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亦庄亦谐思年华

2021-12-05孙力

曲艺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辽沈回忆录曲艺

孙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歌颂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辽宁省曲协从2020年10月便开始筹备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曲艺精品创作工程”。这一工程包括创作、演出新作品,组织大型专题晚会,为老艺术家编辑出版“辽宁曲艺名家风采录”等。

在历史长河中,辽宁的曲艺艺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出人、出书、走正路,不断地推出新作品,同时涌现出多位享誉全国的曲艺家。他们都为辽宁曲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如今,有的艺术家年事已高,编辑出版“风采录”是省曲协对前辈名家们的肯定与爱护。

郝赫先生是辽宁省曲协顾问、沈阳市曲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剧、曲艺作家。早在2009年,他就曾起笔撰写回忆录,前前后后写了3年,多达40余万字,一直存放在电脑里,未能问世。这次编辑出版“风采录”,主要是以此记录和传承辽宁的曲艺艺术和辽宁曲艺史,为辽宁曲艺后辈留下值得传承的艺术珍品。在这种背景下,郝赫先生又经半年的增删和整理,这本《郝赫回忆录》终于在先生80岁生日这天正式出版,可谓大喜之事。如果说从2009年先生动笔算起,到2021年出书,这本回忆录整整走过了12年的历程。

我在辽宁省曲协工作10年有余,从去年开始,着手筹备“风采录”的编辑出版工作。可以这样说,郝赫先生的这部回忆录,我有幸从始至终参与其中。最初,这本书的名字叫《伏枥无存万里心》,先生属马,书名是从一句古诗“伏枥仍存万里心”转化过来的,先生将“仍存万里心”改为“无存万里心”,这是他的谦虚,也是他的一贯作风。后经春风文艺出版社几稿校对后,责编建议将书名改为《郝赫回忆录》。实话实说,我更喜欢之前的书名,觉得《伏枥无存万里心》富有诗意。尽管我喜欢原先的书名,最后还是听从了出版社的意见,因为原先的书名虽有文采,但不适合先生,他明明是“伏枥仍存万里心”,虽说年已耄耋,却笔耕不辍,仍是辽宁省高产曲艺作家之一。他哪里是老骥伏枥,明明是马不停蹄;哪里是无存万里心,明明是心系事业,老有所为。

我是第一个拿到这本书的,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捧读起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翻开了就合不上的书。太有可读性了。我在曲协工作期间,也曾翻读过一些有关曲艺方面的书籍。我本以为,先生在辽沈曲艺界工作了60多年,他的这本回忆录可能是大事记之类的工具书,记录着每个年代发生在辽沈曲艺界的人和事。翻开此书后,第一感觉是,我看的不是大事记,而是一部剧本,一部小说,一部娓娓道来的江湖传奇。书中讲述了一个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故事,有辽沈曲艺界的早期状态,有重大变迁和重大活动的详情,有走向与发展。庄重地、真实地描述了辽沈地区曲艺界的历史风貌。同时,又以诙谐、幽默的手法讲说了辽沈曲艺人得意时的欢笑和失意时的辛酸苦辣,将早已失去的年华又重新跃然纸端。

郝赫先生的家族,祖孙三代皆以说书为业,至今经历了130余年。他从小就在鼓曲艺人堆里生活,先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放眼曲艺界的人和事,后是以一个老曲艺家的自身经历,述说着辽沈地区曲艺界的荣盛兴衰。书里很多动情的故事,把读者引入了一个个鲜活的情境。

且看,在这本回忆录中,作者先从他的家族写起,详尽写了他的爷爷如何说书、奶奶如何持家、伯父如何开茶馆;父亲、母亲、姑姑,还有他爷爷的徒弟、他伯父的徒弟们如何学艺,他家跟包的、打杂的、吃闲饭的,全家30多口如何生活,把早年艺人家庭的趣闻轶事描述得淋漓尽致。在描写家族环境的同时,还翔实地刻画了70年前他家开的福海茶社,写出了听众艾虎、老唐头、茶馆伙计于大爷、刘罗锅、败光家产的“灶王爷”、蒸包子的“王叔”、镶金牙的“周叔”、开小人书铺的“邢大爷”等,这些每一个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都被作者描述得活灵活现。在书中,我仿佛看见了破帽遮颜过闹市,看见了怜君白面一书生,看見了“老北市场”的小胡同里说书馆林立,还看到了腊月二十三,说书馆封台那天,说书先生亲自下台“打桌”,为茶社伙计们求帮过年的感人场面。最后看见了在纯贞书局、同兴书局门前蹲着的“童年郝赫”,他在认真地看小人书,尽管是启蒙读物,也算是他求知的开始。

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我就读完了这部回忆录。我又觉得,它不仅像是一部剧本、一部小说、一部江湖传奇,更像是一部电视剧本,而且绝对是一部有品质感的电视剧,是渗透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剧,我偷偷在心里起了个名字,这部电视剧就以郝赫先生为主线,取名就叫《郝家大宅门》。

全书一共10个章节,从西河世家、小巷风情、福海茶社、步入曲苑一直写到了退休后的生活。其主体虽然是从西河世家—— 先生一家的故事说起,却以小见大,见证了新中国成立至今70余年,辽沈地区的曲艺简史;领略了曲艺界70余年的走向,展示了70余年众多曲艺家的工作状况与生活氛围,再现了当年曲艺的真实景象。

总而言之,虽然我读书有限,却真真觉得这是一本好看的书,把它拍成类似《大宅门》那样电视剧的欲望越发强烈。希望此生我有此荣幸,能亲自参与或者见证能者将它拍成一部讲述曲艺荣盛兴衰的电视剧,这一定是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之作。

最后,希望郝赫先生福泰安康、佳作不断,让辽宁曲艺新人有树可依,有峰可攀,让辽宁的曲艺事业再创辉煌。

(作者:辽宁省曲协调研员、创评专委会常务副主任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辽沈回忆录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无限的世界
无限的世界
《曲艺泉城》
秋色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求‘材’若渴”等8则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全媒体流程确定:辽沈晚报的转型之路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