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意义的三维审视

2021-12-06

毛泽东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攻坚

张 明

贫困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一问题以显性与隐性的形式不断拷问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求索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脱贫方案与道路,构成了人类社会不断为之努力奋斗的重要发展目标。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21世纪,但人类社会并没有一劳永逸地找到解决贫困问题的终极方案,相反这一问题却成为困扰许多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前进的“绊脚石”。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紧迫现实需要,也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特别是在近代面临“落后挨打”现实窘境的背景下,摆脱贫困不仅具有回应现实发展的价值诉求,更具有彰显民族主体性身份的内在价值意蕴。它既构成了“中国梦”的重要内涵,更成为推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前进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贫困问题就是党始终高度重视的突出问题,消除贫困成为党奋力实现的重要目标。党的二大明确将“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页。书写在自己的思想旗帜之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开展,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明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后,解决困扰中国数千年之久的贫困问题迎来胜利的曙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摆脱贫困问题,将“精准脱贫”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一并视为新时代的“三大攻坚战”,从而将脱贫攻坚战提升到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高度,视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同志郑重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页。。探讨这一伟大壮举的重大意义,需要拓展研究视角、引入更加宽阔多元的参考系加以综合定位,需要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三维视角出发加以综合衡量。

一、从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历史坐标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东西经过历史的洗礼与沉淀,而具有了普遍性、恒久性的价值与意义。其中,为未来社会构筑理想社会状态,构成中华文明内在不变的逻辑机理与显著精神特质,也是中华文明不断从逆境中走出并延绵至今的内在精神动力。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中,无数仁人志士对未来社会理想图景作出过尝试与探索。其中,“小康”被纳入到中华文明发展的整体图景之中,成为描绘未来理想社会状态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一种心理期冀。“小康”一词可追溯到《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奴隶制时代先民们的美好社会愿望,彰显出对于安宁、安乐生活的期待,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现实生存境遇下的朴素情感表达。儒家思想进一步对小康概念作出了发展,将其与未来社会理想创制相关联,从而使小康概念超越了先民单纯的朴素情感表达,上升到关于未来社会发展愿景的更高层次的理论构想。其中,最显著的代表便是《礼记·礼运篇》中将小康与大同社会相联系加以讨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3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页。这里,儒家先哲区分了作为最高社会存在状态的大同与大道退隐后的小康状态。尽管儒家先哲用“小康”描绘了关于未来的理想图景,但由于缺乏现实可供直接使用的改变现存的工具或中介,小康社会仍然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的理论幻境。正如后来朱熹所言:“千五百年之间,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4)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3页。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殖民侵略与压迫下,中华民族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陷入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这成为近代中国所遭遇的最紧迫的问题。实现小康社会理想目标,必须首先解决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历史性任务。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无数先进的中国人为此展开了可歌可泣的艰辛奋斗,无论是从最初“器物”层面的学习,还是后来从制度层面的模拟,再到转向思想文化层面的变革,所有尝试最终留下的都仅仅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短暂喧嚣,“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成为拷问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即“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5)《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由此可见,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求索古代先哲提出的小康社会理想成为推动中华文明源源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然而,正因为时代与历史条件的限制,小康社会始终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状态而存在于先人的理论想象之中,前人并未找到一条推动其从书斋走向现实、从理论走向实践的科学可行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珍视历史文化遗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6)《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小康社会这一理想愿景作为中华文明的优秀思想结晶,也自然被中国共产党内在继承与发展,成为其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社会理想愿景的重构,经历了一系列内在有机统一的逻辑转承。

一方面,重新廓清了在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地坪”。以往无论是古代先哲还是近代仁人志士,之所以未能找到一条实现小康社会的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对中国国情作出科学系统的分析。古代先哲拘于时代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在封建所有制经济基础上实现小康社会,因为小康所描摹的理想化社会生产生活状态,必然是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以及人与人之间普遍交往状态的充分展开的基础之上。“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6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生产是小康社会得以建立的基本物质基础,期冀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实现小康社会不过是一种前现代的浪漫主义幻想。近代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较之于古代先哲,中国仁人志士在求索小康社会中具备了更多的优势,但其之所以未能找到实现小康社会的科学道路,关键在于未能科学分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在物质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和尚未取得民族独立的历史窘境下,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根本不具备实现小康社会的主客观条件。通过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才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地坪”。

