶上时代,更不可能实现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现代化发展的大好时机,要紧紧把握好现代化的核心,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我们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2](P122)否则就不可能跟上现代化步伐,民族复兴也永远无法实现。因此,必须始终把现代化作为国家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确定了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P90),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内涵,体现了发展目标内涵上的创新性。

(三)中国梦的政治属性:阶级性与方向性

从中华民族探索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道路的选择决定着梦想实现的可能性。近百年来奋斗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道路,就不可能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梦想。纵观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从“空想”到“科学”,再到“实践”,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是在分析人类社会根本动力和发展追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又经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证明了的科学道路,是人类社会的最终选择。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9](P398)近代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才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而在伟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开辟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2](P22)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2](P39)同时也坚定地告诫全党:“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2](P36)这是方向,更是阶级性的问题,决不能有半点含糊。

(四)中国梦的整体性:对象性和公平性

任何一个梦想对象的明确指向性和实现梦想的公平性,是凝心聚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公平的参与与享有,那么梦想也不可能实现。只有实现对象和公平的广泛性,就越能体现代表性和全体性。没有全体的参与和公平的享有,那只能是狭隘的、片面的或者仅代表一定阶层或阶级的。中国梦强调的对象性是指中国人民,公平性指向也是中国人民共同享有,这就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实现了对象性与公平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P40)从中可以得出三个内涵:一是对象性上,主体是中国人民;二是从公平性上,以全体人民的共同享有利益为根本旨归;三是从实现力量上,必须依靠全体人民。所以说,中国梦从这三个角度表达了对象的全面性与享有的公平性,就必然是超越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梦想,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积极参与建设来实现中国梦。也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就是要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2](P40)这更加体现了中国梦的公平性,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享有发展成果的保障,这样才能体现中国梦的实质就是人民幸福,社会公平正义。

三、中国梦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内涵上的价值贡献:“抽象化”到“具象化”

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华民族近百年奋斗的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2](P49)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使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内涵上更加具体、丰富和形象。

(一)人民幸福发展目标具体化:“小康梦”

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化如何体现,如何让人民群众能够直接感受到?这就是梦想设定时必须要深入考虑的问题。如果太过于空洞,对人民没有吸引力,容易失去发展合力。如果太过于具体,又显得太繁琐,人民搞不明白。中国梦在人民幸福目标上的设定就提供了有力的例证。中国梦在人民幸福上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全面小康又如何体现出来?于是就进一步细化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在经济建设目标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18](P56)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提供物质基础,更加注重改善老百姓生活质量;在政治建设目标上,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在文化建设目标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在社会建设目标上,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公正,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社会更加和谐,让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2](P41)人民更加安全、安定。在生态建设目标上,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让人民享有美好的环境。这些具体的目标都能够让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其实就是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求学梦”、“就业梦”、“安居梦”、“社会保障梦”等具体的梦想。

(二)国家发展目标上的指向性:“现代化”

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对发展目标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呈现出不断丰富和具体的过程特征,体现了时代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国家的贫困与落后,国家的发展目标更多地具体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当时中国的特点是“一穷二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19](P743)因此“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20](P30-31)在经济上主张加快工业化进程,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21](P26)同时又要加强国防建设,“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21](P27)主要是为了保护经济建设成果,同时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体现,“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22](P848-849)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具体为“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不能等工业现代化以后再来进行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23](P412)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把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强国梦”重点集中在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是出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内涵不断丰富。首先在建设的目标上,邓小平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需要做出调整,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我们讲四个现代化,开始时提出的是一个雄心壮志。但我们一摸索,才感到还只能是中国式的现代化。”[24](P187)其次也指出了目标的内容。这个“中国式”的内涵就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这个目标也直接决定着中国的现代化具体内涵,“建设社会主义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17](P378)再次也指出了实现目标的步骤。而这个目标要吸取以前教训,分步来实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16](P355-356)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邓小平开始重新思考,并提出了“三步走”的步骤来实现发展目标。之后,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发展的情况,又深化了国家发展目标的认识。他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5](P1369)并进一步明确了其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意愿,意义十分重大。”[26](P544)对实现这个目标,提出更加具体的指标和时间表,“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余,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7](P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国家现代化奋斗目标也就增加了“和谐”要求。党的十九大又在分析我国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顺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奋斗目标上,增加了“美丽”二字,使国家发展目标表述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现代化”的认识上,由一般意义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内涵更加丰富明确,标准也更加高了。国家发展目标的时代化要求,给予了国家明确的努力方向,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3.发展目标的多层次化:“综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P39)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分解为国家、民族、人民三个层面,最后又统一到“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三位一体的梦想,体现了发展目标的综合性。这三个层次梦想之间又是辩证统一的。国家的富强是要实现国家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保障。没有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是不可能实现。民族振兴又必须以国家富强为基础,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有立足之地。同时民族振兴又为人民幸福提供了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了,人民才能真正幸福。”[28]因此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是源泉。人民幸福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的所在。因为只有人民幸福,才是真正的梦想所指,才能调动人民去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没有人民的参与,任何目标都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2](P36)因此,发展目标最终都要把这三者综合起来制定,任何强调单一方面的发展,都是片面的、不可能实现的。

猜你喜欢

内涵现代化目标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内涵漫画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