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丁香育苗及园林绿化栽植技术

2021-12-06周爱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紫丁香定西市苗木

周爱萍

(定西市安定区园林绿化站,甘肃定西743000)

紫丁香在我国北方地区庭院、居住区、道路两侧以及草坪内均有栽种,其枝叶繁茂、花型美丽且芳香怡人,能够形成别致、清雅的景观。依靠这道美丽的景观,使紫丁香成为各大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观赏树种之一。为确保紫丁香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其绿化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应加强其育苗与栽培技术的研究,为紫丁香大量栽植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1 紫丁香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紫丁香属于木樨科,株高能达到4 m,枝条粗壮没有毛刺,叶片较为宽广似卵形,通常其宽度大于长度,宽约5~10 cm,叶片多呈基心型或截形,圆锥花序长度能够达到6~15 cm,花冠形似长漏斗状,带有深浅有差异的四裂片,紫色花冠,花香浓郁。花期5~6 个月,果实以蒴果为主,其上带有瘤状突起,当果实成熟时显黑褐色[1]。

紫丁香是喜光树种,略耐荫,在阴地可以生长发育,但是会有花量稀少或者无花的表现,耐寒,抗旱,喜偏湿润、土壤肥沃、排水畅通的土壤环境。

2 育苗技术

2.1 选择与整顿圃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及灌溉设施完善的圃地,土层要尽量深厚、土壤肥沃、盐含量<0.2%,地下水位≥1.5 m。于正式育苗前一年秋天整顿圃地,深翻20~30 cm,将农家肥施在翻地中,施肥量控制在2 500 kg/hm2左右,投用硫酸亚铁9 kg/hm2对圃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浇足浇透冬水。

2.2 采集与处理种子

在9 月上旬到下旬,紫丁香蒴果会从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在种子成熟后,尽早采摘。针对收集到的果穗,将其统一放在干燥的室内环境中晾干。要求果穗堆放层厚≤5 cm,每日翻动3 次,直至观察到六成以上的蒴果开裂后,用木条对其进行拍打,以促进脱粒过程,自然风筛选净种。

种子消毒可采用以下方法:把种子放进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充分搅拌后,去除漂浮的瘦小瘪种,反复进行3 次,然后将适量2.5%硫酸铜溶液倒进容器内,进行搅拌消毒,2 h 后捞出种子,用清水连续漂洗3 次后放于通风条件较好的阴凉处。

甘肃省定西市雨热同季,降水量稀少且变率偏大,气候干燥,年均气温5.7~7.7℃,无霜期122~160 d,年均降雨量350~600 mm。在繁育紫丁香阶段处理种子时建议采用沙藏法,具体是在2 月上旬到中旬,按照1∶3 比例把种子和含水率为55%细沙搅拌均匀,使用木制箱统一盛装,于0~7℃条件下持续沙藏2 个月,当预测有30%~40%种粒咧嘴露白时就可播种[2]。播种时间设定在3 月下旬到4 月上旬,并在春播前1 d 用50℃温水浸泡种粒、搅拌,捞出后就可播种。

2.3 播种与管理

首先整地作床,高床尺寸为10cm×1.5cm×0.2cm(长×宽×高),床间距控制在35 cm 左右,清除杂物、搂平。结合定西市地势、气候特征,采用春季条播的播种方法,具体是在4 月中下旬,把持续浸泡1 d后的种粒捞出后进行播种,播种量为15~20 kg/hm2,覆土厚度以2 cm 为宜。

2.4 田间管理

通常在播种后半个月左右便能出苗,当观察到幼苗出齐后进行间苗、定苗,留苗量60~65 株/m2,苗量维持50 000 株/hm2左右。4 月上旬到5 月上旬对田间灌水1 次,此期间顺沿播种带撒1 次磷酸二铵,施用量控制在10~15 kg/hm2。整个年间共计灌水6~7 次,每次施肥以后均要进行覆土、灌水,6月下旬后加强灌水量的控制。自5 月中旬起开始进行中耕除草,整个年间规模化除草3~4 次,步入冬季以后整体清除掉田间残留的杂草、残枝败叶等。