另一方面,重新构筑了在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框架。中国历史上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解,更多地主要是停留在先哲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想象之中。究竟应当如何推进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先哲的经典语录中并没有可供直接使用的现成答案。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廓清了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理论“地坪”,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为实现小康社会构筑了坚实的逻辑框架,即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小康社会理想目标的不断实现。毛泽东尽管并没有直接将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相联系,但却使用了“大同社会”一词以描绘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理想蓝图。毛泽东早在革命时期写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用大同社会来类比社会主义,“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8)《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首次实现了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历史性转变,在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内求索实现大同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路径。然而,由于历史认识与时代条件的限制,在探索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与失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继承历史经验、深刻总结历史教训,明确提出用小康社会来比拟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径。从“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逻辑嬗变与实践演进出发,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社会内涵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丰富,对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规划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科学可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之力取得了这一伟大历史目标的最终胜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目标的如期完成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跨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基础性作用和关键性意义。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解决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之久的绝对贫困问题,就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目标所必须要跨越的险关要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10)《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已经走过数千年之久的历史探索与当下正在开展的现实实践都充分证明,建成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小康社会,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离不开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离不开科学可行的路径支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理想愿景的继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理想蓝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袤大地上的第一次真正实现,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初心使命的集中彰显,是中国共产党人高超政治智慧与政治能力的显著表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求索民族千秋梦想伟大进程中的突出呈现。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赓续努力所构筑的小康社会理想蓝图在新时代的胜利实现,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中最为浓重的一笔,求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征程中所凝聚的中国精神、中国气质,必将深深镌刻在民族发展的历史坐标与精神基因之中而不断传承发展。

二、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坐标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框架内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也内嵌于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社会目标的深层次理解之中。全面小康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下的小康,其内在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因此,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须臾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无论是革命、建设年代关于未来社会类似于大同社会的比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直接援引小康社会的概念指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同或小康社会从根本上都直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关联,彰显出深厚的社会主义根基。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着“求索出一条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而展开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形式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邓小平援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概念来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小康之家”(1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生动形象地说明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小康社会的理解始终包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维度的有机结合。从生产力角度而言,小康社会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当时预设的具体指标是人均GDP800美元,尽管这一数值较之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具有一定差距,但较之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则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巨大进步。从生产关系角度而言,小康社会是坚守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社会。邓小平明确指出:“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前人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与时代特征,进一步深化了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与把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小康社会的理解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3页。。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集中凸显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显著优势的表征,彰显了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生机与活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构想中,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构成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联合体。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实现了重要突破,由以往相对从静态的结构性因素的角度转为从动态功能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即社会主义的本质应当是较之于资本主义更能发挥出何种功能。这种认识的转变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一开始主要以“否定式”话语格式来判断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即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贫穷、不是落后、不是生产力发展太慢、不是两极分化等,上述表达方式集中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中。诸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225、255页。。经过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开始突破过去“否定式”的理解,更加侧重从“肯定式”表达方式出发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相应地深入推进对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将攻克贫困问题与社会主义高度关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点深刻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全面”的深入把握之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78页。。进一步而言,所谓“全面”,一方面是发展领域的全面,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内,因此不能狭隘地将小康社会的目标窄化为单纯追求经济数据的增长。新时代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加以把握,使其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科学。上述多元维度的内容有机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之中,深刻凸显了社会主义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全面”指的是覆盖人口的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决胜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脱贫攻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发展理念的重要理论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人民群众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我们要建设的小康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小康。共享发展成果不是一句空话,它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能否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上。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明确作出了2020年完成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政治宣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二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过长期努力,贫困地区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加快。三是贫困治理能力得到锻炼并显著提升。贫困问题的产生,除先在地理自然环境恶劣因素之外,其背后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治理能力的困境,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足,改变命运的信心不够、摆脱贫困的毅力不坚、凝心聚力的号召不响、共谋发展的能力不足。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以党建为抓手,通过党建推动脱贫攻坚。“我们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本领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17)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5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而言都是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布局的,集中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始终坚持人民主体、人民至上的价值情怀。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更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小康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加以理解,通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小康社会的实现。这就是说,“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不是别的小康,是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这是与资本主义小康和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下小康的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全面小康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18)王立胜:《从全面小康看毛泽东防止两极分化思想的时代价值》,《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在这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国家和发展相对不均的复杂社会状况下,实现这一历史性目标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力量、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坚定的动力支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正是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集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党派纷争、利益集团偏私、少数政治‘精英’操弄等现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23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一方面,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能够保持政策长期性和执行连续性。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小康社会以来,纵使时代变迁与实践变化,这一目标始终被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牢牢坚守着,并在接续奋斗中不断推进。另一方面,制度的成熟性能够保证治理的有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能够将制度的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的效能,能够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举全党全国之力决胜脱贫攻坚、按时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坐标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意义

贫困问题不是某一国家或民族独自面临的问题,而是困扰许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世界性难题,这一问题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发展问题。因为摆脱贫困、追求富裕安康的生活是人类普遍性愿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共识。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与贫困问题的斗争史,是各国人民不断发展、贫困难题不断被攻克的历史。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多重复杂因素的限制,人类社会在前进的过程中仍然时刻面临着贫困问题的考验。2000年9月,联合国将“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作为千年发展目标的第一条内容。“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4页。。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坐标来看,中国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同时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为人类战胜贫困提供了中国信心、中国方案和中国精神。

(一)通过“中国故事”为人类社会战胜贫困树立典范

中国超大地域、超多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不平衡等客观实际情况,导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繁重、困难之严峻、挑战之巨大世所罕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保障下,“一穷二白”的历史贫困面貌很快得到改变,中华民族的精神主体性和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解放和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生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突破了以往侧重于追求物质层面的单一维度,进而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尤其是需求侧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提供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优质供给,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又内在驱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的显著成就——现实显著成就是催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依据之一。中国共产党在神州大地上书写了一幅惊天动地的“脱贫奇迹”历史画卷,使数千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难题得到解决。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为世界人民树立了战胜贫困的光辉典范,极大增强了人类社会战胜贫困的信心与决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战胜贫困提供了坚定信念。

(二)通过“中国实践”为人类社会摆脱贫困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办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中国的减贫工作在世界减贫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作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成为人类减贫事业继续向前发展的强大助推力。广大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关注中国道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关注中国能否最终解决贫困问题。而“中国方案”是否具有世界性价值与意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脱贫攻坚的“中国实践”能否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借鉴。中国在一个经济文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推动减贫工作,其历史起点及现实挑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中国减贫方案在国际社会上备受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充分肯定中国减贫的成就,迫切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的经验。

通过总结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实践”的主要经验,我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三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四是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五是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六是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七是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21)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2—18页。。上述基本经验就是关于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的建构,从根本上关系到解决人类战胜贫困必须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必须建立坚强有力的领导、必须树立坚实可靠的制度保障、必须凝练最广泛的力量共识、必须构建可持续支援机制。上述问题能否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对于人类共同战胜贫困具有普遍性价值与意义。

(三)通过“中国声音”为人类社会最终跨越贫困门槛提供“中国精神”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需要开展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重要的伟大斗争之一。夺取伟大斗争的胜利,必须要有伟大的精神作为内在支撑。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积淀特别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中国精神”,是脱贫攻坚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最终胜利的不竭精神动力之源。解决贫困问题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较量,更是精神层面的斗争。一些国家和民族因为各种复杂原因导致长期未能摆脱贫困,进而产生了一种精神或心理层面的自我矮化,在贫困面前丧失了彻底斗争、夺取胜利的精气神。而中国始终以“愚公移山”般的顽强毅力与不懈奋斗的精神奋勇前进,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22)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6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人类减贫事业中发出的“中国声音”,集中彰显了关于减贫工作的“中国精神”。一是人类社会命运与共,向往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摆脱贫困、建立普遍小康的生活状态,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初心使命的彰显,更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归宿。携手消除贫困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二是坚信人类必将战胜贫困是不可动摇的普遍意志。战胜贫困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贫困,而是人类自己。战胜贫困实际上首先要解决战胜人类自身对贫困的恐惧情绪,需要克服人类在贫困问题面前犹豫不决、诚惶诚恐、随遇而安的消极心理,从根本上树立通过不懈的努力必将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摆脱贫困的精神自立与自信。“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23)《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32页。。三是人民群众是战胜贫困的决定性力量。在战胜贫困问题上,从来不可能有什么“救世主”。在与贫困难题的现实较量中,命运始终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24)《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36页。。唯有树立独立自主、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才能为最终摆脱贫困找到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

总而言之,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必须要扩大研究视角,从更加长远、更加宏大的理论视域出发,以大历史观为指导加以综合审视。因为这一项伟大事业关涉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恒久性问题的求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中是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事件,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尚政治追求与高超政治智慧,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伟大历史创造力。同样,从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历史来看,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是否具有生命力、能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关键看其一方面能否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否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更加广泛、更加公平意义上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也需要充分认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充分彰显了人类社会战胜贫困的必然与信心,同时中国基于后发现代化国家相对比较落后的现实基础上的脱贫攻坚成功实践,为人类社会摆脱贫困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攻坚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奋进“十三五” 实现“小康梦”——小康社会在江苏大地的现实写照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