2.5 抚育管理

紫丁香栽植阶段要求带土坨进行,对其根系进行保护,留下25 cm 左右的短截。伴随苗木培育时间的增长,可以采用“隔行去行,隔株去株”的方法,以二次移植等方式拓展株行距。全面追肥次数以2 次为宜,在4 月下旬到5 月上旬、6 月下旬到7 月上旬分别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 kg/hm2、尿素 15~20 kg/hm2。

2.6 苗木出圃

在起苗前7 d 根据土壤墒情决定是否灌足底水,确保起苗、苗木分级、假植等过程紧密相连,尽可能缩短起苗与栽植时间。

3 栽植技术

3.1 移栽

在紫丁香早春芽萌动之前就进行栽植,栽植全过程要带有土坨,对局部枝条作适度修剪处理。通常栽植3~4 年后能生长出大苗,修剪地上枝干,通常在与水平地面相距30 cm 的位置截干,第二年便能够开出花朵。将株距控制在2~3 m,也可以参照现实配置要求做出微调整。栽植阶段通常选用2~3 年生苗,栽植穴内径70~80 cm、深度50~60 cm[3]。各穴均要施加1 kg 腐熟的有机肥、100 g 骨粉,与种植土壤充分混合后作为基肥,于基肥上方再覆盖一层土,然后放苗、回填土。

3.2 水肥管理

紫丁香生产阶段对肥料的要求并不严格,严禁出现过度施肥的情况,借此方式规避徒长、控制开花量等。在花后每株施用磷、钾肥≤75 g、氮肥25 g 左右。如果决定施用厩肥或者堆肥,一定要确保其彻底腐熟且与土壤均匀混合、搅拌均匀,每株紫丁香施用量以500 g 左右为宜。每年或者次年入冬之前施加1次腐熟的堆肥,以提高土壤内养分含量。苗木栽种后要灌足水,每隔10 天灌1 次,连续浇灌3~5 次。每次浇水后进行松土保墒,这是促进土壤温度上升的可行措施之一,能为新根快速长出创造有利条件。以后每年春天、芽萌动以及开花前后均需要浇1 次透水。定西市4—6 月为紫丁香生长旺盛且开花阶段,每月均要对种植地浇灌2~3 次透水,7 月以后步入雨季时,要做好田间排水防涝工作。

3.3 修剪

一般于春季发芽前修剪丁香花,通常是剪除密枝、畸形枝、干枯、病弱枝等,借此获得长势良好的分枝及促进其更新过程。花谢以后,如果不留种可以一并剪除残花连带花穗下方2 个芽,还要疏除局部内膛过密枝,一方面有益于通风及提高透光效果,另一方面也能使树形更具美观,对新枝萌发与花芽形成起到促进作用[4]。落叶以后剪掉病虫枝、枯枝,对徒长、重叠、过密枝等适度进行短截处理,确保枝条匀称分布、树冠圆整,这是来年茁壮生长和尽早开花的重要基础。

3.4 病虫害防治

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在紫丁香生长阶段较为常见,病种以凋萎病、叶枯病等为主,可以在发病之前喷洒1~2 次波尔多液,把漂白粉撒在灌丛下方。蚜虫、袋蛾、刺蛾是紫丁香的主要害虫,可以采用25%亚胺硫磷乳剂进行防治。

4 结束语

紫丁香具有较高的观赏与绿化价值,广泛用于城市园林建设,不论是在紫丁香育苗还是栽培阶段,均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在其他指标没有形成显著差异的情景下,通过撒播能明显提高播种面的生长量,苗木移栽以后加强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确保紫丁香健壮、茂盛生长。

猜你喜欢

紫丁香定西市苗木
甘肃 定西市首家劳模(工匠)长廊建成
亢蕾作品精选
紫丁香
苗木供求信息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紫丁香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
最新苗木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